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一件文物:春秋晚期齐侯铜盂

文字绘者青青 2025-03-26 04:36:39

(春秋晚期齐侯铜盂 藏于洛阳博物馆)

铜盂,使用时间从商代晚期到春秋战国之际。目前发现的自名为“盂”的青铜器有二十多件,但大小差异颇大。从铭文内容和随葬情况来看,有的属食器,有的属水器。

目前一般认为,体量较大者为水器,功能同鉴;体量较小者,为食器,功能同簋。

这件齐侯铜盂,可是个大家伙,高43.5厘米、口径75厘米、重75公斤,敛口折沿,深腹圈足,有四个对称的兽形耳。其造型与鉴一样,但自名为“盂”。

腹部饰上下两圈波曲纹,凹凸一致,很有韵律感。波带中部有折,上下曲处填“只”字形几何纹。

环耳为U形,上饰一龙一虎一蛇,龙在上,虎在下,蛇在中。

龙比较容易看出来。长颈上弯,龙首朝外,突目圆睁,尖耳外展,巨口大张。

虎位于U形环的下部,呈上扑之势,前肢曲起,后肢下蹬,尾巴卷翘,圆眼凸出,尖耳竖立。

它似乎正咬着龙的身体,但更可能的是龙、虎都在搏另一动物。仔细看,老虎的前爪似乎抓着一个鸟头(上面有眼睛和尖喙)。

上图中的蓝色部分,显然也是肢爪,我只能理解为龙的肢爪,似乎抓着另一个钩喙的鸟头,但我没能找到这两个鸟头的身体。

另有一条大蛇缠绕其间,尖头突眼,遍身鳞片,尾巴卷曲,尖端翘出器表。

这么一件又大又精美的铜盂,是什么来历呢?它可是春秋大国国君齐侯为女儿做的陪嫁品。

腹内壁近口沿处有铭文5行26字:齐侯作朕(媵)子仲姜宝盂,其眉寿万年,永保其身,子子孙孙永保用之。”

其中“朕”通“媵yìng”,是陪嫁的意思。“子”在当时既可指儿子,也可指女儿。

铭文大意是:齐侯为女儿仲姜陪嫁了这件铜盂,祈祷眉寿万年,永保其身,子子孙孙代代相传永远使用。

那么这位深受齐侯宠爱的仲姜是嫁给谁了呢?

此器是在当时的王都洛阳发现的,再加上此器规格很高,所以研究者多认为她嫁的是当时的周天子。

这种推测也有文献的支持。《左传》记载了东周时期齐侯之女与周天子的两次通婚。其中第二次为公元前561年到公元前559年间,正好是春秋晚期,与铜盂所铸的年代吻合。

也就是说,齐侯铜盂还是春秋晚期周王室和齐侯联姻的历史见证。

图片来自网络

这件文物时间是春秋晚期,出土于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区中州大渠,藏于洛阳博物馆。

0 阅读:2
文字绘者青青

文字绘者青青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