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巴南区撤销的乡镇,并入木洞镇后赶场都冷清不少

巧云聊旅游 2024-02-29 18:46:54

游玩木洞老街时在汽车站看到有木洞至栋青的公交车,对这个地方感到陌生就前来看看,下站时发现这个地方没有想象的那么糟糕。没上公交车之前以为栋青也像轻纺城至岩碥一样,终点站就是一个几乎人家的小村,没想到栋青是一个乡场,没并入木洞镇之前还是以的镇,本文就来肤浅的描写一下栋青场。

栋青场,形成于清朝光绪年间,民国19年(1930)设栋青乡,解放后沿袭乡建制。1952年木洞镇、栋青乡划出部分村社水口乡,栋青乡能划出部分区域设水口乡,民国时期的栋青乡看来也不小。后来又析出部分村设仰山乡,两次析出区域栋青乡都没影响到根基,想来解放后的栋青乡在辖区上跟木洞镇不分上下。

民国时期木洞场设镇,栋青场设乡,那时候乡和镇的区别可能就是经济总量来决定。栋青设乡的原因是交通不便利,要是栋青场也有水路,想来民国时期木洞镇就可设镇了。1958年栋青乡改为公社,分单干后复制乡,1993年仰山乡和栋青乡合并,两乡去掉头个字,组建青山镇。

青山镇场镇驻地栋青场,使得栋青场更加的繁荣,唯一的诟病就是交通不便使得发展寸步不前,以至于成立8年后的青山镇整体并入木洞镇。青山镇这个名字存在地图上也就8年的时间,唯一欣慰的就是栋青场仍保留赶场天,但也有遗憾就是职能部门搬迁至木洞后栋青场逐步冷清。青山镇没撤销前户籍人口为2.3万余人,以这样的人口基数在主城区走强镇路线来看,青山镇撤销那是理所当然的事。

栋青场距离主城区也就37公里,距离轻纺城直线距离也就5公里,不过走山路起码都有十多公里。附近有个地方叫凉水垭口,是巴南区与南岸区交界处,当时还以为凉水垭口是南岸区。可笑的是有网友问栋青场是不是划归南岸管辖,本人一度认为是真的,后来有网友留言,栋青场就是个穷地方,巴南区管辖栋青场都觉得是个累赘,南岸区怎么可能就收栋青场。这也是个现实问题,穷儿子都遭到嫌弃,更何况是快要消失的栋青场。

青山镇撤销后搬走的不仅是职能部门,连当地有经商头脑的买卖人都一起搬迁至木洞。木洞镇毕竟是个大地方,历史上还是巴县的副经济中心,清朝康熙年间曾有析出巴县设木洞县的构想,毫无疑问县衙就就是木洞场。木洞县没能设成,可能是当时的户数不够,偌大的巴县竟然出现人口荒,想来明末清初的战乱何其的惨烈,若是没有“湖广填川”,想来木洞场都难形成,更不用说栋青场了。

撤乡并镇后的栋青场开始没感觉到任何异样,赶场天仍旧赶场,唯一不同的就是职能部门不在栋青场。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职能部门在当地的影响力和作用就显现出来。职能部门的工作人员搬走后减少的不仅是人口,而且还影响到当地的购买力和消费水平。20年前的栋青场几乎没有工业,有钱消费的也仅是领财政工资的人员,购买力也仅是这部分人有,无分文收入的农民根本就没有高卖力可言,栋青场冷清就不可避免。

导致栋青场走向冷清的主要原因还是人口流失问题,近些年随着城里就业途径广泛,栋青场周边剩余劳动力都涌向城市,使得栋青场的常住人口逐渐减少。外出人口在城里站稳脚跟后成家立业而极少回乡,这部分人都是年轻力壮的劳动人口,没有年轻人的地方就没有活力,没有活力的地方想振兴非常的难。按青山镇原有户籍人口2.3万来算,即便户籍人口2.3万,想来常住人口都不及一半,甚至会更少。

常住栋青场的人口大多数是老年人,想来依靠这部分老年人振兴栋青场是不可能,老年人能出来逛一逛,保持栋青场的人气就不错了。当然,话也不能说得那么绝对,近些年随着振兴乡村政策的出台,加上城镇扩张已接近尾声,未来会有部分人落叶归根而回到栋青场,更何况现在都已经开发的仰山老场,想来未来的栋青场走向应该不会太差,更何况栋青场是主城区的乡场,不可能像很多小场一样消失。

上图是原青山镇的医院,90年代初期在新址修建新的医院,老医院就闲置,现在处于无人管理状态,若不修缮,自然坍塌也只是时间问题。搜集栋青乡看到何敬平信息非常多,栋青建乡以来影响力最大的人物或许就是此人,地位等同于木洞镇的杨沧白。唯一不同的是木洞镇纪念杨沧白而改名沧白镇,栋青乡则没有改为敬平乡。栋青场就在城镇开发的边沿,确实挺委屈,大伙有兴趣前去参观距离城区不远,有公交车直达的栋青场就行动吧,预祝大家旅途愉快。

原创文章,抄袭必究。

3 阅读:817
评论列表
  • 2024-05-20 12:42

    好多乡镇都变冷清了,可能就过年那段时间好一点

  • 2024-05-20 19:22

    我小时候赶场,从菩萨滩王爷庙坐船过河后走山路去[点赞]

  • 2024-03-01 09:20

    [开怀大笑]

巧云聊旅游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