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以来,港股表现亮眼,尤其是恒生科技指数领跑全球主要股指。数据显示,南向资金正大幅流入香港市场。

来源:摄图网
港股大爆发,恒生科技指数领跑全球
2月19日,恒生科技指数继续高涨。成份股中,华虹半导体(01347.HK)涨22.95%,中芯国际(00981.HK)涨8.37%,舜宇光学科技(02382.HK)涨5.40%。
板块方面,半导体、稀土、机器人、奶制品、生物医药、光伏太阳能、有色金属、汽车等行业或概念涨幅居前。
其中,半导体板块明显走强。除了华虹半导体和中芯国际以外,脑洞科技(02203.HK)涨44.50%,康特隆(01912.HK)涨20.79%,晶门半导体(02878.HK)涨15.52%,中电华大科技(00085.HK)、上海复旦(01385.HK)、宏光半导体(06908.HK)、顺泰控股(01335.HK)涨超7%。
机器人概念股中,金力永磁(06680.HK)涨27.18%,优必选(09880.HK)涨13.49%,速腾聚创(02498.HK)涨12.05%,微创机器人(02252.HK)涨6.45%。奶制品股中,蒙牛乳业(02319.HK)涨10.36%,中国圣牧(01432.HK)涨7.22%,现代牧业(01117.HK)涨4.90%。
当天,港股创新药ETF、恒生医疗ETF、恒生生物科技ETF等港股医药相关ETF涨约2%。个股方面,华领医药(02552.HK)涨28.82%,迈博药业(02181.HK)涨27.59%,晶泰控股(02228.HK)涨18.98%,加科思(01167.HK)涨18.59%。
Choice金融终端数据显示,截至2月19日,恒生指数近一个月涨幅达17.16%。主题指数中,恒生港股通中国科技指数涨35.53%,恒生港股通新经济指数、恒生互联网科技业、恒生科技指数涨超26%。从1月13日低点算起,恒生科技指数区间涨幅超过33%,领跑全球主要股指。
港股本轮强势上涨的逻辑是什么?国金证券研报认为,港股市场“强势行情”的主要驱动力有两点:一是港股市场AI含量高,且AI相关的科技类资产更具“辨识度”;二是港股市场的流动性和风险溢价出现实质性改善,国内M1显著回升后的资金“外溢”推动南向资金大幅流入香港市场,叠加外资小幅回流,进一步推动了港股市场的上涨。
据中信证券研报统计,1月24日至2月13日,外资回流港股市场近130亿港元,主要配置相对估值折价较高的科技和消费行业。
内资“爆买”港股
除了外资,内资也在加速流入港股。2月18日,南向资金净买入港股金额达224亿港元,创近四年来单日新高。2月19日,南向资金继续净流入港股市场103亿港元,近三个交易日,南向资金净买入金额累计达435亿港元。
据Choice金融终端统计,2025年以来南向资金共流入港股市场1959.09亿港元。其中1月净流入1255.92亿港元,创下47个月新高。据国金证券研报测算,以港股通为代表的内资净流入比例靠前的行业有传媒、计算机、汽车、医药。
腾讯控股(00700.HK)、阿里巴巴(09988.HK)、中芯国际、中国移动(00941.HK)、工商银行(01398.HK)是年初至今南向资金最为青睐的港股公司,其中对腾讯控股、阿里巴巴、中芯国际的累计净买入金额均在百亿港元以上。
另外,不少主动权益基金也表现出色。根据Choice金融终端数据,截至2月19日,约有20只含“港”量高的主动权益基金年内单位净值增长率超过20%。表现最好的产品为鹏华沪深港新兴成长,增长率达34.78%。
值得一提的是,业绩表现较好的主动权益基金中,有部分产品早在2024年下半年便提前加仓了港股,如富国沪港深业绩驱动、汇丰晋信沪港深、富国蓝筹精选、华泰柏瑞新经济沪港深等。
申万宏源策略研报显示,截至2024年12月31日,主动权益公募基金对港股通标的配置水平达到历史最高,较三季度上升2.0个百分点至14.5%。行业维度上加仓硬科技,重仓个股也在从红利向科技制造变化。腾讯控股升至主动权益公募基金第二大重仓股,第四季度新进入前十大重仓股的有中芯国际、泡泡玛特(09992.HK)、理想汽车(02015.HK)和吉利汽车(00175.HK)。
与此同时,跨境港股ETF持有港股市值与主动权益公募持有港股市值占港股通流通市值比重基本相当。互联网科技是跨境ETF的主要投资方向,第四季度资金边际加仓医药、红利、恒生科技。从港股跨境ETF的资金分布结构来看,互联网科技类ETF份额最多,其次为恒生科技和港股医药ET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