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历史本质英法德意西语和数理化生一起轻松学

卢胜课程 2024-05-14 06:36:52

请家长朋友认真思考一个最简单的问题:学校里开设的所有课程是不是都是同一个学生在学习?

现在的学校,语言(母语和外语)、数学、物理、化学等都是由专业人士编制教材和教学。比如,数学教材是由数学专业人员编制数学教材,由数学专业毕业人的担任数学老师。而英语是由英语专业人员编制教材,由英语专业毕业的人担任英语老师。

非常恐怖的是,在很大程度上,英语老师和语文以及数理化老师是老死不相往来的。

在汉语版的教材中,数学有数学的专业术语,物理有物理的专业术语,化学有化学的专业术语,语文有语文的专业术语,英语有英语的专业术语。

请特别注意:语文实际上是学习母语,而英语是一种外语。但它们都是语言学习。绝对不应该弄出语文术语和英语术语这2种不同的东西。

汉语中的专业术语是在不同的时代(更多地是明清时期)由不同的专业背景,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语言中翻译过来的。在很大程度上还受到日本的很大影响。

比如,汉语中的“哲学”实际上源自1874年,日本启蒙家西周,在《百一新论》中首先用汉语词“哲学”来翻译“philosophy”一词。

“哲”一词在中国古代指那些善于思辨、学问精深者,如“孔门十哲”、“古圣先哲”等,“哲”或“哲人”意义类似西方近世所谓“哲学家”、“思想家”。

有人说,中国古代没有哲学家。这很可能是只在字面意思理解问题。

哲学中的形而上学(英语:metaphysics)的中文名称取自《易经·系辞上传》“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一语。

我认为,很多孩子,甚至很多的家长朋友,都不太理解什么是“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请家长朋友记重点:汉语中的“形而上学”实际上是源自古罗马翻译家对希腊语μεταφυσικά一词的误解。

这告诉我们一个最基本的常识,把拉丁语和希腊语组合在一起学习是非常有必要的。

亚里士多德在他的作品集中,把他对逻辑、含义和原因等抽象知识的讨论编排在他讨论物理学的书册《自然学》(Φυσικά)之后,并给这些讨论一个标签:“在自然学之后”(τὰ μετὰ τὰ φυσικὰ βιβλία),意即在《自然学》之后的书册)。

而这个用语被拉丁语注解家错误地理解为“超越于自然学的科学”。而亚里士多德在书中讨论的问题成为了形而上学的很多基本问题。

中文译名“形而上学”是由日本人井上哲次郎(明治时代)由metaphysic翻译而来。取自《易经 • 系辞上传》“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一词。

在科学与玄学的论战中,参与辩论的学者分成“科学派”和“玄学派”,当时所称“玄学”今译为形而上学。

请家长朋友注意:“形而上学”就是当初的“玄学”,是会让绝大多数学习者陷入泥潭的学问。

如果我们坚持通过了解词源记单词,就可以绕过很长的历史弯路直奔主题。

在汉语中,把英语的physic翻译成“医学”,把physics翻译成“物理学”。

【英语】physic[ˈfɪzɪk]n.1. 医学2. 医术3. 药,药剂

拆解:phy+sic。

注:-sis是名词后缀,而-sic和-tic是形容词后缀。

【英语】physics[ˈfɪzɪks]n. 物理学

nuclear physics核物理学

拆解:phy+sic+s。

词源:“自然科学,有机自然中运作原理的科学。”起源于 physic 中 “自然科学”的意义。也参见 -ics。词源源于拉丁文的 physica (中性名词复数形式)源于希腊文的 ta physika,字面意思为“自然之物”,是亚里士多德自然论的书名。当前关于“物质和能量属性的科学”的限定意义是在1715年出现的。

强烈建议家长朋友用英语资料大概了解词源(逐步养成直接阅读英语原文的习惯,这可以为您的孩子节约大量时间):

1580s; from physic (see also -ics), from Middle English phisik, from Old French fisike (“natural science, art of healing”), from Latin physica (“study of nature”), from Ancient Greek φυσική (phusikḗ), feminine singular of φυσικός (phusikós, “natural; physical”), from Ancient Greek φύσις (phúsis, “origin; nature, property”), from Ancient Greek φύω (phúō, “produce; bear; grow”), ultimately from Proto-Indo-European *bʰuH- (“to appear, become, rise up”).

在古希腊语中,φύσις (phúsis)表“起源,自然,性质”。其中的φυ-(phy,phu)是词根,而-σις(sis)是名词后缀。

只要您愿意,就可以不费吹灰之力掌握一个希腊语句子:φύω (phúō),对应英语的I produce,I bear, I grow等,意思是“我生产”。其中的-ω是表“第一人称单数”尾缀。

最好玩的是,英语中变化最复杂的动词be,英语表“将来”的单词future中的fu-,和希腊语的φυ-(phy,phu)最终都源自PIE(原始印欧语)的*bʰuH- (“to appear, become, rise up”)。

在印欧语中的语言中,变化最复杂的动词都是和英语的be对应的动词(拉丁语是esse,希腊语是είναι)。根本原因是它的变化是分别源自PIE的3个不同的动词。

在英语中,只要认真掌握be,就基本可以理解一半左右英语句子。在法语、德语、荷兰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拉丁语、希腊语、俄语、乌克兰语、梵语,印地语等许多的语言中,情况是完全一样的,只要掌握和be相应的动词,就可以轻松理解一半左右的句子。

所以说,同步学习英法德意西语,是能给我们带来智慧享受的趣味旅行。

在汉语中,“圆、周期、循环、环绕、环境、旋转、环行”等是完全不同的概念。而在英法德意西语的专业教材中,它们通常都是用源自拉丁语的circ-和源自希腊语的cycl-表达类似的含义。

这说明,用英法德意西语原版教材学习数理化生等众多的专业课程,要比用汉语版教材更简单,更容易理解。当然,前提是一定要在听懂的基础上通过了解词源记单词。

事实上,在所有的古代文明中,都是用最简单的基本概念理解世界。古代的不同种族之间的交流要比我们想象的要容易得多。

古人的宇宙观简单纯朴——把所有周期性的东西都用“圆”处理。

当然,古希腊人的实际计算方法要比这复杂得多。但是,对于小学生来说,能理解到这个层次就已经很不错了。

这其实也正是在告诉我们:忽略细节,更容易理解事物的本质。

很多的孩子不喜欢数学,根本原因,是成年人没有学会用最简单的方法揭示事物的本质。

当孩子一旦不喜欢数学,最应该认真思考的是家长朋友。为了您的孩子能轻松快乐地学习,就应该辛苦一点,先大概了解一些最基本常识。

我的建议是,家长朋友每天至少能抽出15分钟,大概了解一些人类文明发展史的基本常识。

请家长朋友牢记: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按部就班的学习者注定会被动淘汰。

可以预测到,在不久的将来,机动车驾驶员还有传统的航空公司飞行员都会被无情淘汰。同时,绝大多数只会按部就班教学的老师也肯定会被淘汰。

未来的学校将肯定不会再是教授知识的场所,而转变为培养孩子创新能力的地方。

马斯克的学校已经在不断积累经验,很快就会在全世界大面积铺开。

0 阅读:2

卢胜课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