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瓜田李的猹
编辑|沐语纪史
郑桂珍是一个普通农村妇女,在平凡不过,但她的生产却吸引了全国各大报社记者争相报道。
而她生孩子之所以引起全国轰动,是因为她肚子里怀的,是中国第一例试管婴儿。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2ee45a953aeed1e55568a7d8705a8190.png)
在上世纪80年代末,这项技术为无法自然受孕的家庭带来新的生机。
但与此同时,新兴技术也引起了不小的争议,有专家断言:试管婴儿活不过40岁。
那郑桂珍的女儿郑萌珠,作为中国首例试管婴儿,后来怎样了呢?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6833bb3c3a6314e7cd889f8b7ab6b5a7.jpg)
1987年,甘肃礼县盐官镇,两个身体健康、硬朗的普通庄稼人,被一个问题愁的茶不思饭不想。
38岁的郑桂珍爱说爱笑,是一个乡村女教师,丈夫左长林老实本分,是村里有名的老好人。
这样的家庭,虽然不是大富大贵,但也应该平凡幸福。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99f69056e2cf955a816246a10de6e716.jpg)
可郑桂珍却总是愁眉不展,远嫁到丈夫家十多年,她没有诞下一个孩子。
在当时的农村,生育后代可是一件大事情,郑桂珍迟迟不怀孕,自然遭到了不少流言蜚语。
尽管她勤劳能干,包揽了家里的大小事务,但每次在公婆面前都感觉抬不起头。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2e1c400d753f88a93dc38546b3fa955a.png)
村里人也总是在背后说郑桂珍是“丧门星”,说她断了左家的香火。
被戳脊梁骨的生活,让郑桂珍夫妻俩苦恼不已,每天都愁眉苦脸,睁开眼就想着能有一个孩子。
其实夫妻俩去医院检查过,郑桂珍由于双侧输卵管不通,基本没有自然受孕的可能。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a9ab5ceab11529211f5354dd258b13dc.jpg)
可她不认命,总是盼望着出现奇迹,梦想着有一天能当妈妈。
只要听说那个村里有治疗不孕的名医,郑桂珍夫妻俩就会立马赶过去,可一次次迎来的都是失望。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84c2369095b4249c46fa799563a2851a.png)
眼看着年龄越来越大,郑桂珍夫妻几乎要放弃了,可就在她38岁这年,奇迹真的出现了。
一次,郑桂珍从广播里听到了一件事儿,说是北京医院里在做试管婴儿的研究,目的就是帮助她这种输卵管不通的患者怀上宝宝。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3a829d46a0f57b30990eab5e367fa918.jpg)
虽然听的云里雾里,也不知道什么是“试管婴儿”,但郑桂珍抓住了帮助不孕患者怀孕这几个字眼。
她当即就放下手里的活,和丈夫左长林买了去北京的车票,辗转到了北医三院,找到了做这项研究的教授张丽珠。
这次,郑桂珍注定不会失望,她真的抓到了当母亲的机会。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259a80a245e1a0154730cb24cfebb762.png)
听说了郑桂珍的遭遇,张丽珠非常支持她做试管婴儿,但考虑到郑桂珍年龄已经快40岁了,她还是拒绝了张桂珍。
毕竟年龄大,加上双侧输卵管不通,郑桂珍做手术失败的风险很大。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cda6056bf79e89b134f470731c2e610d.jpg)
在之前,张丽珠的团队已经失败12次了,郑桂珍的条件又最不符合,可以说成功很渺茫。
但郑桂珍态度很坚决,哀求张丽珠帮她成为一个母亲。
当听到张丽珠说“开腹取卵”成功率更高,但母亲会受罪时,郑桂珍一点也没犹豫。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ce6ba370259a11e19ecdbd380727650b.png)
就这样,张丽珠被郑桂珍打动,为郑桂珍实施了试管婴儿的手术。
尽管条件很苛刻,但张丽珠团队还是成功完成了手术。
幸运的是,7周后,郑桂珍借助仪器清楚地听到了宝宝地心跳,强劲而有力,这让郑桂珍和张丽珠都喜极而泣。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9ec65acf7fad4a9a2bbaca91e9b58f12.jpg)
不过这是第一例试管婴儿,谁也无法预料之后会发生什么,宝宝能否顺利出生。
所有人都知道,硬仗还在后面,所以在郑桂珍怀孕的这段时间内,无论是医院还是她本人,都非常注意平常的饮食以及健康检查。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1beb2d2abb32fae7fe6cd64dde1a84a4.jpg)
时间一天天过去,1988年3月10日,郑桂珍成功通过剖腹产诞下一名健康的女婴。
女婴身长52公分,体重7斤8两,夫妻两人为女儿取名叫郑萌珠。
这个名字很有深意,“萌”就是萌芽的意思,“珠”则取自孩子的缔造者张丽珠教授。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be6f8e625e3bd5556e7ed5babcf9d8a8.jpg)
当听说中国首例试管婴儿诞生后,瞬间吸引了全国各大媒体报道。
其实早在之前,就有很多媒体一直跟踪报道,毕竟怀孕生子是所有人的终身大事儿之一。
但郑萌珠没出生前,就有很多人猜测“试管婴儿”只是个噱头,根本不可能成功。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e0216654b926af24f3076dcfe970b054.jpg)
几千年来,还没听说过这样生孩子的方法。也有人觉得这样违背了自然规律,孩子根本不该出生。
即便在郑萌珠出生后,也有专家断言通过试管技术诞生的婴儿,成长会受到各种健康困扰,并且预言这样的婴儿活不过40岁。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e1277c8af8a89ea4c0c9a91b82e5ccc5.jpg)
对于这些恶意揣测,张丽珠没有反驳,她相信自己的技术,也相信现实会帮助她打这些人的脸。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51bc604b71f91da2d9a134d537f535c2.jpg)
郑萌珠出生后,郑桂珍夫妻俩呵护万分,他们也害怕孩子健康出现问题。
但很显然这些担心是多余的,郑萌珠出生时和一般婴儿无二,成长也很顺利。
个月大的时候,她就会叫爸爸妈妈,一周岁的时候,就能说一些简单的词句。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21ecaabe186c32b586722aaa83687bc3.jpg)
一岁半的时候成功学会了走路,两岁时还能哼唱一些简单的歌曲,看起来比普通的孩子还要聪明。
无论是身体和智力,郑萌珠的发育状况都很好,并且在成长过程中,郑萌珠很少得病。
由此可见,尽管是第一例试管婴儿,但张丽珠教授和她的团队显然取得了巨大成功。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f2836dee049ba7b9b680574088ec7ad3.png)
在之后的日子里,郑萌珠也一点点健康成长着。
2009年,郑萌珠成功考到了西安的一所大学,大学毕业后,郑萌珠为了感恩医院,毅然回到了北医三院工作,从事生殖医学方面的研究。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af1d32f05d1b2e3648a45582e6872a34.png)
之后,郑萌珠也邂逅了自己的爱情,2019年4月15日,31岁的郑萌珠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产下男婴,这个医院就是当年郑萌珠获得生命的医院。
体重3850克,身长52厘米,一个健康的男婴。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1e023299a79adae93014404521fec974.jpg)
首例试管婴儿二代宝宝的诞生,再次证明了我国辅助生殖技术的安全性。
对于郑萌珠来说,外界的传言她也听说过,但她却觉得自己和普通人没什么不同。
一样的吃饭、生活、学习、恋爱、成家,这就是普通而平凡的自己。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ca2c94409869d05b3f3a503e7be27e9f.jpg)
如果非说有什么不同,郑萌珠觉得自己身上有一份责任。
可以说,从她出生到成为母亲,31年来,郑萌珠见证了我国辅助生殖技术在科研和临床应用方面的茁壮成长。
所以她会一直坚持自己的工作,帮助更多像她的母亲一样难以怀孕的人,圆了做母亲的梦。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122121101eab4723c795d550d47ce14d.jpg)
而郑萌珠的成长,也打破了当年关于试管婴儿不好的谣言。
如今这样的技术只会越来越完善成熟,所以感谢那些科学家和医学工作者,是他们让这个世界越来越美好。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9fa1a9178b206086f6b04e4e5fc57b50.png)
如果喜欢本期节目,烦请点击“关注”,既方便浏览往期作品,也不错过下期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参考资料与信息来源:
1.成都市双楠医院:《被断言活不过40岁!但36年过去了,中国首例“试管婴儿”如今过得怎样?智商正常吗?》,2024-11-01
2.广州日报:《首个试管婴儿如今喜为人母》,2019-04-17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图片来源于网络,此文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momo
还没到40[捂脸哭]
谢荣新
祝福你们!
老百姓
试管婴儿不用退休了
用户10xxx03
试管婴儿圆了很多家庭的幸福梦,感恩感谢创始医学家!为国家,为家庭作出的巨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