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特殊葬礼,周恩来亲自执绋,5位元帅送行,谁有如此殊荣?

历史门前小个子 2025-02-16 10:41:32

1954年12月,北京八宝山进行了一场相当特殊的葬礼,不仅去世的人特殊,而且参加葬礼的人更为特殊,其中就包括了亲自执绋的总理周恩来,还有抬棺的5位元帅及其他将领。

另一侧抬棺的人虽然后来没有授衔,但级别并不低,其中比较牛的人物是“延安五老”中的”两老”吴玉章、徐特立,还有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彭总与陈叔通等。

究竟是谁的去世,居然得到了如此大的殊荣呢?

红军时期的长征,是一段相当艰难的苦行,保不齐有人会在枪林弹雨中倒下,也可能会牺牲在胜利的前夕,因为路况复杂,所以也会有人因小小的病,就永远离开了世界。

1935年8月,36岁的周恩来尽管正值壮年,但由于连番的赶路,再加上不停的要思考红军问题,周恩来连续高烧40摄氏度不退,连饭也无法吃,整日昏迷不醒。

后来好不容易在军医的治疗下,周恩来捡回一条命,部队过草地,毛主席实在担心这位老战友,就对彭德怀说:“老彭,恩来不能骑马了,得找些人抬着他。”

彭德怀当即组织了一个担架队,早在大革命时期,陈赓曾做过周恩来的警卫员,眼看老领导如此憔悴,陈赓第一个站了出来说:“我愿意抬周副主席。”

时任军委兵站运输部部长的杨立三也站了出来,他说什么也要参加担架队。

陈赓知道杨立三自己的身体情况就不是很好,如果再参加担架队,说不定他连自己都顾不过来,所以,陈赓就笑着对杨立三说:“杨部长,别说抬周副主席了,你如果自己能够走出草地,将来我请你喝酒。”

杨立三同样笑着回答:“陈师长,你的酒呢,我是喝定了,而且,我不仅要自己去,我还要抬着周副主席一起去。”

眼看杨立三如此执着,陈赓也没法再说,彭德怀只好也同意。

红军要过的草地,纵长500余里地,位于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的过渡地带,海拔在3500米以上,如果是北方或者是南方人,到了这么高的地方,自己呼吸就不顺畅,请记住,千万不能做剧烈运动。

尽管条件艰苦,但杨立三有着坚韧的意志,他自己的衣服,鞋子都磨破了,他也没有将抬着周恩来的担架放下,或者是跌倒在地上。

杨立三如此坚韧的意志,其实也多源于他小时候的历练。

早些年间,杨立三出生在长沙的一个佃农家庭,家境相对而言还是很不错的,学业结束后,他在家乡教小学,如果是和平年代,杨立三的一生,可能最大的成就,就是成为一名人人爱戴的优秀教师,可他所在的年代,是中国近代以来最混乱的时期。

面对军阀混战,杨立三终于明白,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要想真正的使得大多数人过上幸福的日子,就必须推翻旧的统治,建立起一个新社会,同时,杨立三也明白了此时报国最佳的做法,不是教学,而是参军。

思想的转变,再加上时局的变化,杨立三几经辗转后,终于看到了胜利的曙光,那就是中国共产党,1927年初,杨立三如愿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自从入党之初,他就决议将自己一生的精力,全部都献给伟大的革命事业。

后来啊,杨立三跟随毛主席参加了秋收起义,在此期间,杨立三还与何长工等人通力合作,设计出了我党我军的第一面“军旗”,这可是跨时代的大事。

到井冈山,杨立三开始参与我军后勤工作的创建与领导,众所周知,中国有句古话:“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可见后勤工作在战争年代的重要性,而毛主席派杨立三领导我军后勤工作,也足以看出他对杨立三的信任与器重。

事实上,杨立三也没有辜负毛主席的期望,他将我军后勤工作做得相当好,毛主席曾为此不止一次的在众人面前夸赞他。

周恩来来到中央苏区后,由于他做事得体,不失公允,这让杨立三对他很是尊重,长征时期,周恩来病倒,为此,杨立三尽管自己身体不好,他还要坚持抬周恩来。

在六天六夜的艰难跋涉中,红军终于走出了草地,杨立三此时已经累的无法说话了,但他是欣慰和高兴的,因为他完成了组织交给他的任务,同样,他也真正的为“偶像”周恩来做了很多。

后勤工作是杨立三在我军的主要工作,此后多年,他兢兢业业,从不敢懈怠,为此,他担任的职务也越来越重,新中国成立后,杨立三更是成为了食品工业部部长,总后勤部副部长。

尽管有很多人并未听说过杨立三的名字,但实际上杨立三的每一份工作,都与民生,与老百姓之间有着很深的联系,只是遗憾,由于工作压力太大,杨立三的身体最终无法承受,一次生病,经过检查,他被告知患上了癌症。

新中国建立之初,癌症就是一种不治之症,直到今天甚至依然如此,但当杨立三患癌消息传出后,党中央,毛主席尤其关心,他们派杨立三前往苏联检查,治疗,可惜杨立三的癌症到了晚期。

1954年11月杨立三因病去世,年仅54岁。

杨立三去世后,中央领导人中的周恩来第一个表态,说自己要为杨立三执绋,《礼记.曲礼上》写道:”适墓不登垄,助葬必执绋。”意思是说,执绋是对逝者最崇高的敬意。

周恩来作为共和国的总理,我党的主要领导人,他为杨立三执绋,有人劝他,周恩来却是摇摇头,说出了一番感人至深的话:“当初在红军长征过草场时,我因为生病无法行走,眼看就要命丧草地,是杨立三把我从草地上抬出来,让我从死里逃生,杨立三是我的救命恩人,我一辈子都不能忘记。如果我今天不给他抬棺材,心里一定会很不安......”

除了周恩来执绋外,彭德怀,贺龙,陈毅,聂荣臻以及叶剑英这5位元帅,也带着头在另一侧抬棺,在当天给杨立三的送葬路上,周恩来泪水不断,到了八宝山,他依然是眼含热泪。

对于杨立三,毛主席曾有过一段话,高度评价了他,毛主席说:“大家都讲我军是“小米加步枪”,这“小米加步枪”是怎么加在一起的呀?你们有没有想到杨立三?没有他,我看你们只有小米,无步枪可加。”

杨立三在我军的地位和影响力,可想而知是相当大的。

6 阅读:647
历史门前小个子

历史门前小个子

关注军事和历史,百家荟萃,一家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