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华清上将当年定下的3大战略目标,今天的解放军完成了多少?
在刚刚过去的2024年,中国取得了相当优秀的军事建设成绩。大量新装备或是亮相或是服役,把五角大楼搅得都没过好圣诞节和新年。
同样兴奋的还有国内网友,毕竟076两栖攻击舰这种具备划时代性能的战舰公开亮相,标志着中国已经在多个军事技术领域对美国实现了赶超。由此转化成的战略优势,也将在不远的未来进一步巩固解放军在亚太地区的主导地位。
也正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一份由刘华清将军在1982年撰写的《海军海洋计划蓝本》被人们翻出来,以现在的视角回顾。
《计划》中,刘华清将军写道:“到2010年为止,确立第一岛链内的制海权,使其内海化,到2020年确保第二岛链内的制海权,并且在2040年为止取得可以遏制美国海军在太平洋及印度洋支配权的力量。”
在1982年的时间点上,刘华清将军的这番话说是“幻想”都不为过。当时的美国海军如日中天,各种型号的航母加起来数量比今天都多。苏联海军也是蒸蒸日上,以基洛夫级、光荣级为代表的导弹巡洋舰大量服役,大有和美国争夺世界第一海军的意思。
而彼时的亚太地区,尤其是第二岛链以内的西太平洋,不仅是美国遏制中国的战略前线,也是美日韩三国集团围堵苏联海军的博弈场。
换言之,刘华清将军所设想的“第一岛链内海化,第二岛链掌握制海权”的目标,不光是针对美国人的,也是针对苏联人的。
再考虑到当时中国海军聊胜于无的远洋战斗力,以及国内民众普遍抱有的“100年也追不上美国”的悲观想法。说这个目标是一个“幻想”,对于当年的人们来说都可能有些保守了,没有多少人会信。
但以今天的视角来看,刘老将军定下的目标正在以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顺序被一个个完成。
原本设定在2040年才能完成的“遏制美军在太平洋及印度洋支配权”的目标,如今我们可以说已经完成了一半。至少在西太平洋与靠近南海的东印度洋上,中国海军的影响力已经牢牢掌握了战略主导权。五角大楼现在只敢暗戳戳的骚扰我们,不敢真的冒着和中国海军打一仗的风险,像以前那样把航母开到台湾海峡来挑衅。
往下看,2020年拿下第二岛链制海权的目标,则可以说是完成了七八成。中国的区域拒止反介入体系正在令五角大楼将主要军事力量从琉球群岛,进一步后撤到关岛。同时在西太平洋、南海活动的美军航母,现在也是中美关系有点风吹草动就赶紧撤到关岛,好像跑得慢了就跑不掉了一样。
美军的动作与决策,足以证明解放军的区域拒止反介入体系对他们的威慑效果,他们实际上已经没有决心在战时将航母部署在第一岛链内了。
这变相奠定了中国海军在第二岛链内的制海权,之所以说完成了七八成,是因为中国海军还没有在西太平洋建立起常态化军事存在,缺乏对制海权的利用。
和上述两个目标相比,“第一岛链内海化”的目标倒是没什么进度。原因也很简单,第一岛链内海化涉及到日本、菲律宾两个国家的外交立场,和两岸统一的问题。
美国虽然正在从琉球群岛搞战略后撤,但他们并没有放松对日本的控制。相反,他们甚至有意刺激日本加强军事力量,以便战时替美国挡枪。
美国在菲律宾部署的堤丰中程导弹系统也是一个麻烦,而这甚至还只是战略上存在的问题。在战术上,各种新技术、新战法的亮相,更是进一步增加了“内海化”的难度。
毕竟内海化的标准之一,就是海军可以确保该海域绝对安全。而现在小到各种无人武器装备,大到各种反舰导弹、空军战机,都给第一岛链内的中国海军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这不是靠掌握制海权就能完全解决的问题,现代战争不是游戏里的攻防对抗,一方的防御数值大于进攻方的进攻数值就能免疫伤害。所以尽管在反舰导弹、无人武器装备等领域,中国同样掌握优势。但美国依托日菲两国实施的袭击依旧可能奏效,对我军造成伤亡。
此外,即便不考虑日菲态度,两岸统一也是第一岛链“内海化”的必要因素。因为两岸问题是中美矛盾的核心问题之一,它的解决标志着中美关系也将发生巨大改变。华盛顿领导层不太可能在两岸统一后,继续往第一岛链投资。
同时在军事层面上,五角大楼也很可能会进行全面撤军。台岛东岸给了中国海军一个不需要穿过第一岛链就能进入西太平洋的机会,而第一岛链的用途,就是遏制中国海军走出去。届时,当太平洋上门户大开,第一岛链将成为美军的“马奇诺防线”,不撤都不行。
因此,只有等那一天到来时,刘华清将军定下的目标才有望被全部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