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北京解放军305医院内。韩宗琦医生紧握手术刀,双手微颤,泪水模糊了视线。
他面对着躺在手术台上的周总理,这是他职业生涯中最艰难的一次解剖。
这是周总理生前的嘱托,将自己的身体交给医学,让癌症不再伤害更多的生命。
经过长达4年的病痛折磨,此时的周总理瘦得只剩下皮包骨头。他为了祖国和人民,简直到了力竭的地步。
周恩来总理1898年,周恩来出生在江苏淮安,幼时被父母送到附近的私塾接受思想教育。从小,周恩来对阅读非常热爱,经常去附近的书店读书学习。
进入私塾后,周恩来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他每天都认真聆听老师的讲课,并在课后积极主动地复习之前没有听懂的问题。
周恩来总理一生经历了许多重要的事件和阶段。1913年,他入读天津南开中学,1917年前往日本留学。
1919年,他积极参与了在天津举行的“五四运动”。
并组织了觉悟社,致力于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革命活动。
1921年,周恩来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真正的党员。基于他出众的文化水平,他被派往中央政治部工作。
在政治部,周总理兢兢业业,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严格按照中央的指示完成手头的工作。
在1925年至1926年,周恩来总理领导了第一次和第二次东征,为巩固和发展广东革命根据地以及进行北伐作出了重要贡献。
1926年冬,他在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讲授军事课程,并兼任中共中央军委书记兼中共江浙区委军委书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周恩来总理担任政府总理、外交部长、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等多个重要职位。
他与毛泽东主席一同制定了党的社会主义建设的路线、方针、政策,并亲自主持制订和组织实施了多个发展国民经济的五年计划,为中国经济的顺利恢复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总理积劳成疾,仍忘我工作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初,周恩来总理担任总理兼外交部长,面临着百废待兴的巨大挑战。他希望能够迅速改善人民的生活状况。
1966年,周恩来总理担任国务院总理期间,开始出现心脏不适的症状,并被确诊为严重的冠心病。
医生建议他减少工作量,但周总理却内心坚定,认为时间不多了,必须更加努力工作,为人民多做贡献。
据说周总理每天的工作量长达18个小时,有时候甚至会忘记休息。
他全天候地工作,为国家和人民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由于长期超负荷工作,周恩来总理的身体开始出现问题,他常常感到各种不适。
1972年5月,周恩来总理感到小腹剧痛,并出现血尿的症状。经医院检查,被确诊患有膀胱癌。
尽管医护人员和周总理的随行人员对他隐瞒了病情,但他通过自己的身体状况和医护人员的表情,意识到自己的病情并不容乐观。
即便确诊后,周恩来总理多次接受毛主席的劝告,希望他停下工作,好好休息和接受治疗。
他坚持一边工作一边接受治疗,并继续参与各类外交和国内事务。1974年,周恩来总理因处理台湾问题而多次昏迷,在妻子和工作人员的坚持下,他住进了305医院。即使在医院里,他仍不分昼夜地批改文件。
尽管身体状况极差,周恩来总理仍专注于收复台湾的事务。住进医院后,他对此并不在意,将其视为一个办公地点。
医生和护士再三要求他多休息,他只会微笑点头。他在他们离开后,取出一沓公文,仔细研究。
随着病情的恶化,周恩来总理的癌细胞迅速扩散,他经常陷入昏迷。
每当清醒时,他总是迫切地询问工作和台湾问题。他紧握着邓颖超的手说:“台湾问题不能拖,它还未回归祖国怀抱,我不能离去得太早。”
自1975年12月开始,周恩来总理的身体机能逐渐衰弱。邓小平下达了“尽量减少其痛苦,延长总理生命!”的指示。
为了给总理进行鼻饲、输液、输血、导尿等治疗,医护人员在他身上插入了很多管子,最多时达到了17根。
在总理生命的最后阶段,他承受了常人难以想象的痛苦。
1976年1月,周恩来总理已经临近生命的尽头,即使使用强效止痛药也无法缓解因癌症而带来的痛苦。在他最后的日子里,大部分时间他都处于昏迷状态。
偶尔短暂清醒时,由于剧烈的疼痛,他很难开口。
周恩来总理在生命垂危的最后一个月,意识到可能无法坚持下去。然而,他关心的是云南的锡矿工人,因为听说他们的癌症发病率很高,他不希望人民也经历这种痛苦。
在临终之际,周总理交代给妻子邓颖超自己的后事。他希望遗体用于医学研究癌细胞,火葬后将骨灰散布于祖国的山河湖海。他要求简朴而不铺张的仪式。
遗体被解剖,用于医学研究。1976年1月8日,周恩来总理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78岁。根据他生前的遗愿,遗体转至北京医院太平间解剖。
韩宗琦见周恩来总理只剩骨,病魔摧残已不成人形。尤其是他1.7米多的身高,体重也不过60斤。他实在不忍心下手。
身边的护士也跟着哭泣,韩宗琦内心十分纠结。他知道解剖遗体并供给国家医学研究是周总理生前的嘱托。
因此,韩宗琦最终还是毅然决然地使用手术刀将周恩来总理的遗体进行了解剖。
更令人心痛的事情发生了,当手术刀刺破总理的身体时,医生惊讶地发现了大量的癌细胞。一刹那间,所有在场的人都不禁潸然泪下。
这样的情景让人痛心,因为即使是微小的癌细胞也会带来巨大的痛苦。更不用说总理的重要器官上布满了癌细胞的痕迹。
在周恩来总理生命的最后时刻,他承受了巨大的苦难。韩宗琦勇敢地记录下各个器官的数据,并将遗体缝合。
邓颖超得知这一切后,几乎昏厥过去,泪如雨下。
然而,当要给周总理换上离开的衣服时,却只找到一件打着补丁的旧中山装。
1976年1月11日,北京的长安街上,无数民众离开家门,步步向医院走去,送别周恩来总理。
北京的天空灰蒙蒙,如同亿万中国人民的心情。人们佩戴着白花,手臂上缠着黑纱,肃穆地注视着总理灵车的方向。
总理的灵车徐徐开来,人们纷纷摘下头上的帽子和头巾,面对寒风默哀。
有人默默祈祷,垂首不语;有人泪水满面,注视着灵车;有人仰望天空,抑制眼泪;有人无法自抑地悲声嚎啕,放声痛哭……
灵车到达火葬场时,人们自街头聚集,紧随其后,泪水模糊了视线,但并没有模糊对周恩来总理的深切怀念。
邓颖超跪地痛哭:“恩来啊,再也见不到你了……”
邓颖超守在火葬场,注视焚化炉内的火焰,她亲手送别了自己深爱的丈夫,心如刀割。她明白这是周总理的遗愿,也是他最后的愿望。
当晚,治丧委员会决定用飞机运送周总理的骨灰,以完成他的遗愿。
尽管天色已黑,广场上的人们依然守候着,渴望亲眼目送周总理的最后一程。
一辆黑色车辆从人民大会堂地下通道驶出,直奔机场。骨灰随着风飘散,百姓们久久凝视天空,心中充满着复杂的情感。
结语周总理去世后,他甚至没有留下一块墓碑。他一直以来都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国家。周总理是一位值得人们时刻铭记和尊敬的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