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疯了,又两件诡异事(深度好文)

小董真有趣 2023-03-13 08:45:31

作者:s婶 史客郎

阅读之前,麻烦您点一个“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这篇文章,是写给思辨能力比较强的人看的。

俗话说:世事如棋局局新。

最近的国际局势确实发展变化得非常快,可谓是瞬息万变。但这两天的变化,却是前所未有的诡异,完全超出人们的想象!

什么事呢?

先看这件事:昨天,也就是3月7日,泽连斯基突然宣布,乌军要在巴赫穆特死守到底!

用他的话来说,那就是“乌克兰没有任何一个部分是可以被舍弃的”。

啥意思呢?

两层意思:

第一层意思是:乌军不但不会撤出这个城市,还会把它剩余的几乎全部精锐部队,全部投入!

第二层意思呢?

就是泽连斯基这是在搞军事自杀!

为啥这么说呢?

上张地图就明白了。

现在的巴赫穆特城,是怎么一副状况呢?

简单来说,就是摇摇欲坠!

就这两天,一半的城区已经被攻占!

留下来断后的大约1万多部队,在早就被炸成残壁断垣的城区中,苦苦撑持!

城外呢?

公路、铁路交通什么的,早就被切断了!

这座城市和外界的唯一联系,是一大片非常泥泞的田野!连人通过,都得深一脚浅一脚,更别说运送装备、武器弹药什么的了!

就算这样,这片田野也非常窄,只有大约4公里,就在俄军火力覆盖范围内!

这是典型的“围三缺一”打法!

就是俄罗斯方面为了让城里乌军觉得还有那么一点点活下去的希望,不搞困兽犹斗那一套,赶紧拔腿跑路,以便他们尽快拿下这座城市!

结果万万没想到:巴赫穆特明明已经城破在即,泽连斯基突然莫名其妙,宣布要死守这座城市,还派出大批精锐部队去增援!

到什么程度呢?

现在有消息说:乌克兰一支特种部队,大约1000多人,也“临危受命”,被派到了巴赫穆特!

这支特种部队常年和北约军队进行训练,经常把对方打成狗。

乌克兰军队最高层对它很重视,觉得它是“种子部队”,还曾准备以它为基础,扩编出若干支精锐部队来,所以哪怕战局再困难,也一直舍不得动用它。

但这次,这支部队居然也被用上了!

这意味着什么呢?

就是泽连斯基这次,是把他最后一张底牌,都打在巴赫穆特了!

但他越这样,整件事就显得越怪异!

为什么呢?

第一、在现在这种情况下,乌克兰派出任何增援巴赫穆特的部队,都等于让它们自杀。

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现代战争,打仗就是打后勤,你现在公路丢了,铁路丢了,就算仅剩的那一条泥泞的田野,也很可疑,基本可以确定是俄罗斯人故意留下的。

在泥泞地里,车子很难走的。而人的力量又是有限的,光靠人扛背驮,能运进多少武器弹药?就算运进去了,又能用上几小时?

难道准备让他们和俄罗斯人肉搏?

他派出的,不少可是乌克兰最后的精锐部队啊,哪怕在巴赫穆特丢掉后,让他们再在后面组成一道防线,也比把他们这么送进巴赫穆特,白白送死要强啊。

第二、这次死守巴赫穆特,居然是乌克兰高层一致同意的!

我们之前讲过:巴赫穆特这座城市,其实在一片低洼地里,四周都是高地,高地被占后,进攻者可以居高临下,对城市发动进攻。

在中国古代,这种地方被称为“死地”。

非万不得已,绝不坚守这种地方。

所以在这之前好几个月,乌克兰高层就一直在吵架:

乌军总司令扎卢日尼拼命跟泽连斯基讲,防守这座城市,从军事角度来看,是毫无意义的!

泽连斯基呢?则说:防守这座城市,可能没军事意义,但它有政治意义!

这种争吵,早就公开化了。

刚开始欧美政界还站在泽连斯基一方,觉得军事嘛,就是政治的延伸,军事意义得服从政治意义!

但在后来,围绕这座城市的战斗,越来越惨烈:数万士兵在这里战死,无数的物资在这里消耗。

巴赫穆特都被称为“绞肉机”了。

欧美方面觉得实在吃不消,前段时间不断跟乌克兰人讲:再守这座城市,这事没意义,还是撤吧!

前两天,泽连斯基还同意了,说这座城市也没啥,那就撤吧!

于是乌克兰士兵们纷纷撤走。俄军呢,也因此进展得更快了:就这两天,已经占据了大约55%的巴赫穆特城区。

大家也都有心理准备了:巴赫穆特这座城市,被俄军占领,也就是这两天的事。

结果万万没想到:才一转眼,就母鸡变鸭,不但泽连斯基,连和泽连斯基吵了好几个月,说要从巴赫穆特撤军的乌军总司令扎卢日尼,都突然180度大转弯,说要死守巴赫穆特,还要把乌军所有的精锐部队,都投入到这块军事上已成“死地”的城市去了!

说到这里,是不是觉得事情的诡异之处了?

我们之前讲过:一支部队,它的战斗力主要靠老兵。

打仗不怕人员消耗,因为源源不断地,有新兵补充进来,在战场环境下,新兵熬过一个多星期后,也就成老兵了,整支部队的战斗力,还是大致能维持的。

但打仗最怕被打歼灭战,一仗下来,要是老兵全没了,哪怕事后重建,补充进来的新兵再多,这支部队也就等于没了。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三大战役后的国民党军队。

它当时论总兵力,还有300万人啊,但大多是刚征召的新兵,根本不知道怎么打仗,所以在渡江战役之后,解放军那简直是一路势如破竹,国民党军就没能组织起什么像样的抵抗。

说到这里,就明白乌克兰高层这个举动的荒唐之处了:如果你把几乎全部的精锐部队,都抛进巴赫穆特这个口袋里送死的话,那么下一个送死的,就是乌克兰这个国家!

说到这里,大家是不是觉得:乌克兰高层,是不是集体疯了?

其实不是。

他们这次的决定,是根据局势,精心计算过的!

说到这里,有人可能要笑了:在这世上,怎么还有人把自杀但精心计算的呢?

那好,我们再来看第二件事:当地时间3月7日,应该相当于我们这边凌晨时吧!《纽约时报》突然发表文章说:炸“北溪”管道的,是某个“亲乌克兰的团体”!

同一天,德国多家媒体也纷纷跟进,说炸天然管道这事,和乌克兰人有关!

《纽约时报》是堂堂大报啊,应该有一定权威性啊,但对它发的这篇文章怎么评价呢,一句话就是:完全就是个“三无产品”。

看看它是怎么说的:

首先,消息来源是某个不知名的美国官员;

然后呢,这个不知名的美国官员说:对“北溪”管道发动袭击的,是个“亲乌克兰的团体”,这个团体与“与乌克兰政府或其安全部门有联系”。

这个团体怎么组成的呢?

对不起,不清楚。可能是乌克兰或俄罗斯公民,或者两者的某种组合。

但神奇的是,《纽约时报》虽说别的方面啥都不知道,它却能非常肯定地说:没有美国或英国公民参与其中。

这些人为啥要炸“北溪”管道呢?

对不起,不知道。

《纽约时报》说:大西洋两岸的调查人员都对这一行为感到“困惑”。

但是呢,《纽约时报》又说:任何有关炸“北溪”管道的事,都可能破坏乌克兰与德国之间微妙的关系,削弱德国公众的支持。

对这篇报道,怎么来形容呢?

你看完这篇报道后,第一反应十有八九是:我肚子痛,我不行了,我快笑死了!

如果去看人们的评论,会发现:对《纽约时报》的说法,相信的人真的没几个,大家都觉得它在胡说八道。

但神奇的事发生了:紧随《纽约时报》之后,欧美其它媒体纷纷跟进。

其中包括不少“德国”的媒体。

为啥加引号呢?因为这些媒体确实是在德国,平时用的是德文,但控制它们的,主要是美国资本。

和前段时间西摩赫什的遭遇,形成鲜明对比。

当时他可是指名道姓,还点出美国是和挪威一起炸“北溪”管道的,还点出了具体日期、怎么决策的,哪些人参与等等一堆东西,非常详细。

结果呢?

他的料爆出后,除了默多克旗下的媒体有跟进报道,欧美主流媒体鸦雀无声。

这次呢?

一个“三无产品”,却能广泛传播。

有人昨天就跑去问西摩赫什:对《纽约时报》的新料,你怎么看?

赫什说:哇,信息来源都没被指出来。

然后他哈哈大笑,说:我没什么可说的。

然后有人又去问丹麦政府发言人:你们怎么看?

对方表示不予置评。

之后又有人去问德国政府发言人。

人家也是不予置评。

《纽约时报》这篇文章,当然是个笑话,但它所想要传递的信息,却绝对不是笑话!

因为它其实是美国民主党的喉舌!

它的很多文章,是拜登政府想说但又不方便说的!

《纽约时报》之前不怎么谈“北溪”管道被炸的事,为啥会在昨天突然发这篇文章?还毫不避讳地,把乌克兰人给扯上了?

这背后,水很深啊!

说到这里,是不是觉得事情更诡异了?

美国政府透过《纽约时报》,刚一放风,说炸“北溪”管道的,和乌克兰人有关,包括泽连斯基在内的乌克兰高层,就立即集体搞大动作,摆出一副不惜在巴赫穆特让乌军精锐全灭,然后乌克兰亡国的架势来呢?

还有一个指标性的人物,之前对美国从来不敢说“不”的,这次也跳出来,对美国说“不”了。

谁呢?

乌克兰总统办公室主任顾问波多利亚克。

此人的背景我介绍过多次:他本来是白俄罗斯知名公知,因为在老家事情搞得太大,白俄方面要抓他,他吓得跑到乌克兰,后来当了总统办公室主任顾问。

但此人背景深厚。

平时一点都不像是泽连斯基办公室主任的顾问,反倒像是乌克兰的太上皇。

《纽约时报》的文章刚一出来,他立即就说:乌克兰绝对没有参与对“北溪”管道的袭击,也不存在什么“亲乌克兰的团体”。

啥意思呢?

就是:《纽约时报》,你别乱讲!

《纽约时报》的背景,他不可能不知道。这篇文章为啥会出现,到底是谁的意思?波多利亚克也不可能不知道。

看到《纽约时报》的报道之后,波多利亚克为啥赶紧跳出来,把他根本不敢得罪的人,去得罪了?把根本不敢骂的报纸,去骂了呢?

说到这里,是不是觉得这背后的事,越发诡异了?

我们之前说过:在这世上,任何事情,哪怕它再诡异,只要能找到一个“钥匙事件”,就能找出在它背后,究竟藏了什么秘密。

那么,昨天的这两件诡异事,它们的“钥匙事件”是什么呢?

它已经发生了。

之前我们说过,它本身也是一件很诡异的事:3月3日,德国总理朔尔茨去美国访问,和拜登举行了会谈。

我们之前讲过:这次访问,至少在四个方面,那是相当地诡异啊!

第一个诡异之处是:他去访问之前,可是先被美国人狠狠地训了一顿啊!

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可是公开对着媒体讲:朔尔茨你好大的胆子,在送坦克的事上,居然敢逼我们美国,居然敢说你美国送M1坦克,我们才送“豹2”坦克!

意思就是:你还想不想在我们这团伙里混了?

第二个诡异之处呢?

我们都知道:这种首脑级的访问,和普通人见面不同,事先会派出人,把要谈的事都谈好,然后朔尔茨这种级别的的人才会跑去,当面拍板。

而且通常还会带着记者什么的一堆。

但朔尔茨和拜登的这次会面,非常不走寻常路:他先在德国议会发表演讲,演讲完之后立刻上飞机,没带记者,甚至连随行幕僚都没怎么带,到了美国后,他就直奔白宫,和拜登会谈。

第三个诡异之处呢?

拜登和朔尔茨见面之后,先得来个见记者的开场白,然后再闭门会谈。

在开场白部分,两人当时大谈美国和德国之间有多么团结,大家的感情怎么深,还说要坚决支持乌克兰。

这也很奇怪。

因为这种会面,一般来说:你大谈特谈什么,就缺什么。

所以大家就在猜:美国和德国之间,已经不那么团结了,感情不那么深了,在援助乌克兰的事上,美德两家已经起很大的矛盾了。

会谈时间,也不小心暴露了“天机”,两人总共只谈了一个多小时。

然后就是第四个诡异之处了。

照道理说,这种会谈结束后,双方通常应该开个联合记者会,回答一下记者的问题什么的,结果这次没有。

拜登见完朔尔茨后,走出白宫,就直接上了一架等在草坪上的直升机,度假去了。

朔尔茨呢?

也啥都没透露,会谈结束之后,就立即出白宫,直接坐上飞机,回德国了。

什么一种感觉呢?

四个字:不欢而散!

说到这里,有人可能要说了:从朔尔茨访美这件事,没看出什么来啊!它和昨天两件事之间,也没看出有啥联系啊!

别急,看朔尔茨和拜登会谈,回德国之后,又干了什么事。

他回到德国后,立即开了内阁会议,会期两天。

还把一个人给拖上了。

谁呢?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

她是我们这公号的老熟人了,我们之前介绍过她:有7个孩子,算葫芦娃他妈。

还有呢,就是她虽然当的事欧盟的官,但她7个小孩和老公全在美国,是个典型的“裸官”。

就凭这家庭背景,她屁股会坐在哪边?

所以这些年,欧盟委员会被她搞得,简直成了美国驻欧盟办事处,她就是办事处主任。

再过几天,她也要去美国访问,也会见到拜登。

参加了两天德国内阁会议后,她和朔尔茨两人,出来开联合发布会了。

发布会上,就有人问了:中国如果向俄罗斯提供武器,你们准备怎么办?

前段时间,美国人搞这件事,搞得很火。

美国有些官员,还有政客什么的,还搞出一堆乱七八糟的“证据”,比如说有张照片显示:有个俄罗斯人,正在吃中国产的自热食品;再比如说,还有人拿出照片,说有俄罗斯人在用我们的电风扇、电冰箱。

反正都是笑死人的那种。

如果这种东西都算是武器,那什么东西不是武器?

更搞笑的是:美国人居然拿着这些东西,说要和它的盟国一起协调,来制裁我们什么的。

近段时间,美国人的脑子,有点犯魔怔。

朔尔茨是怎么回答的呢?

他是这么答的:德国和欧盟一致认为中国不会对俄罗斯提供武器。

这就把冯德莱恩拖进去了。

冯德莱恩是怎么答的呢?

她就退很大一步了,先说:暂时没证据显示我们向俄提供武器,但必须“进行监察”。

记者追问:假如发现了呢?

她说:那是假设性问题,她不会回应。

这段就算完了,然后又有人问了:冯德莱恩,你这次去美国,和拜登主要准备谈什么事?

朔尔茨眼睛直勾勾地,就盯着她,冯德莱恩只得说:她去美国的主要议题,是代表整个欧洲,向美国抗议拜登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

从这段发布会,能看出什么来呢?

就是在3月3日,朔尔茨和拜登闭门会谈时,拜登肯定是说到了我们,提到所谓的提供武器的事,还要朔尔茨表态,说德国会跟美国站在一起,甚至说不定还要德国对我们怎么怎么样。

这事估计被朔尔茨呛回去了。

朔尔茨呢,还很可能反将了拜登一军,说你炸了“北溪”管道,还卖给我们高价天然气,德国人民很生气、很愤怒之类的话。

因为语不投机,所以大家才谈了一个多小时,之后不但联合发布会没开,拜登呢,也不理朔尔茨,自顾自地,坐进直升机了,跑去度假了。

但经过两家这次会谈,双方都上了心。

美国人那边,感受到了对炸“北溪”管道,德国老百姓是非常不满的。

这种不满情绪如果延续,对美国人来说,非常不妙,因为再过2年,也就是2025年,德国要举行大选,肯定有人会把这个话题拿出来,当作选举的议题来打。

那美国人就麻烦了。

所以得赶紧找出一个替罪羊来,而在所有国家中,乌克兰人正好最合适,说是它干的,一般人可能比较相信。。

为啥这两天,美国资本掌控下的欧美媒体,都在疯狂地炒作,说是“北溪”管道是“亲乌克兰团体”干的呢?

说穿了,就是美国人发现不对劲。

对这事,欧洲老百姓其实很反感,说不定会反应到未来的大选中去,所以得赶紧把水给搅浑。

德国人这边呢?

也警觉起来了。

他们估计觉得冯德莱恩不可靠,说不定在访美时,会在武器提供的事上,利用欧盟委员会主席的职权,打着整个欧洲的旗号,对美国人说出什么让德国尴尬的话来。

她是德国人嘛!

所以朔尔茨就把冯德莱恩拖去开内阁会议,是事先给她打预防针,给她设个框框,不让她去美国之后乱讲话的意思。

那么,为啥整个乌克兰的高层,会在美国人说和它相关的团体炸了“北溪”管道后,突然180度大转弯,明知巴赫穆特是死地,也要把它仅存的大部分精锐部队,投入到这个城市,去死守呢?

其实是拜登这次乱甩锅,让他们集体感觉到了危险。

觉得美国人下一步,可能要对他们下手;而欧洲人呢,也可能把这件事,削减甚至干脆就不给乌克兰援助。

乌克兰现在基本是一片焦土,全靠欧美援助,才能把战争支撑到现在。要是欧美“断奶”,整个国家、整支军队垮台,那是转眼间的事。

现在的欧洲,早就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军事上松松垮垮,弱得一塌糊涂,根本不敢单独面对俄罗斯,要不然这次俄乌战争,它们也不会被美国硬啃,吃到这种程度都不敢吭气。

所以它的高层昨天集体转向,突然把精锐部队全往“死地”里派,表面上看是自杀行为,其实呢,是在告诉美国和欧洲:我在这里替你们卖命,顶住俄罗斯人,你们却在背后算计我!我不干了!我们现在就死给你们看,到时候你们自己去面对俄罗斯人吧!

怎么说呢?

乌克兰对美国甩锅给它,极其不爽,所以搞个“一哭二闹三上吊”。

这整件事,还在进行。估计在今后一段时间,这场涉及到美国、欧洲和乌克兰的大戏,还有的看!

说到这里,可以来个总结了。

第一句话是:最近发生的事,再次证明了基辛格说过的那句话:做美国的敌人是危险的,做美国的盟友是致命的。

过去一年多,乌克兰人为啥那么惨?很多城镇化为废墟,无数军人死在战场。说到底,就是为了美国人的利益。

但美国人是怎么对乌克兰人的呢?稍微一有点事,就甩锅给它,甚至连“亲乌克兰团体”炸“北溪”管道这种鬼都不信的话,都能造出来。

还没用完,居然就想丢人家,实在是太不上路子了。

第二句话呢,则是:乌克兰人的命,实在是太不值钱了。

乌克兰高层的决策,实在是太过于儿戏了!如果真的想守巴赫穆特,应该早早就地,就派重兵去;如果不想守,就该尽可能早地撤走部队。

都已经开始撤人,城市也被“围三缺一”了,居然又宣布要增援,要死守这座城市,只会造成一场军事灾难。

《孙子兵法》开头就是这句话: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不说后果会有多严重,光这撤了人之后,又突然要说要增援,说要死守,得多死多少人!

也太不把人命当回事了!

第三句话是:透过这件事,也能看出炸“北溪”管道这件事,从表面来看,好像欧洲是不敢怒也不敢言,它的负面作用、后续效应,实在是非常大。

这件事,实在是太过恶劣了。这种对美国的负面印象,要是继续下去,一直到下次大选,恐怕整个欧洲的政治版图都得发生变化。

最后还是写上那句话吧:拜登这批人哪,总是胸有成竹、有条不紊地把所有事都搞砸。

了解更多国际内幕,请点击下方加关注,如文章引起大家共鸣,请点赞并转发,以支持我继续分析创作,谢谢了:

0 阅读:12

小董真有趣

简介:小董真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