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卒话史
剧照|贾宝玉、林黛玉
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
都知道,红楼无闲笔。在草蛇灰线伏脉千里的《红楼梦》中,仅仅是元妃省亲这一回目,就埋下了很多伏笔。而元妃点的那四出戏,更是暗示了贾府的最终结局。
一入宫门深似海,贾元春是贾府的大小姐,后来被送入宫中做女史。在深宫20年,她战战兢如履薄冰,在光鲜亮丽的背后,其实有很多辛酸苦楚并不为外人知晓。
《红楼梦》第十八回中,元春回家省亲,此时的她已经是身份金贵的贵妃娘娘了。
整部《红楼梦》究竟想要传递什么样的主旨,正如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每个人对红楼梦的解读都是不一样的,这也恰恰是《红楼梦》的魅力所在。
有人说《红楼梦》想表达的是,任何人的人生结局都是事与愿违的;有人说《红楼梦》的内涵就藏在《好了歌》中,它旨在警示后人,不要为了功名利禄去争斗,好就是了,了就是好,一切都是过眼云烟罢了;还有人说《红楼梦》想要表达的是,红尘中自有些乐事,但不可永远依恃,而“美中不足、好事多磨”,可不就是瞬息间乐极生悲、人非物换吗?
剧照|跛足道人唱《好了歌》
元妃省亲的最大伏笔,其实都藏在她点的四出戏中,而四出戏因为脂砚斋批语的存在,就有了令人意想不到的深意。
这四出戏分别是:《豪宴》《乞巧》《仙缘》和《离魂》,这四出戏分别出自《一捧雪》《长生殿》《邯郸梦》和《牡丹亭》。
脂斋批:《豪宴》伏贾家之败,《乞巧》伏元春之死,《仙缘》伏甄宝玉送玉,《离魂》伏黛玉之死。即便没有脂批,但凡熟悉这三部戏,都大抵知道其中的含义。
《豪宴》顾名思义,暗指贾府豪奢靡费,穷奢极欲。
只见园内雕梁画栋,金碧辉煌,佳木怪石竹林掩映,树上挂满各种绢花,池中有螺蚌制成的彩灯。贵妃看后觉得太奢华靡费了。
秦可卿死的时候,贾珍同样大操大办,奢华肆意。小说多次提到,如元宵、中秋家宴、贾母寿辰等节日里,各种宴席更是极尽奢华。很明显,这与《红楼梦》的主旨很契合,什么功名利禄、荣华富贵,到头来不过是昙花一现。
剧照|秦可卿、王熙凤
贾府中的公子王孙不务正业,不喜读书,更不想钻营经营之道,这种情况也预示着贾府必将走向灭亡。
按照《一捧雪》的故事来看,贾府也肯定被牵扯进一桩案件,或被陷害,或被直接牵连,最终导致贾府被抄家。
《长生殿》中的乞丐,说的是唐明皇和杨贵妃的事,杨玉环的最后结局都知道,马嵬坡下自缢身亡。这出戏这明显是在暗示元妃在宫中不受宠爱,最终落得个凄惨死去的下场。虽然《红楼梦》没有明说贾元春的结局,但通过一些伏笔便能得出这个结论。
宫里的太监三番五次公然到贾府来敲竹杠,这是元妃失宠的暗示,宫中病逝的老太妃,还有元妃省亲为何非要选择夜间,种种迹象都可以看出,贾元春最后都会失势死于深宫。
贾府前期的繁荣,主要依靠的就是贾元春和王子腾,元妃一旦去世,那么贾府的繁荣也将不复存在。而且贾府和贾元春是唇亡齿寒的关系,贾府的不作为和落败,也肯定会连累到元妃在宫中的地位。
剧照|元妃省亲
《仙缘》是说吕洞宾下到凡间,度化卢生飞升上天,替何仙姑来扫花,这也是一个悲情的故事。而“仙缘”二字,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红楼梦》中的太虚幻境,想到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木石前盟”,想到通灵宝玉和绛珠仙子在凡尘总要历劫一番。
那么《仙缘》究竟伏什么笔呢?大致认为是甄宝玉送玉,虽然这存在争议,但从小说前后发展脉络来看,大致是这个情节。
《红楼梦》八十回后的情节是,贾宝玉的通灵宝玉丢失,遍寻贾府不着,素未谋面的甄宝玉将通灵宝玉送还回来。
曹公或许采用非常人思维来写,贾宝玉的通灵宝玉并非正常丢失,而是他睡梦中丢失的。贾宝玉一觉醒来,不见了自己的宝贝疙瘩,这一定是什么不祥的预兆。在前八十回中,贾宝玉梦里曾见过甄宝玉一次,而这一面之缘也为甄宝玉送玉埋下伏笔。所以到最后,贾宝玉看破红尘,抛妻弃婢,出家为僧。
剧照|贾宝玉
卢生梦里看到自己大富大贵,可现实生活中的他在官场,处处受排挤。被贬云南,虽然经历繁华浮生,到头来还是空梦一场。这与贾宝玉的人生遭际非常契合了,宝玉一直身处富贵温柔乡,后来随着贾府的落败,他先前所拥有的财富、身份和地位都烟消云散。宝玉这才大彻大悟,选择出家。宝玉的前世是服务于赤霞宫的神瑛侍者,后来动了凡心到人间历劫,所以,这出戏中的卢生就是伏宝玉的。
要说两者的区别,卢生是上天之梦,凡人成仙;一个是入地之梦,仙人历凡劫。不管怎样,二者都是“黄粱一梦”,都是世间虚无罢了。
最后一出戏是《离魂》,取自《牡丹亭》。“离魂”二字很容易理解,预示贾府这座豪华大厦即将倾覆。离魂伏黛玉泪尽而死,在《红楼梦》后续中,有“苦绛珠魂归离恨天 ,病神瑛泪洒相思地”回目,想必正源于此。
《牡丹亭》中第20回《闹殇》,说的是杜丽娘之死,曹公如果续写《红楼梦》,那么后面的情节一定对黛玉之死还有详细的描写。杜丽娘因情而死,黛玉因病泪尽早夭(17岁去世也算早夭),也因一个情字。
剧照|林黛玉
黛玉究竟是怎么死的,是因为宝玉和宝钗的“金玉良缘”,还是因为当黛玉得知心爱之人深陷狱神庙,忧郁成疾,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黛玉之死肯定跟宝玉脱不了干系。
元春封妃,是贾府的最后的高光时刻,其实在此之前,贾府的倾颓早已有了迹象,无论是娶新娘还是嫁女儿,贾府的标准都在降低,另外,贾府的男性都比较弱,尤其是那个纨绔子弟贾宝玉,整天混迹在脂粉堆里,不务正业,游手好闲,这也预示着贾府的衰败宿命。
还有,秦可卿、探春等人,也通过女性敏感的视角,发现了贾府已经产生很多隐患,但可惜的是,她们在贾府人微言轻,说话根本不起作用。贾元春包括贾府老爷们虽然掌权,但他们缺乏一定的政治敏锐性,很难发现并根治问题。
正如秦可卿托梦王熙凤时说,这辉煌不过是瞬息的繁华,一时的欢乐,隐藏在繁华和热闹背后的,是深不见底的黑暗和悲凉。
细品四出戏不难发现,曹公用笔以热写冷,以繁华衬悲凉,以欢聚写离散,以荣盛写衰落。由此可见,曹公借元春的视角点这四出戏,无论是她凄惨的结局,还是宝玉的出家,黛玉的离世,桩桩件件都在为贾府衰败埋伏笔。
元妃省亲本是一件大喜之事,曹公为何要用元妃点戏来暗中泼冷水?这也许就是《红楼梦》的魅力所在,或者可以把它理解为贾府的“回光返照”。贾府兴盛繁荣处暗藏悲凉,就像贾瑞临死之前非要正照风月宝鉴,一面看似花团锦簇、繁华一片,可另一名却恰恰是让人不寒而栗的一片瓦砾和枯骨一堆。
这样的教训,怎不让人警醒?
《离魂》剧照
(图片源自网络,侵权必删。)
[吐舌头眯眼睛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