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纲(1083~1140),字伯纪,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民族英雄。祖籍邵武(今属福建),自祖父一辈起迁居无锡县(今江苏省无锡市),因无锡有河,名曰梁溪,故号称梁溪先生。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进士,历官太常少卿。宋钦宗时,授兵部侍郎、尚书右丞。
靖康元年(1126)金兵侵汴京时,任京城四壁守御使,团结军民,击退金兵。但不久即被投降派所排斥。宋高宗即位初,首召为相,修内治,整边防,谋军政,力图恢复失地,又遭黄潜善等排斥,仅七十余日而罢官。后历任湖广宣抚使等职,仍屡疏抗金大计,均未被采纳。著有《梁溪易传内外篇》二十三卷,南宋时已仅存十九卷,今皆亡佚。
偶题 宋 · 李纲
日照溪光碧起鳞,溪头雁鹜自成群。
可怜独鹤归何处,万里相随一片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美丽的自然景观,日光照耀下的溪水碧绿如鳞,溪头的雁鹜也自然地聚集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和谐宁静的画面。然而,诗人在最后一句中却笔锋一转,表达了对孤独的感叹。即便是孤零零的一只仙鹤,也要归去何处呢?这种孤独感与前面的宁静画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得整首诗在情感上更加丰富和深刻。
“日照溪光碧起鳞”一句,用生动的比喻描绘了溪水在阳光照耀下的美丽景象,给人以清新明快的感觉。“溪头雁鹜自成群”则进一步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宁静,雁鹜成群,互相陪伴,与孤独的仙鹤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可怜独鹤归何处,万里相随一片云”两句,诗人借仙鹤的孤独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独感。仙鹤独自飞翔,与一片云朵相伴,这种孤独而又坚定的形象,正是诗人内心孤独而又不屈不挠的写照。同时,这两句诗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向往和追求,即使孤独也要坚持自己的道路,与云朵相伴万里。
趋真亭 宋 · 李纲
烟霞深处一亭閒,石磴萦纡紫翠间。
但觉峰峦劳顾揖,不知身到武夷山。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烟雾缭绕的深山中游览时的所见所感。首句“烟霞深处一亭閒”以“烟霞深处”作为背景,点出了亭子所处的幽静深远的环境,同时用“一亭閒”来描绘亭子的静谧和闲适。次句“石磴萦纡紫翠间”则进一步描绘了通往亭子的石阶小径在紫色和绿色的山林中蜿蜒曲折的景象,展现了山林的幽静和美丽。
后两句“但觉峰峦劳顾揖,不知身到武夷山”则是诗人游览时的所感。诗人仿佛在与四周的山峰拱手作揖,这种拟人化的手法使得山峰仿佛也有了生命和感情。同时,诗人在陶醉于美景时,竟然没有察觉到已经来到了著名的武夷山,这种“不知”的状态更加凸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陶醉和留恋。
整首诗通过对山林自然风光的描绘,表达了诗人悠闲的心境和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诗人在游览过程中,被美丽的自然景色所吸引,陶醉其中,忘却了世俗的烦恼和纷争。这种心境的表达,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宁静和淡泊的气息。
游仙溪 宋 · 李纲
一溪九曲贯群峰,演漾轻舠浅碧中。
杳如误入武陵去,落花流水山重重。
这首诗描绘了一条清澈的小溪穿过群山蜿蜒流淌的景致,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山水景观的赞叹和惊叹之情。
首句“一溪九曲贯群峰”点明了诗的主题,描绘了一条溪水曲折蜿蜒地穿过了众多山峰的景象。其中,“九曲”一词形象地描绘了溪水的曲折程度,而“贯群峰”则突出了溪水穿山越岭的壮观景象。
次句“演漾轻舠浅碧中”进一步描绘了溪水的美丽。小船轻盈地漂浮在碧绿的水面上,随波荡漾,给人一种宁静而舒适的感觉。这里的“轻舠”指的是小船,而“浅碧”则形容了溪水的颜色,清澈而碧绿。
后两句“杳如误入武陵去,落花流水山重重”则运用了典故和想象的手法,将读者带入了一个神秘而高远的世界。武陵源是一个传说中的仙境,这里用“误入武陵”来形容诗人仿佛进入了一个世外桃源般的仙境。而“落花流水山重重”则进一步描绘了仙境中的美丽景象,落花纷飞,流水潺潺,群山重重叠叠,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
三姑石 宋 · 李纲
风舞芳林鬓脚垂,朝云行雨湿仙衣。
不知当日缘何事,化石山头更不归。
首句“风舞芳林鬓脚垂”以动人的笔触捕捉到了风在树梢间轻盈起舞的情景,将树木枝条的末端比作女子的鬓发,给人以柔美与生长之感。这一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景物的美丽,还带有一种诗意和浪漫的气息。
次句“朝云行雨湿仙衣”则进一步将自然景象与神话传说相结合,透露出诗人对仙境生活的一种向往和憧憬。这里用“朝云行雨”来形容云雾和细雨交织的景象,而“湿仙衣”则让人联想到一位仙女在云间漫步,不经意间沾湿了她的衣衫。这种描绘不仅富有想象力,还带有一种神秘和梦幻的色彩。
后两句“不知当日缘何事,化石山头更不归”则表达了一种淡淡的哀愁和不解。诗人通过提问的方式,表达了对过去某些事情的迷茫与无奈。同时,用“化石山头”这一形象化的比喻,来描绘仙女化身为石头的情景,更加突出了她的坚定和决绝。这种表达不仅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还让人对仙女的命运产生了深深的同情和感慨。
整首诗通过优美的意象和淡远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于超凡脱俗生活的渴望,以及对于尘世羁绊的放下。同时,也通过神话传说的运用,增强了诗歌的浪漫主义和神秘主义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