当美国对华征税税率一路飙升至145%时,一场没有硝烟的贸易战争进入了白热化阶段。而中国的一招“妙棋”,直接打向了美国的“七寸”。

据彭博社爆料,中国航空公司已接到指令,全面停止从美国购买波音飞机及相关部件。此消息一出,金融市场瞬间掀起波澜,波音公司股价应声下跌2.4%。

这一举措标志着,中国对美国的反制,不再局限于农产品、大豆等传统领域,而是迈向了如波音飞机这样的高端制造业,让美国也切实尝到了关税战的“苦涩果实”。
消息传到特朗普耳中,这位一向以“推特治国”闻名的前总统怒不可遏,迅速在社交平台上发文,指责中方“违背了与波音的大交易”。
作为回击,美国再度加码,宣布对中国加征100%的关税,使得美国对中国的加征关税税率飙升至245%,关税数字的攀升已然沦为一场疯狂的数字游戏。

波音公司,这家成立于1916年的航空巨头,堪称全球航空业的“巨擘”:从民用客机翱翔蓝天,到军用飞机捍卫领空,再到航天器与卫星探索宇宙,波音的产品遍布全球各个角落。
长久以来,波音不仅是美国制造业的骄傲象征,更是世界500强企业中的常客,其地位举足轻重。
把目光投向中国航空市场,截至目前,我国运营的商用飞机数量高达4324架,其中波音飞机占据1821架,空客飞机为2228架,另外还有117架是我们引以为傲的国产飞机C919和ARJ21。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中国已然跃居全球第二大航空市场,年运输旅客量高达2.3亿人次,市场规模不容小觑。
原本,按照计划,中国将在2025至2027年间接收188架波音飞机,若以每架平均1.5亿美元计算,这一订单的总价值高达282亿美元。
如今,中国停止采购波音飞机,这对波音公司而言,无疑是一场“灭顶之灾”,对美国经济而言,更是一记沉重的“组合拳”。


从长远视角分析,行业预测未来20年,中国将占据全球飞机需求的20%。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波音失去了中国这个庞大的市场,它在民航领域的“霸主地位”必将摇摇欲坠,跌落神坛也是有可能的。

再从供应链层面来看,波音在中国拥有35家直接供应商,全球超过8000架正在飞行的波音飞机上,都安装着中国制造的零部件。
这意味着,无论是当下的生产运营,还是未来的发展布局,波音对中国市场的依赖程度超乎想象。
近年来,中国正悄然降低对波音飞机的依赖。

早在2018年,美国单方面挑起贸易战之时,中国便将部分飞机订单转向了欧洲空客公司。
彼时,波音公司有四分之一的产量销往中国,贸易战的爆发成为了中国调整航空采购策略的“催化剂”。
令人骄傲的的是,2023年5月28日,我国自主研发的大飞机C919成功完成商用首飞,这一历史性的时刻,标志着国产大飞机正式叩开了民航市场的大门,开启了属于自己的征程。

倘若从现在起,中国彻底停止进口波音飞机,在2025-2027年期间,国内航空市场将会出现188架飞机的缺口。

不过,中国早已未雨绸缪,多管齐下应对这一挑战。
一方面,我们将全力提高C919和ARJ21的产能:
去年,C919的产量达到了50架,业内专家预计,在2025-2027年期间,C919的总产量有望达到200至250架,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填补市场缺口。

另一方面,我们将加大对欧洲空客飞机的采购力度:
今年,空客预计向中国交付70至80架飞机,到2027年,这一数字有望攀升至120至130架。
空客与波音,作为全球民航领域的两大劲敌,在这场贸易战中,欧洲同样遭受了美国高关税的冲击。
此时,中欧同仇敌忾,中国市场这块“大蛋糕”向空客倾斜,美国心中的“痛”可想而知。

目前,中国正在积极考虑为那些租赁波音飞机、面临成本剧增困境的国内航空公司提供支持,帮助它们平稳渡过难关。
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美国发起的这场关税大战,或许会成为倒逼国产大飞机崛起的“助推器”。
它将加速中国航空制造业的国产化进程,助力中国冲破欧美在民航领域长期以来的垄断格局,化挑战为机遇,未尝不是一件具有深远意义的好事。

在这场贸易博弈的“棋局”中,中国正以坚定的决心和智慧的策略,一步一脚印地踏实向前,向着航空强国的目标稳步迈进。
文本来源:@韩秀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