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江青双手向刘少奇握手,刘少奇满脸慈祥,三年后阴阳两隔

每日心情笔记 2025-02-22 11:32:09

这是1966年江青和刘少奇在北京天安门楼上拍的一张照片。从照片上看,他们俩看起来相处得很和睦。江青笑容满面,开心地伸出双手和刘少奇紧紧相握。刘少奇也是一脸和蔼,显得格外亲切。

可谁又能预料,没过多久,他们俩就变得势不两立,江青近乎不择手段地对付刘少奇,最终害得刘少奇冤屈而终。这张照片拍完后才过了三年,两人就永远分开了。那么,江青和刘少奇之间到底有啥故事呢?他们怎么就走到了这一步呢?1937年7月,江青抵达了延安,到了1938年,她和毛主席成了亲。但因为江青以前的经历相当复杂,并且她的身世也不是特别明朗。所以,中央有些同志觉得江青动机不纯,不是真心相爱,只是想借着接近毛主席来捞取权力。于是,他们就给她立下几条规矩,好管住江青手中的权力。

说的是哪三章内容呢?就是:在毛主席和贺子珍正式离婚之前,江青不能自称是毛主席的妻子。江青的任务就是照料毛主席的日常生活,而且她不能再向中央提议让别人来干这活儿——这也许是担心江青会借机扩大自己的影响力。江青被禁止插手党内人事事务,不能过问政治生活,而且在接下来的二十年里,她不能在党内担任任何职位。江青当然对那“三条规矩”非常不高兴,说实话,她接近毛主席确实是带着不少自己的小算盘。江青曾这样说过她的人生原则:历史是由那些大人物造就的,就算我没法当上英雄,那也得做个陪英雄到老的人。她与毛主席结缘,并非出于利用主席影响力的不良动机,而是两人在革命道路上并肩作战、相互扶持的自然结果。他们共同为革命事业奋斗,而非单纯为了个人的名声或地位。所以,面对这么多的限制,江青哪会心甘情愿接受呢?她心里很不满:为啥偏偏要管着我呢?可不愿意又能咋样,说到底,江青这时候是一个人来到延安的,势力还小,没几个人站在她那边。要是她不点头,那可能真的就跟毛主席无缘了。所以江青又一次采取了之前“能忍则忍”的态度,先忍一忍再说。她表面上答应了,但暗地里一直在找机会打破这个限制。

虽然刘少奇当初没加入那个“三条规矩”的约定,但他之后在中央长期工作,很明显也是按照那个原则来做的。他一直反对江青仗着是“毛主席的夫人”就插手中央的决策,始终坚持之前的“三条规矩”,努力让江青的行为别太过分。特别是1959年刘少奇当上主席后,他努力把江青的权力控制在建国那时候的样子,这让江青心里很不舒服,觉得刘少奇成了她往前走的“拦路虎”。她觉得,只要刘少奇还在,自己就难有出头的时候,心里头巴不得赶紧把他除掉,这也许就是他们俩之间矛盾的开端。另外,他们俩在生活习惯上的不同可能也是造成这种情况的一个原因。刘少奇非常坚持勤俭节约,对自己的孩子也不例外,可以说是相当“节省”。孩子们的衣服总是补补又穿,穿了再补,只要不破得没法穿,就绝不买新的。但江青却大不一样。就算在条件艰苦的延安时期,她也总是想办法追求好东西,说是“让生活好点”,根本不顾别人的看法。师哲曾在中央办公厅工作,他回忆说,江青不太愿意穿我军那种看上去“很老土”的棉衣制服,而是偏爱皮衣,还特别指定要用宁夏滩羊的小羊皮来制作。江青病了得靠吃药治疗,但她不肯吃根据地的药,说效果不行,非得从香港买药才行。就算在陕北这种地方,大家生活都挺不容易的,江青还是想尽办法找各地的特产来尝尝鲜,特别是对山东的阿胶情有独钟。

那时候,咱们根据地被国民党给围起来了,上面提到的这些东西都特别难搞到手,不光价格高得吓人,就连怎么运到延安都是个大问题。江青根本不考虑实际情况,非得让办公厅的人给她提供这些享受,要是不给,她就又吵又闹,打扰毛主席的工作。为了让毛主席能专心工作,办公厅的职员们只能尽量去满足她的各种要求。建国以后,江青觉得既然已经取得了胜利,那就该好好享受一番了,她对“过得好点”的渴望比延安那时候强烈多了,结果这又一次跟刘少奇闹起了矛盾。1957年,刘少奇去视察时碰到了一栋特别豪华的别墅,这别墅是江青自己动手设计的,她对它很满意,觉得特别棒,每个看过的人都会夸它好看。可是,刘少奇看完之后,眉头皱得紧紧的,叹了口气说:“这么下去,咱们党和国家可就要遭殃了!”之后,刘少奇再次提醒身边的工作人员道:如今老百姓的日子过得咋样?他们饭都吃不饱,衣也穿不暖,住的还是破破烂烂的房子。可瞧瞧某些干部,吃的是山珍海味,住的是豪华别墅,高档得不得了,压根没把老百姓放心上。说实在的,这些干部是离了群众心了,咱们共产党人可不能和群众离心离德啊!刘少奇说的那句话,可能不单是指向江青,而是对那些当时有点飘飘然,觉得自己可以享福的干部们讲的。可江青心眼儿小,一听这话心里就特别不痛快,她非得往自己身上套,觉得刘少奇就是在批评她。她觉得追求享受没啥不对,是刘少奇故意挤兑她,她才那么讲的,打那以后,她就更加讨厌刘少奇了。

除了江青和刘少奇之间的关系,江青和刘少奇的妻子王光美之间的关系,可能也是导致这种情况的一个原因。江青和王光美以前可以说是“好朋友”,记得开国大典那会儿,江青没被允许上天安门城楼,心里痒痒的,晚上想悄悄上去过把瘾,没想到被哨兵给拦下了。多亏了王光美出手相助,她才得以实现了登上天安门城楼的梦想。从那以后,江青和王光美经常互相走动,江青还曾在王光美家中住过。不过从50年代中期往后,他俩的关系就慢慢变差了,最后简直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为啥会变差呢?可能是因为个人感情问题,也可能是政治看法不同导致的。这让江青心里非常不平衡,她总是觉得自己是“第一夫人”,接待外国客人的这种能“出风头”的活儿,理应是自己来干,怎么全让王光美给抢了呢?瞧着王光美被各大媒体抢着报道,可自己却还被“三条规矩”紧紧束缚着,江青心里挺不是滋味。

另一方面,江青比王光美年长7岁,加入党组织和工作的时间都比王光美要早,所以她觉得自己在地位上应该“超过”王光美一些。不过,王光美入党没多久,级别就超过了她,还进了中央办公厅做事,常陪着刘少奇出国访问,这让江青心里很是不痛快。她觉得自己被束缚着也就算了,可为啥新来的王光美比自己还“出风头”呢?所以她对王光美心里挺不是滋味的。其实,中央让王光美担任这些职位,就是看中了她能胜任这些工作,跟她的资历没啥关系。王光美从小就是学习上的佼佼者,她曾到荷兰去留学,还赢得了“数学小能手”的美名。后来,她又钻研起了物理,物理界的人都看好她,觉得她是物理界即将升起的新星,最适合搞物理研究了。像这样有才华的天才,理所当然要担当重要的职位。那江青呢?她连小学都没念完。不过这也没啥大不了的,好多人都是革命后才自己学文化的。可关键是江青不太爱学习——也就是说,她只肯学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像摄影啊、戏剧这些,因为是她喜欢的,所以学得就特别快。可是江青就是想不通,她只觉得王光美处处不如自己,总觉得自己该比王光美高一等。说白了,江青和刘少奇两人在看法上合不来,生活习惯也相差大,再加上她特别嫉妒刘少奇的妻子王光美,所以肯定会找机会狠狠报复刘少奇和王光美。不过看1966年拍的这张照片,这点还看不出来,照片上的两个人更像是好久不见的朋友在聊天拉家常。江青手里拿着本“红宝书”,伸出两只手跟刘少奇握了握,态度上看上去挺友善。这很正常,毕竟他们之间的较量不会明摆着摆在脸上。

看看江青后来对刘少奇夫妇的所作所为,就能明白她对他们有多么怨恨。1966年那场大风波闹得最凶的时候,也就是拍那张开头照片没多久,江青就拉拢手下人把刘少奇给“整倒”了,而且不停地折磨和伤害他。1969年,刘少奇冤枉地离开了人世,这时离他和江青那次握手,仅仅只过了三年。江青对王光美也是想尽办法进行刁难。1967年1月,江青让手下的人骗王光美,说她的女儿刘平平出了车祸,正在医院紧急救治,得赶紧去医院签字,不然就来不及了。王光美心里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赶紧跑到医院,可没想到,江青的手下一群“造反派”早就在那儿守着了。一看到王光美,他们立刻就把她拦住了,接着对她各种侮辱和刁难。江青还沾沾自喜地把这事叫做“巧妙抓住王光美”,到处宣扬。过了半年,江青那一帮人更是给王光美编造罪名,把她关进了秦城监狱。

不过,好人有好报,坏人也会有恶报,这是天理循环。江青那时候已经是疯狂到头了,1976年,她被隔离起来审查,没多久就被关进了牢房。相反,王光美重获自由,刘少奇也得到了昭雪。历史最后会给他们一个公正的评价。

0 阅读: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