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上有过一个实验:认知失调实验

心理自救研究 2024-11-25 21:11:23

认知失调是一个心理学术语,由美国心理学家利昂·费斯廷格(LeonFestinger)于1957年提出。简而言之,当一个人持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互矛盾的信念、态度或行为时,他们就会感到不舒适,这种不适感驱使个体试图减少这种不协调。但是,你是否曾想过,这种内心深处的冲突与纠葛,究竟能够对我们的心理健康和行为产生怎样的影响?接下来的故事可能会让你的答案更加丰富,甚至颠覆你对认知失调的理解。

实验的开始

在1959年的一个寒冷冬夜,美国某大学心理学实验室里,几名志愿者正紧锣密鼓地准备着。他们被告知将参与一项名为“低酬劳态度转变实验”的研究,实验的目的是探讨人们在被给予少量报酬时如何改变自己对某项无趣任务的态度。这项实验由费斯廷格和他的学生卡尔·史密斯(Carl Smith)共同设计。志愿者们事先并不知道,他们即将经历一场心灵的风暴,一场关于自我认知的深刻探索。

实验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参与者需要完成一系列极为枯燥、重复的任务,比如将线轴不断转动或是将盒子中的小木棍取出再插入。有趣的是,尽管所有参与者都表示这是一项无趣至极的任务,但他们接下来的选择却千差万别。

实验的第二阶段,参与者被随机分为两组:一组被告知将获得20美元(相当于今天的200美元左右)作为报酬,以向接下来的参与者描述任务有多么有趣;而另一组仅能获得1美元作为同样的服务报酬。这里的关键问题是,为什么给予不同报酬会影响参与者对任务的态度?

在第三阶段,当参与者被要求单独评价任务的有趣程度时,令人惊讶的结果出现了。给予1美元报酬的参与者,相较于给予20美元的参与者,更倾向于认为任务本身是有趣的。这似乎违背了常识——按照常理,获得更高报酬的人应该更积极地为无趣的任务找借口,以合理化自己的行为。但事实恰恰相反,这是为什么呢?

费斯廷格和史密斯解释道,给予低报酬的参与者在向别人描述任务时,因为无法以金钱作为理由来合理化自己的行为,所以不得不寻找其他方式来减少内心的不协调感。于是,他们开始说服自己任务确实有趣,以达到内心的和谐。

但故事并未结束。这里还有一个问题,如果参与者在第二阶段收到的是50美元报酬,结果又会如何?这一假设的提出立即引发了广泛的研究兴趣。后续的实验结果表明,当报酬达到一定程度后,参与者的态度并不会进一步转变。这引发了一个新的思考:认知失调的存在是否有一个临界点?

认知失调理论不仅揭示了人类内心的矛盾与自我说服机制,还深刻影响了后续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它帮助我们理解,为何人们在面临矛盾的信息时,会选择忽略不利于自己观点的证据;为何某些情况下,人们会做出与自己价值观不符的行为,以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

认知失调不仅在实验室研究中显现,它在现实生活中也无处不在。例如,在营销领域,商家通过提供小额奖励来促使消费者推广产品,从而改变消费者对产品的态度,使得他们更愿意再次购买。在健康领域,当个人的行为与健康知识相冲突时,认知失调可能导致他们改变行为以减少内心的不适感。

参考文献[1]Festinger, L. (1957). A Theory of Cognitive Dissonance. Evanston, IL: Row, Peterson.[2]Festinger, L., & Carlsmith, J. M. (1959). Cognitive consequences of forced compliance. The Journal of Abnormal and Social Psychology, 58(2), 203-210.[3]Cooper, J., & Fazio, R. H. (1984). A new look at dissonance theory. Advances in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17, 229-266.[4]Aronson, E. (1999). The power of

0 阅读:0

心理自救研究

简介:心理学是一门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