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网上流传着这么一则骇人听闻的消息。大致意思是上个世纪90年代(90后)出生的人数为2.1亿,截至2024年年底的存活人口约为1.78亿,存活率仅为84.76%。

换言之,90后已经去世了3200万人,10位90后里去世的人数就超过了1人。
与该消息有关的内容在短视频平台迅速传播开来,可能是因为这则消息是由最近爆火的人工智能大模型DeepSeek回答的,不少人信以为真,还认认真真分析了为什么90后的存活率那么低的原因,讲得有模有样的。
比如,一条与90后生存率有关的短视频内容,在发布后的1天里就获得了3400多个点赞,转发数更是超过1.1万次。

90后指出生于1990年至1999年的一代人,以2024年为计算节点,他们的年龄在25岁至34岁之间,属于典型的年轻人。
难道这群中国的年轻人只剩下85%的人口,英年早逝了3000多万?
要知道这个数字哪怕是放在医疗技术、卫生条件极度落后的非洲国家也是很夸张的,更别说我国的人均预期寿命已经达到了78.6岁。
为了验证大模型有没有吹牛,我特意查阅了诸多官方数据进行验证。

网传内容中的90年代出生人口数是没有问题。根据权威数据显示,1990年新生常住人口数为2391万人,1991年为2258万人……1999年为1834万人。
将这10年的新生人口加总在一起可得我国的全部90后人数确实在2.1亿人左右。

问题的关键是截至当下还有多少90后存活,或者说有多少90后去世了。
我没有在网上查询到非常明确的数字,但可以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大致推断出来。其实在《中国统计年鉴2024年》里有根据年龄划分的人口数量,不过使用的是抽样调查方法,而且只抽了148万人进行调查,相对于我国14亿人以上的基数而言代表性实在太弱。
因此,比较详细可靠的数据还是得看十年一查的全国人口普查,第七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截止至2020年年底,距今不算长,具备参考意义。

在七普调查报告第六卷“死亡”中的“6-4 全国分年龄、性别的死亡人口状况”表中详细披露了2019年11月1日至2020年10月30日的各年龄段人口总数和时段内的死亡人数。
90后在2020年的年龄范围是21岁至30岁,我们着重看这10个年龄段的死亡人员数据统计。比如,在2019年11月1日至2020年10月30日的一年时间里25岁的人总共去世了6162人,其中男性4384人、女性1778人。
将21岁至30岁的全部死亡人数加一起,一共是69669人,也就是说上个世纪90年代出生的人员在当年总共英年早逝了将近7万人。

以一年7万人进行计算,按照30年算一共是210万人,按34年算则一共是238万人,我们再加点保险系数,就算90后迄今为止的死亡人数总计为300万,存活率超过98%。
无论是死亡总人数还是存活率,以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为基准得出的数据与这两天网上流传的版本相距甚远。由此可见,“90后存活率仅84.76%”说法完全是谣言,而且假得非常离谱。
那么为什么这种一眼假的消息会让不少人相信呢?我觉得可能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猎奇心理作祟。
移动互联网时代也是信息爆炸的时代,每天有大量信息冲击着人们的感官,大部分人对普普通通的新闻已提不起兴趣了,只有那些爆炸性的、光怪陆离的消息才能让人们关注。
再加上不论国内还是国外,阴谋论总是有不少拥趸,猎奇心理让人们对夸张的、不符合常理和逻辑的消息更感兴趣。

第二,对大模型的崇拜让人丧失自我判断能力。
本文开头就提过,90后存活率只有84.7%的内容来自近期火爆的国产大AI模型DeepSeek。由于这款大模型被捧到了极高的位置,导致不少人对其输出的内容笃信不已经,完全放弃了自己去思考、判断和寻找真相的能力。
殊不知大模型再强也会犯错,尤其是投喂的数据和信息本身就是错误的时候。回答90后存活率问题时DeepSeek可能学了网上部分自媒体胡编乱造的内容后告知了提问者。
我刚才又一次提了类似的问题,DeepSeek给出的答案不再是如此,说明人工智能是在不断学习、改进、纠偏的。

综上所述,90后虽然压力大,但不至于“要命”,存活率也好、死亡率也罢,符合本年龄段的自然规律,累计死亡人数也就是传言中的一个零头。与此同时,大家在使用大模型时要有基本判断能力,特别是看到与常理不符的答案时可以自己动手搜索一下或者过几天向大模型询问相同的问题。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欢迎关注、点赞,您的支持是对原创最好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