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朱元璋是一个对儿子们充满爱的父亲,他时而宽仁时而严苛,总之都是为了儿子们好。
为了让儿子们过上富贵无忧的日子,朱元璋开历史倒车,实施分封制,将儿子们都分封到全国各地作为诸侯王,并给予他们军权,让他们成为掌握实权的一国之王。
然而,朱元璋的许多儿子自从成为诸侯王之后,就变得骄奢淫耻、目无法度了,自以为是一国之主,就可以胡作非为,结果被朱元璋实施严厉制裁。在这些被制裁的儿子当中,朱檀是比较特殊的一个,他不但被实施了髡刑,他的王妃,也就是汤和之女,还被朱元璋给杀掉了。
所谓髡刑,是上古五刑之一,其特点是将犯人的头发和胡须剃掉,以示羞辱。古人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朱元璋将朱檀实施髡刑,既是对朱檀的极大羞辱,也表明他对这个儿子的失望,甚至不想认这个儿子。
朱檀
而朱檀的王妃汤氏则是明朝开国功臣汤和的女儿,汤和是朱元璋的老乡兼发小,朱元璋竟然将汤和的女儿杀掉,这着实让人费解。
那么,朱檀及其王妃汤氏究竟犯了什么错,以至于朱元璋要这么惩罚他们呢?
朱檀强大的身世背景朱檀,洪武三年(1370年)二月出生,他是朱元璋的第十子,其母为朱元璋的嫔妃郭宁妃,而郭宁妃及其家族可不简单。
郭宁妃本名郭宁莲,她的父亲名叫郭山甫,南直隶凤阳府凤阳县人,算得上是朱元璋的同乡。
郭山甫虽然出身在一个普通家庭,但他有一项本事十分厉害,那就是擅长相面。
朱元璋投奔红巾军之后,逐渐成长为小头领,有一次他奉命外出招兵,路过郭山甫家门口,郭山甫见他相貌不凡,便与之交谈,还给他相面,完事之后告诉他说,“公相贵不可言”。
郭山甫大半辈子都在等一个贵人,从而让他的家族走向辉煌,朱元璋的出现让他欣喜若狂,“宁妃郭氏,濠人郭山甫女。山甫善相人。太祖微时过其家,山甫相之,大惊曰:‘公相贵不可言。’因谓诸子兴、英曰:‘吾相汝曹皆可封侯者以此。’”
朱重八
郭山甫听说朱元璋虽然娶了妻子,却还没有孩子,便将自己的宝贝女儿送给朱元璋当小妾。
郭兴和郭英高大威武,一看就是当兵的好料,而郭氏则美丽动人、温柔体贴,未来也会是个贤内助,朱元璋一日之内得两位得力干将,又得了一位美貌老婆,他因此非常高兴,对郭山甫也非常感激。后来,郭山甫最小的儿子郭德成也长大成人了,他便让其也去投奔了朱元璋,至此,他的三儿一女都被他托付给了朱元璋。
用现代人的眼光来看,郭山甫的行为无疑是在押宝,因为朱元璋的实力当时并不强大,完全看不出他日后会成为大明朝的皇帝,但郭山甫是幸运的,因为他最终押对宝了。
在此后十余年时间里,郭山甫的三个儿子跟随朱元璋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逐渐成长为军中大将,虽不及徐达、常遇春、汤和、朱文正等人,但也是从龙功臣,为明朝的建立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尤其是郭兴和郭英,此二人以善骑射而著称,战功也较为卓越,明朝建立之后,朱元璋将他们分别封为巩昌侯和武定侯,一门两侯爵,这在明朝初期还是比较少见的。至于郭德成,他虽然没有被封侯,也比较淡泊名利,但也因为从龙之功而在朝任职。
最厉害的当属郭山甫,正史对他的记载比较少,但根据其他史料可以知道,他不但给朱元璋相了面,并将三子一女交给朱元璋,还在战争中给朱元璋出了很多的主意,帮助朱元璋取得了许多战争的胜利,有点类似于谋士的角色。
因为郭山甫的功劳很大,所以朱元璋将其封为营国公,只不过他在明朝建立后没多久就去世了。
孝慈高皇后
郭氏也很不简单,自从她嫁给朱元璋之后,一直任劳任怨,吃了不少苦,遭了不少罪,一直小心侍奉朱元璋,帮了朱元璋的妻子马氏不少忙。
明朝建立后,朱元璋一方面大封功臣,另一方面也对妻妾们进行了册封,马氏毫无疑问是皇后,而郭氏则被封为妃,一般称作郭宁妃。
马皇后崩逝后,朱元璋不再立皇后,李淑妃曾统摄六宫事务,等李淑妃也薨逝了,郭宁妃又开始统摄六宫事务,由此可见郭宁妃在后宫的地位还是很高的。
不得不说,郭氏一门出了一公两侯一后妃,满门尊贵,能与之媲美的极少,朱元璋姐夫李贞及外甥李文忠的两公爵(同为曹国公)或许算一个。
而在明朝初期的功勋家族当中,郭氏虽然不是最著名的一个家族,但绝对是实力派,也是朱元璋十分信赖且重视的一个家族,因为在此后的大屠杀当中,郭氏一族从未受到牵连,是被朱元璋当作辅佐者留给后世子孙的。
朱檀
在了解到这些之后就知道朱檀母族的背景有多强大,这在无形之中就抬高了他的地位。
洪武三年(1370年)四月,朱元璋大封诸王,当时他有10个儿子和一个侄孙全部被他封为诸侯王,其中朱檀被封为鲁王,那时候他不过两个多月,尚在襁褓之中:“封第二子樉为秦王,第三子棡为晋王,第四子棣为燕王,第五子橚为吴王,第六子桢为楚王,第七子槫为齐王,第八子梓为潭王,第九子杞为赵王第,第十子檀为鲁王,从孙守谦为靖江王。”
所谓鲁王,顾名思义朱檀的封国在鲁,即现在的山东,具体而言在明朝的兖州府,位于山东西南部。
按照明朝的制度,皇子要年满十五岁才能就藩,在此之前生活在皇宫,接受皇家教育,因此朱檀受封鲁王后继续留在宫内生活,由其母郭宁妃抚养。
朱檀
这样一位翩翩少年,却早早对侍奉母后的一个宫女产生了感情。宫女名叫方淑秀,人如其名,她貌美伶俐、心地善良。十三岁时被征召入宫,十五岁时她与朱檀相遇,两个少年一见钟情,开始了花前月下。朱檀不顾宫廷内外的非议,与方淑秀情投意合,自己的母后却认为这是有违“尊卑有序”,一再劝阻儿子却始终不见效。
朱元璋得知后不顾朱檀辩解立刻赐死了方淑秀。当时的她已怀有六个月身孕,而朱檀则被父王责令闭门思过三个月。从此他深受打击心灰意冷,即使后来他娶了两个妃子也始终对方淑秀念念不忘。
原本很优秀,却快速堕落为了教育儿子,朱元璋采取了很多办法,比如他在宫中设置大本堂,作为皇子们的学习之所,还请了许多当世大儒作为老师,比如宋濂。
大本堂藏书非常多,皇子们因此可以畅览书海,增长见识和学问,为了方便监督皇子学习,朱元璋还将大本堂作为处理国事的地点之一,他经常在此办公。
在朱元璋的细心培养之下,他的许多儿子都是学识渊博之人,不少人还有自己独特的专长,比如周王朱橚就是个有名的植物学家和医学家,在文学方面也很有造诣。
朱棣
但也有一些皇子不学无术,学问根本没什么长进,最典型的就是燕王朱棣,他不好好学习,成天调皮捣蛋,让朱元璋十分头疼。
为了对付这样的皇子,朱元璋想了个好办法,正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他多次让朱棣等人或负重远行,或到凤阳老家从事劳作,或到演武场练习武备,其目的在于锻炼皇子的身心。
朱元璋这么做的效果还不错,朱棣虽然不爱学习,但练就了过人的胆识,拥有顽强的毅力,军事素养也比较高。
可见,朱元璋在皇子的教育上还是下了大功夫的,朱檀在他的教育之下,起初也是比较优秀的。
据记载,朱檀稍稍长大之后,热爱学习,学识十分渊博,琴棋书画无不精通,还能礼贤下士,待人恭敬,朱元璋也非常喜欢他。闲来无事的时候,朱檀还喜欢到处游玩,与文人雅士一起吟诗作画,朱元璋曾多次勉励他,希望他在文学上有所成就。
朱檀的母亲郭宁妃也曾时常教导他,因此他在为人处世上的表现还不错,朱元璋对他寄予厚望,希望他日后能将鲁国治理好,为国家做出贡献。
洪武十三年(1380年),朱元璋下令,让兖州府的官员开始建造鲁王府,并让朱檀的舅舅郭英主持设计和修建工作。
给外甥建房子,哪有不尽心的,在郭英的主持下,鲁王府耗时数年修建而成,规模浩大、富丽堂皇,比许多藩王的王府都要豪华。
按照明朝的制度,藩王的府邸规格都是有一定限制的,朝廷拨给的费用也有限,不可能修建得太过豪华,这也符合朱元璋崇尚节俭的作风。很显然,鲁王府的豪华却与明朝的制度有些不符,一些史料推测或许是郭英也出资了,这其实也可以理解,毕竟朱檀是他的外甥。
洪武十八年(1385年),朱檀十五岁了,即将到兖州就藩,不过在此之前,朱元璋决定先让其成婚。
明朝初期,朱元璋为了加强统治地位,常常让子女与功臣之后联姻,他的女儿们大多嫁给了功臣的儿子,儿子们也大多也都娶了功臣的女儿,比如太子朱标之妻是常遇春的女儿,燕王朱棣的妻子则是徐达的女儿,等等。
对于朱檀,朱元璋也打算让他娶功臣之女,他选来选去,最终看中了汤和的二女儿汤氏,不仅仅是因为汤氏的年纪合适,更在于汤和是淮西勋贵中的佼佼者,也是他从小到大的朋友,与汤和联姻再合适不过了。
汤和
汤和的大女儿并没有嫁入皇室,而是嫁给了德庆侯廖权,即开国功臣廖永忠的儿子。也就是说,朱元璋让朱檀娶汤氏,是老朱家与汤家第一次联姻,所以意义比较重大,对于汤和与朱檀来说,相互都是有所促进的。
三月,朱元璋为朱檀与汤氏举行了隆重的婚礼,并册封汤氏为鲁王妃,史称大汤妃,到了十月,他就让朱檀与汤氏到兖州府就藩去了。临行前,朱元璋和郭宁妃对朱檀千叮咛万嘱咐,希望他在鲁国好好生活,将鲁国治理好,一定要遵纪守法,朱檀一一记下,然后奔赴兖州。
朱檀本是个优秀的皇子,但让所有人没想到的是,他来到兖州之后,就像是立马变了个人,许多行为荒唐至极,这是怎么回事呢?
具体而言,朱檀在封国干了这么几件事:首先,朱檀开始沉迷享乐,他的生活极为奢侈,吃穿用度全部向皇帝看齐,并且他很好色,召来许多美女养在王府,每天与美女们莺歌燕舞,无法自拔。其次,朱檀为了个人利益,竟然违反朝廷法令,扩充自己的封地。据记载,朱檀抵达兖州后不久,就开始威逼兖州等地知府,让其屈从自己,进而扩充封地,将原本一个州的封地扩充到了四州二十三县!朱元璋的儿子之中,不乏违法乱纪之人,但敢于私自扩充封地,朱檀还是第一人。
再次,或许是因为朱檀不满足于住在王府,他竟然在兖州城外修建了一座花园式庭院,还经常带着大汤妃及一众美女住宿在城外。大家或许觉得,这不是啥大事,不就是在城外居住吗,有什么了不起的。但是,在朱元璋的《皇明祖训》中,对藩王的行动自由进行了严格限制,一般而言,一个藩王只能在自己王府所在的城市内活动,不能私自外出到城外,这既是为了保护藩王的安全,也是为了防止藩王脱离朝廷监管,秘密从事军事活动。如果一位藩王想要外出,尤其是入京,必须向朝廷申请,在得到批准之后方可外出,如果私自外出,后果将十分严重,轻者接受处罚、削去护卫,重者可能被暂时削去王爵,在接受教育之后才有可能恢复王爵。因此,朱檀带着妃子们私自住在城外,这在政治上是一件十分敏感的事情,是朱元璋绝对不允许的。
髡刑
朱檀在封国的行为,很快就被人禀告给了朱元璋,朱元璋大怒,也觉得十分失望,便将朱檀召入京城,对其实施髡刑,同时下令处死大汤妃。
大汤妃之所以被杀,其实也是咎由自取,她虽然是功勋之后,却不是个贤能的妻子,自嫁给朱檀以来,非但没有生育,而且不对朱檀进行劝解,甚至为了讨好朱檀,纵容朱檀放纵自己,还协助朱檀干了一些违法之事,朱元璋为了让儿子改邪归正,所以将其斩杀。
据说,朱元璋杀掉大汤妃的时候,汤和并无异议,并且汤和去世之后,在他的墓志铭上,压根就没提大汤妃,由此可见大汤妃确实犯了很大的错,汤和也觉得很耻辱。
死不悔改,二十而终朱檀被召入京城之后,朱元璋对其进行了严格管教,在经历了一年多的再教育之后,朱元璋认为时机差不多了,便将朱檀放回封国。
与上一次一样,朱元璋在朱檀就藩之前,又给他找了一个老婆,这一次还是汤和之女,即汤和的三女儿,也被称作小汤妃。
这当然也是政治联姻了,朱元璋这么做,可见他并未放弃朱檀,而是希望朱檀改过自新,做一位合格的藩王,但朱檀最终还是让他失望了。朱檀回到封国之后,完全没有悔改之意,而是变本加厉,变得更加荒淫无度,整日纵欲,完全不知节制,结果身体一天不如一天,小汤妃苦苦劝谏,他就是不听。
那时候,朱檀身边有许多阿谀奉承之徒,在这些人的蛊惑下,他开始迷信起了炼丹,他很相信道教中长生不老的学说,因此整日焚香诵经,烧炼仙丹,以求身体康健和长生不老。仙丹中是含有重金属的,长期服用会导致慢性中毒,对身体的危害很大,历史上许多皇帝都是服用仙丹而驾崩的。
朱檀是个读书人,道理他都懂,但就是鬼迷心窍,对服用仙丹这件事无法自拔,结果因为金石中毒而导致双目失明,“饵金石药,毒发伤目”,那时他才十八岁。
但是,朱檀并未停止服用仙丹,而是认为自己服用的量不够,便召来更多道士帮自己炼仙丹,为此花费了大量钱财,他也毫不吝惜。
洪武二十二年十二月十六日(1390年1月2日),朱檀最终因为服用仙丹过量导致重病缠身,经医生抢救无效后病薨,薨逝时年仅二十岁。
朱重八
朱檀薨逝之信息传入京城,朱元璋一点也不伤心,反而为儿子的行为感到愤怒,当时他说了这样一句话:“昵比匪人,怠于政事。屡尝屈法伸恩,冀省厥咎。乃复不知爱身之道,以致夭折。”
从朱元璋的话可以知道,朱檀的行为他一直是知道的,也曾屡次干涉,但并没有起到什么作用。
在朱元璋看来,朱檀的行为实在太荒唐,薨逝得一点也不冤,那他是怎么变成一个荒唐之人的呢?这一点,其实跟朱檀的学习经历有关,正是因为他喜爱文艺的秉性,导致他形成了放浪形骸、行为不羁的性格,再加上他来到封国之后,没有人监管,身边又有许多小人,结果没控制住自己的行为举止,以至于赶出许多荒唐事,还葬送了自己的性命。
与朱檀有些类似的是他的二哥秦王朱樉,朱樉荒淫酒色、残暴不堪、虐待百姓,为了宠妃而将正妃囚禁,也是很荒唐的一个人,朱元璋也曾说他该死。但是,朱樉再怎么荒唐,不会拿自己的性命开玩笑, 这一点跟朱檀很不一样,朱檀明知道仙丹吃不得,却仍然故我,哪怕是眼睛失明了,还要继续吃,简直是在自杀。
据记载,朱檀薨逝的时候,他的嫔妃戈氏为他所生的唯一的儿子朱肇煇刚刚满月,后来由嫡母小汤妃抚养长大,建文时期被封为鲁王世子,永乐年间袭爵,算是延续了鲁王的世系。
朱檀早年虽然很优秀,其实是他的优点盖住了缺点,加之他所处的环境,让他不得不隐藏缺点,等到他去到封国之后,没有人管束了,缺点就被无限放大了,最终导致了灾难般的结局。
朱重八
朱檀的案例并不是个例,朱元璋的许多儿子都是如此,很难说这是朱元璋教育的失败,这是朱元璋裂土封王的恶果之一,因藩王地位高、权力大,诱惑实在太多,很容易学坏,不但害了自己,也害了国家。
在对朱檀的行径感到荒诞的同时,想必朱元璋也是痛心疾首,自己一手酿成的悲剧终究成为了此生的遗憾。奈何是多少金银玉石、名人字画给儿子陪葬也换不回时空流转那个俊采少年朱檀了。
古往今来有多少皇子皇孙用自己的天然情感和死神签了对赌协议,换来了锦衣玉食,却失去了生而为人最纯粹的感情。
而如今没有了封建帝制的被逼无奈,却仍有很多人为了金钱、为了地位,用初心和健康去交换。不得不说,这真真是空怅望,人寰无限,千古悠悠,多少冤魂嗟叹啊!
朱重八这个王八蛋残忍毫无人性:打死自己的侄子、杀死自己的老哥们、羞辱自己的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