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最近,台媒突然兴致勃勃地发了几张“055型驱逐舰从澳洲回来后锈迹斑斑”的照片,趁机狠狠嘲笑了我们的军舰,称我们的军舰是“豆腐渣工程”。
可没想到还没等台媒从自娱自乐中清醒过来,就被一系列事实给打脸了!
没过多久网络上就有军迷出来打脸台媒:那几张照片压根就不是我国的055驱逐舰,而是美国的阿利伯克级驱逐舰“斯托特”号!照片上舷号“55”确实跟055挺像,但能表述出来的内容却是天壤之别。
真的是笑话年年有,这次特别大,事实上这是阿利伯克级驱逐舰在2020年10月结束9个月的部署任务之后,美国军士长Jason发布的一组军舰回港照片,上面的军舰锈迹的确是相当明显。
没想到这张照片被台媒拿来带节奏了,不过假的永远都真不了,想要无中生有最终尴尬的只能是台媒自己。
不过我们也承认,055确实存在轻微的锈蚀问题,前段时间055“遵义舰”返回母港时,舰体中部和尾部有一些轻微的竖条状锈痕,毕竟刚刚远洋航行了超2万公里,还经过温带和热带这种比较复杂的环境,有点锈迹实属正常。
不过当遵义舰的照片被发给美国之后,却让美国从上到下只要懂点行的人都破防了。
055生锈没毛病军舰生锈在很多外行人看来是难以接受的,毕竟军舰是看起来高大威猛的海上“利器”,是劈波斩浪的大家伙,怎么能和“生锈”联想到一起呢?
可问题是军舰是钢铁建造的铁疙瘩,整天泡在又咸又湿的海水里,经历风吹日晒的严酷环境,就算是世界上最高科技的战舰也不可能像刚出厂的手机一样历久弥新。
凡铁必有锈,长时间泡海水里,怎么说都没办法完全避免生锈的问题,毕竟海洋盐分太多了,钢铁最怕这个,哪怕是抗战剧里经常出现的那些战列舰级别的“老古董”,即便是成天保养,底部的大气腐蚀和表面氧化也不可能幸免。
军舰生锈这事说来不神秘,但对于每一艘横跨大洋的军舰而言,除锈的工作却是涉及长期健康的细节活儿。
在这方面我国海军的一套养护流程绝对是世界之最,别看055驱逐舰远洋航行任务满满,时不时长航训练都在全球各地转,但我们的养护从来没落下过。
055型驱逐舰少说都有几千吨上万吨,即便这样的“大块头”每天该做的小清理一点不落下,舰员日常保持着早中晚三次清洁,为的就是防止船体生锈。
表面见了锈的船体不止影响外观,长期浸泡在海水里的船体金属可能产生一系列的问题,盐水氧化带来腐蚀那是一环扣一环,不好好检查除锈,时间一长还得换零件,看似大片的钢板硬壳实际上是需要非常精心呵护的。
毕竟长时间的作战巡航,忽视线下的小损坏会在关键时刻形成难以处理的风险。
保养擦拭其实不止带来美观,某种程度它也是保证战斗力的体现,看着防锈工作有点儿偏向颜值线,但事实上能间接保证武器系统的完备。
长期不经良好清洁护理的舰体会大大减弱战舰的防御力和战斗耐久,所以我们才对舰船的保养非常细致,从船锚的维护到各种缝隙部位的细锈清理以及定期检查各类导线,这一套流程下来就能随时保持舰内各种功能运作如新。
从“生锈”看中美而这些小细节,才是最让美国破防的地方。行内人都知道军舰会生锈,可为什么中国的军舰是生锈这么轻,这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这也是特朗普最为担心的一点,所以前几天特朗普才忧心忡忡的大半夜不睡觉给海军部长发短信,抱怨军舰锈迹太影响“颜值”。
美军的锈迹问题根本就不是单纯的没时间擦洗的问题,哪个国家的军舰一跑就是几个月,海上航行可不比陆地,战斗任务、航行操作占用了士兵大量时间。
所以在美国海军看来,船员们任务已经很重了,让他们再整天拿个铲子满甲板刮锈迹根本不现实,而且美国大兵脾气也大,让他们在海上挥汗如雨地除锈,很多人内心多少有点拒绝。
而且水兵内部人员流动性强,每次调动的交接期没有人愿意继续去做维护任务,每个官兵心里想的基本都是“我是来当兵的不是来当油漆工的”,这种想法深深影响了舰艇日常保养工作的执行力度。
再就是美国的军舰维护保养体系挺错位,美军军舰维护早早就实行了外包制度,本来以为这样可以让军舰保养更加专业化,结果不但没把事儿做好,还搞出一堆新麻烦。
这些外包公司的目标就是利润最大化,为了赶工时,他们的活儿做的非常糙,有些外包工人直接在没清理干净的锈迹上刷漆,表面工夫做得非常足,但根本就经不住岁月的考验。
等到军舰出海之后,那些粗制滥造的工程根本就扛不住海洋的洗礼,要不了多久锈迹又迅速浮现出来,军舰的问题累计久了,本来是小毛病的问题拖成了大问题,甚至有军舰因燃料罐锈穿不得不提前退役。
类似的故事频频发生,可维修经费一直捉襟见肘,让五角大楼也跟着陷入了死循环。
更麻烦的是美军船厂的那些基础设施状况有点糟心,很多维修厂自身设备老化严重,承担新式舰艇的维修任务不仅力不从心,有的船厂甚至连最新航母或核潜艇都塞不进去。
再加上基础设施太过老旧,一旦遇上风暴或地震,船厂有相当一部分就得被洪水“吃掉”,这种状况让美军舰艇维修成了大难题,周期往往长到离谱。
美军平均每年都有128天左右的时间因舰艇维护跟不上导致战斗力下滑,这可是在全球布武、需要跟中俄比肌肉的大背景下产生的问题,如果放在平时,这个时间不知道要比128天长多少。
再就是美国军队内部的后勤文化也非常尴尬,美国是个典型的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从上到下崇尚商业,美国海军不少上层官员基本就是商界精英转来的,对后勤的技术性问题完全都不清楚。
被特朗普半夜发短信轰炸的海军部长提名人约翰·费兰就是个典型的商人,他可不管军舰生锈对舰船的损害有多大,在他看来海军把精力浪费在军舰“外貌”这种事儿上根本就是不可容忍的。
海军要做的事情就是研发新武器和列装未来战舰这样的大事,这种外行领导内行的状态,让美国海军的战斗力越来越弱,就算是有了新技术和新战力,新老交接的问题也让这些战斗力没有办法匹配起来。
美国海军存在这么多的问题,也难怪特朗普的心态如此着急了,虽然美国地盘不小,要说到底依然是海洋霸权国家,现在一个靠海洋吃饭的国家。
海军竟然被中国这样的传统陆权大国给超越了,这怎么能让特朗普睡得着觉呢?
回过头来看我国海军这边的心态就稳得多了,无论是军舰出海几个月还是跨越全球的大航程远洋训练。
军舰的状态基本上保持得相当整洁。“遵义舰”一路环澳大利亚航行,跨越几千公里海区,克服了各种温差和恶劣海况后返回母港,仅出现了一些船体中部和尾部的轻微竖条状锈痕。
别说跟那些严重锈迹穿孔的美国军舰相比,这个级别的舰况在全球海军远洋任务里绝对称得上优秀,而且维护良好的军舰其实也为远洋续航提供了相当有力的后勤支持。
每次出勤或远航舰的艇如果能在补给和维修的时间上做文章,那么再次投入任务的准备期肯定会明显缩短,这一点是美国根本就没有办法跟我们相提并论的。
我们的海军可没有美国大兵那样的优越感,把战舰当做家要呵护是我们每一个官兵的信条,所以官兵日常维护不仅是舰船表面光鲜,细节上也同样毫不含糊。
我国军舰日常规定要求舰上早中晚三次小扫除,每周还要来一次不含糊的大扫除,舰体外观设备必须物见本色。
我们在密集任务下的损耗率控制得非常好,这种严格的程序深入军心,连最年轻的水兵都对这种纪律毫不含糊。
美军最大问题其实还在于“制度异化”或“文化变质”,之前美国国防部公开承认,美军舰艇平均128天无法执行任务的那部分时间,部分都耗在了无尽的后勤等待和外包拖延上。
我国海军则是亲自上阵、养兵千日,严要求高标准执行保养的我军往往能在小问题刚露苗头的时候就处理掉。
绝不会像美军那样发展到要进行全舰大修的情况,这种预见性也正是解放军官兵对自己的军舰如爱护眼睛一般珍视的最佳证据。
海军战斗力说到底是一场争分夺秒、优质高效背后的多维比拼,别看“锈蚀”试衣间蝇头小事,但却能从最根本上反映出价值观差异。
这就是我们制度的先进性,在这一点上美国是永远都没有办法跟我们相提并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