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五代·李煜
帘外雨潺(chán)潺,春意阑珊。
罗衾(qīn)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shǎng)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
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李煜,原名“李从嘉”,字重光,世称“南唐后主”、“李后主”,是南唐末代君主、词人。
他是皇室血脉的“千古词帝”。
少年时,词风以“男女欢乐”为主,诗词深沉明朗。
沦为下人后,诗词以“故国之思”为主,感情真挚,阴郁深邃,充满凄凉、沉重之感。
这首《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记录了词人沦为下人的真实写照。
一句“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道出了“君王”与“下人”,这两种“天上”与“人间”的落差,把亡国之君的悲与痛,故国的思与念,写得哀婉动人,沉痛悲怆!
那一夜,珠帘外,雨声潺潺,风雨飘飘,芬芳的春意,又在无情的夜里,悄然凋落。
我躺在床上,凉意侵袭,转辗反侧,即使盖着罗织的锦被,也受不住五更的凄寒,究竟是心太冷,还是春夜太寒,我也分不清了。
我贪念梦中红尘,故乡的梨花,花落满院,琉璃灯瓦,芙蓉帐暖,美人如昔,春和景明,这是多么美好欢愉啊!
可惜梦再长,也有碎去的时候,我从梦中醒来,冰冷的夜雨,凉凉的锦被,孤冷的床板,原来我已是他乡客。
往事不可追忆,可我还是忍不住,倚靠冰冷的栏杆,望一眼,昔日的南唐河山,南唐易主,往昔不再,物是人非。
原来,一念之差,竟是天上人间,离开了故土,再也回不去了!
院里的落花,随江水而去,缓缓流淌,一去不复返,而我的时光,也像落花一样,随着江水独自飘零。
过去种种,今夕何夕,一个天上,一个人间!
真是回不去了!
02登金陵凤凰台
唐·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这是李白的一首登高之作。
与崔颢的《黄鹤楼》,并称为“登临怀古”双璧。
这里的“凤凰台”是什么地方呢?
大唐时期,“凤凰台”是一个八卦圣地!
有神话传说、君王故事、文人传奇,男欢女爱…是一个令人津津乐道之地。
“凤凰台”位于“金陵”凤凰山。
这个“金陵”,山川灵秀,文化奇异,与长安、洛阳、燕京,并称为四大古都。
诗人谢朓(南朝齐)曾言“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说“金陵”有君王气,是六朝的古都。
“金陵”流传一段神话,发生在“凤凰山”上。
南朝刘宋时期,凤凰台上,有凤凰盘桓,仙气萦绕,金碧辉煌,是六朝的圣地,是凤凰仙境!
那么,诗人登上“凤凰台”,是否遇见凤凰?
诗人说“凤去台空”,只剩下江水,缓缓流去,昼夜不息。
是啊,凤凰已去,六朝不再,如今的“凤凰台”,又是一个什么境况呢?
诗人说“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诗人站在“凤凰台”上,仿佛穿越了时空.....
金陵,是“东吴、东晋、南朝宋、南朝齐、南朝梁、南朝陈”,这六朝的古都,繁华之盛,空前绝后!
你看,东吴殿宇的花草,花香四溢,草木繁盛,已淹没了荒凉的小道。
放眼望去,荒凉破败,昔日的宋、齐、梁、陈等的王族,都成一堆黄土,杂草丛生。
接下来,诗人的思绪,又回到了眼前,“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这里的“三山”,是一座山的名字,“半落青天外”指形容极远,看不大清楚。
这里的“二水”,指被白鹭洲分开的一条河,这条河从秦淮河出发,流经南京后,被白鹭洲一分为二了。
诗人说,“三山”在云雾之中,若隐若现,好像坐落在青天之外。
远处的江水,被白鹭洲分成了两条河流,缓缓而去。
面对这样的壮阔之景,心中本该欣喜,而诗人却是一片愁,为什么呢?
大概是,“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这里的“浮云”,指小人,小人怎么样了呢?
诗人说“蔽日”!
这里的“日”指太阳,古代把太阳当做君王的象征。
如今,小人“蔽日”了,这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
怎能不令人“愁”呢?
在回顾整首诗,气势恢宏,情调高远,真是一首千古佳作,值得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