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给娘家送节礼2000元,娘只收一半,她告诉我退回的1000元怎么办

沮三友 2025-01-19 03:38:02

我叫陈小凤,今年24岁,家住山东南部的一个山村。

我们家有4口人,父母,我和一个弟弟。

父母都是种地的农民,父亲今年54岁,母亲52岁,家有6亩地,长年种植着小麦和玉米两季作物。

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他们没有什么技术,又不愿外出打工,只会在家种地。

他们除了种好我们家自己的那份承包块外,还以每亩一年500元的价格,承包了10亩地种植大蒜。

我初中毕业后,父母看到我不是上学那块料,便让我进了村里的服装厂去上班,做机工。

服装厂工资按计件,我理解父亲的辛苦和不易,所以每天早起晚睡上班。

服装厂的效益真不错,每个月工资都能按时发放,厂里对待员工也不错,每天中午还有工作餐。

我每个月都能领工资三四千元,除了留下自己的零花钱,我都把工资交给父母,让他们去支配。

母亲对我说:“我们用不着你的钱,给你攒着,将来你找了婆家,带过去,生活不犯难。”

听着母亲的话,我脸上泛起了一片红,还是父母疼爱女儿。

我在服装厂干了有六七年,攒下了10多万元。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23岁那年,经人介绍,我认识了现在的对象。

对象是江苏邳州的,家里除了种植好几十亩大蒜,还做收购大蒜的生意,家境非常富裕。

公婆的年龄和我父母相似,家有4口人,儿子为大,还有一个妹妹。不过看上去,他们比我父母精明能干。

对象比我大两岁,他的情况和我差不多,初中毕业后,跟着父母做着收购大蒜的生意。

我的父母种的大蒜,他从不在我们家门口,卖给蒜贩子。

每年收完后,他们都花钱找人帮忙,把蒜粗加工做成净蒜,然后开着车去江苏邳州那儿去卖。

净蒜比普通的蒜一斤多卖好几块钱,就是麻烦,村里人都说父母不嫌麻烦,收完后卖统货蒜多省事。

父亲说:“庄户人不能怕麻烦,省事赚不了钱。”

父母每年都把净蒜卖给我现在的公婆家,交道打久了,他们都看中了对方的人品,都是老实巴交,淳朴善良的农民。

我的婚姻大事就是通过他们的相识相知相信,经媒人介绍促成的。

见面后,我们彼此都很满意,两边父母也是欣喜不已。

定亲前,公婆那边托媒人传话,问父母:“你们这边彩礼都兴多少钱?”

父母说:“我女儿嫁的是人家,不图多少钱,随他们的心意。”

定亲那天,他们给我们家彩礼10万元。

在这之后,公婆又全款在台儿庄为我们买了一套房子,价值100多万元。

2025年元旦,我们结了婚。

结婚十天后,作为新客,我们开始张罗着为父母送节礼。

父母打来电话,过节什么不需要,家里什么都有,不要那些不必要的麻烦,花钱买了酒,鸡和肉,要不了,再拉回去。

女儿最知父母心。父亲不喝酒,母亲对吃也没有什么讲究。

我们思来想去,就给父母2000元节礼,如外再买些水果。

见我们到来,父亲非常高兴。

我们给他们2000元节礼,他们说什么也不要。

后来,见我们急的都要哭了,母亲才接过2000元。

父亲在堂屋跟着对象说话,母亲把我叫进了另外一个房间,跟我说起了心里话。

“妮子,这2000元节礼,我们收1000元,退回的那1000元你们送给你公婆,如外,再带上一些公婆喜爱的礼品,如烟,酒,茶叶等。

公婆再有,那是他们的,你给那是你的心意,其实他们什么也不缺,缺的就是你们有没有那片孝心。

你以后的日子还是跟着公婆相处的时间长,你们才是一家人,你对公婆要象对我们这样,让公婆省心,别让他们操心。”

母亲的话,我牢记在心。

回家后,我们又买了烟,酒,水果还有那1000元礼金,送到了公婆家中。

公婆喜得拢不上嘴,婆婆在众邻面前夸我,儿媳是个有教养,有孝心的懂事人。

0 阅读:1
沮三友

沮三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