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三伏天,祛湿排寒好时节,抓住当“夏”养生好时机!

集药方舟 2022-07-01 09:56:17

三伏天,在小暑和处暑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时段。

同时,中医讲求的是“天人合一”,在这段时间,人体的阳气也会随着天地的阳气而上升。

因此,这段时间是养阳驱寒、治己病、防未病的最佳时机。

每年的三伏天时间都是不一样的,那么今年的三伏天是什么时候开始呢?

初伏:2022年7月16日(农历六月十八,星期六)~2022年7月25(农历六月廿七,星期一),共十天。

中伏:2022年7月26日(农历六月廿八,星期二)~2022年8月14日(农历七月十七,星期日),共二十天。

末伏:2022年8月15日(农历七月十八,星期一)~2022年8月24日(农历七月廿七,星期三),共十天。

收伏:2022年8月25日(农历七月廿八,星期四)。

三伏天共40天,这40天,是去湿排寒,冬病夏治的最佳时机。

冬病,指的是好发于冬季或会在冬季加重的疾病,在夏季这个病情有所缓解的季节进行治疗,可以预防冬季旧病复发,或减轻病症。

分辨自己是否寒、湿、阳虚。

寒邪:是具有寒冷、凝结特点的邪气,主要表现为怕冷喜暖、冷痛、颈部僵硬、肩膀僵硬、局部怕冷、手脚冰凉、痛经等。

湿邪:性质重浊而粘腻,它能阴滞气的疾动,妨碍脾的运化。主要表现为头昏、乏力、四肢沉重、大便黏滞不爽、水肿、湿疹等。

阳虚:多因素体阳气虚弱;或外感阴寒之邪,阳气受损,主要表现为气短、乏力、怕冷、冒冷汗、四肢冰凉等。

三伏养生要热养!

夏天是“添阳”的好时机,而寒气会损耗我们的阳气,如果一味贪凉,会使寒气入体,损害健康。

因此,在夏天,应该适当吃点热的,有利于保持体内寒热平衡,让冬病夏治发挥最大效果。

三伏吃什么?

水果

养生讲究“不时不食”,吃当季的,温热性的水果,例如:葡萄、龙眼、荔枝,改善肠胃,促进人体基础代谢。

蔬菜

南瓜性温健脾,可促进肠胃蠕动,韭菜补肾温阳,可增进食欲。

肉类

吃热性肉类,例如:牛肉、羊肉等,可以温阳散寒,补中益气,夏季手脚冰凉、气血不足的人吃最佳。

有牙痛、上火、发烧等症状,或体质偏热的人应忌食。吃热性肉类时注意荤素搭配,温凉互补。

主食

多吃汤面、热粥等热食,出一身汗能带走体内的大量热气,解暑降温,开胃理气,还可缓解吃冷食带来的身体不适。

茶饮

多喝热水喝茶,不仅可以解渴,还能排汗散热,“冬吃萝卜夏吃姜”,可用生姜、红枣煮水喝,温中散寒,健运脾胃。

三伏还可这样做!

洗热水澡

热水澡可以让身体毛细血管扩张,有利于排热。水温30℃左右最为合适。

泡脚

泡脚可以令气血运行通畅,促进新陈代谢,泡脚水温42℃~45℃为宜,泡至微微出汗即可。

做艾灸

中医认为,三伏天施灸养生会事半功倍。在施灸时适量出汗,体内暑湿也会随之排出。

适当出汗

可选择早上或傍晚运动出汗,进行慢跑、游泳、健走等不太剧烈的运动,避免大汗淋漓伤气血。

三伏天将至,养生正当时,莫辜负了冬病夏治好时机!

感谢浏览,集药方舟·数字健康,智领未来,关注/点赞/转发/收藏,了解更多健康资讯!

0 阅读:75
集药方舟

集药方舟

集药方舟,365天守护你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