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王洪文突然调兵进京,叶帅怒批大军区首长:你糊涂啊!

每日心情笔记 2025-02-22 11:35:56

1976年9月,国家主席离开了我们。这时,有一整个装甲师从沈阳出发,朝着北京开去。叶帅听到消息后吓了一跳,等明白事情的来龙去脉,他更加生气了。叶帅在电话里对沈阳军区的副司令孙玉国大声说道:“你瞧瞧你都在做些什么?你怎么能这么不明智呢!”为啥叶帅会严厉批评孙玉国,他为啥还要调动装甲师呢?这背后有啥不为人知的事儿?在主席的治丧期间,“四人小组”打算偷偷搞破坏,想让局面乱起来。他们早就在上海准备了“另一队人马”,准备随时动手,但这还是不够,因为上海离北京太远了,根本帮不上什么忙。

调动一个装甲师这么大的动静,孙玉国难道就一点也没多想吗?况且他的直接上司李德生还没发话呢,他怎么就这么着急地带着队伍往北京赶了?从沈阳跑到北京,难道是说全国的老百姓都指望你去救命吗?所以说,孙玉国在这件事情上大大地违反了规矩,还好有叶帅男的及时出手,才让事情没往坏处发展。

叶帅采取“沉着冷静,不轻易行动”的策略,确保了国家的安宁。华国锋(华老)在主席离世后接过了领导的重任,负责主持中央的工作。叶剑英元帅(叶帅)一直以来都是我军的稳定力量,深受各大军区的敬重。因此,华老和叶帅常常并肩作战,共同应对各种事务。叶帅是我党忠心耿耿的斗士,一辈子都想着报效祖国,他为了民族的自由,为了新中国的诞生,付出了巨大的努力。1935年遵义会议那会儿,叶帅大力赞成主席当我们党的头儿,力挺主席定的战略方向和重要决策。不论是打日本鬼子那会儿,还是后来的解放战争,叶帅的功劳都特别大。新中国成立后,叶帅不再上战场打仗,性格变得温和多了。他能看清形势,把握好时机,总是在关键时候站出来说话。

尽管叶帅行事十分低调,但在1976年还是没能躲过“四人小组”的压制,他明明是我军的重要领头人,却被告知要去“休假”,只好过着隐蔽简朴的日子。但是到了紧要关头,叶帅肯定不会袖手旁观。他悄悄跟李先念、陈锡联等几位老战友通了气,大家一起商量,打算瞅准机会,用“沉住气,看准时机再行动”的办法来阻止悲剧上演。孙玉国带着装甲师出发时,叶帅很生气地骂他“太不明智”,并且正式以中央的命令让他按原路撤回,这样才避免了出大乱子。叶帅始终把“守护国家安宁”当成自己的责任,绝不会让任何损害党和人民、危害国家的事情得逞。虽然戳穿了“四人小组”的鬼把戏,除掉了那些危害国家和人民的坏蛋,但这次的事情也反映出我们军队管理上有些漏洞。叶帅对孙玉国私自调动部队的做法非常生气,等北京的情况安稳下来,他马上就对孙玉国以及有关的人进行了深入的调查。1977年,孙玉国被要求停下工作,接受组织隔离检查,这样一来,他的美好未来就没了。同年,他还被撤掉了沈阳军区副司令的职位。直到1982年检查完毕,组织按正团级干部的标准,让他转业了。

糊涂头儿孙玉国经历了大起大落孙玉国在辽宁的东北出生,从小就被日本侵略者欺负,生活过得特别艰难。幸运的是,他8岁那年,东北全境解放了,农民们终于成了自己的主人。五十年代那会儿,钢铁和重工业是重中之重,17岁的孙玉国进了机械厂,当上了一名工人。按说这份工作挺不错的,可他心里并不满足于仅仅当个工人。1961年,孙玉国获得了参军的资格,成了一名普通的士兵。他这人实在,干事情特别认真卖力,总是积极地把自己的任务完成好。

孙玉国因为表现优秀,被上级领导看中了。1963年,他被安排到边防哨所当了站长。从那以后,孙玉国的人生就像坐上了火箭,一路飙升。1969年,中苏在珍宝岛打了起来,孙玉国在战场上特别勇猛,沈阳军区给他记了一等功,中央还称他为“战斗英雄”。这些荣誉让孙玉国一下子出了名。那一年,孙玉国作为大家心目中的英雄,出席了党的“九大”。在大会上,他站上台,跟大家分享了在珍宝岛上打败敌人的故事。听完他的讲述,主席站起来给他鼓掌,紧接着,整个会场都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像打雷一样响。

恩来先生朝他使了个眼色,意思是让他过去跟主席握握手,表达一下谢意。但孙玉国呢,心里头太激动了,根本顾不上那么多,一溜烟跑到主席台中间,对着主席就敬了个标准的军礼。他还被主席和朱老总亲切地接见,并且跟主席握了手。这对他来说,简直是无比的荣耀。第二天,好多媒体和电视台都讲了那天超赞的事儿,孙玉国一下子出了大名,五年时间里他连升五级,到了1974年,就成了沈阳军区的副司令。33岁的孙玉国在那时成了最年轻的将军,他的事迹被人们广为传颂,都说是英雄干的事儿。在1976年他未经允许调动军队之前,他一直是大伙儿心里特别敬佩的军人。90年代的时候,国家要大力发展对外贸易,孙玉国就被安排到了沈阳电子大厦。他到了那儿,就把自己熟悉的“孙子兵法”用到企业管理上,结果竟然又神奇地让公司赚了上千万的利润。现在,每当有人开玩笑说起他以前当过司令的事,他都会笑笑然后走开。他不再因为当过“司令员”而自豪,只是过着普通的日子。先别急着提犯了啥错,就说经验和贡献,那是一点都没有,也就顶了个“工农兵”的名头。因此,好多老同志对中央的这个决定表示了不同看法。

这时候,台下一位老同志大声喊了起来:“我有别的看法!”说话的是开国上将许世友。许老可是个大大有名的传奇将军,就连主席和邓公都对他十分敬重。说话到此结束啦这个世界上总有好多对与错,好与坏,这些历史以后都会给出它的看法。国家遇到大难时,像叶帅这种保卫国家的大英雄肯定会站出来。这是国家和人民的福气。还有很多像许世友这样的老一辈,他们一辈子打仗,费尽心思就是为了照亮历史的道路。

0 阅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