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膝,是骑士的成人礼还是技术的虚荣?

二轮啊 2025-02-26 20:55:31

本文源自Dylan Code的自媒文章。

磨膝,对于许多骑手来说,不仅仅是一个酷炫的动作,更像是一种象征。它可能代表着对赛车偶像的致敬,也可能是对自己技术达到某种高度的确认。这样的瞬间,总能让人觉得自己离那些赛场上的英雄又近了一点,仿佛实现了某种“成人礼”。

每项运动都有它的高光时刻:冲浪者穿越浪管的瞬间,孩子踩着临时搭起的木板坡道飞跃自行车,跳板上的漂亮后空翻,漂亮的漂移甩尾,能够维持很久的翘头,或者滑板上脱手完成的一个翻板动作。

对我来说,七十年代还是孩子的时候,滑板上的腾空跳跃就是终极梦想。虽然最后未能达成,甚至在转向其他运动之前带着点遗憾,但那个目标一直在心里不曾消散。

关于磨膝的历史,早已有人写过大量的文章,再展开未免啰嗦。简单来说,这一技术是从上世纪六十年代逐渐发展起来的,并在七十年代中期随着肯尼·罗伯茨(Kenny Roberts)而大放异彩。

当时的他用这种方式赢得了比赛,自然也就成了潮流引领者。就像罗西(Rossi)的甩腿动作,当一个顶尖选手用这种方式轻松获胜时,其他人当然也想跟风,于是磨膝迅速流行起来。不过值得一提的是,虽然肯尼将磨膝推到了聚光灯下,但他并不是第一个这么做的人。

磨膝的意义:技术?虚荣?

提到磨膝,我总会想到伊索寓言里的《狐狸和葡萄》。故事中,狐狸跳了半天摘不到葡萄,便自我安慰地说:“这些葡萄肯定是酸的。”在摩托车骑行的世界里,这种心理也随处可见。

很多没机会或者还没能力磨膝的骑手,会说“我更注重骑行技巧”、“磨膝只是个噱头”或者“没必要冒险去试试”这种话。其实,这背后都是一种保护自己的免疫机制——我们每个人在某些领域或多或少都用过类似的借口。

不过,这也算不上错。在赛道上,我见过很多速度奇快的骑手,他们从不磨膝,却轻松甩开了那些把膝盖护具磨得发烫的选手。磨膝并不能完全等同于速度或技术,这一点毋庸置疑。

但如果有人在公路上以磨膝的速度骑行,那问题就不一样了。这不仅是对自己安全的漠视,更是对其他人与交通参与者的不负责任。

试想一下,过快的骑行让你几乎无法调整线路应对突发状况,而其他开车的、骑车的、行人——甚至旁观者——却没有选择权,他们并不愿意参与这样的高风险游戏。

磨膝的魅力:超越技术的体验

即便如此,磨膝本身的吸引力却是一种独特的体验。它就像你的初吻——一个会被记住一辈子的瞬间。我曾经在社交媒体上做过一个小调查,问大家是更渴望翘头还是磨膝,结果磨膝以显著优势取胜。

那么,一个简单的动作为什么能有如此大的吸引力?也许,膝盖在高速过弯时与地面的接触,不仅仅是一种技术上的挑战,更是一种身体和心理上的满足感,一种难以言述但让人久久怀念的成就。

有人问,磨膝到底有没有什么实际益处?我的答案是,有。我父亲基思曾经在1982年的《A Twist of The Wrist》一书中提到:“磨膝会让人更有安全感。这种感觉很奇妙,我并不完全理解为什么,但当膝盖接触到地面时,好像摔车也没那么可怕了。可能是因为你已经触碰到了‘敌人’,知道它在哪了。”的确,当膝盖贴着地面,你会感到更多的控制感和平衡感,仿佛再也不怕这个极限挑战。

此外,我认为最大的意义在于本体感受(proprioception)。这是一种身体对于自身位置、方向和运动的感知能力。而膝盖的触地则是一个非常精确的倾角测量工具。

即便髋关节的微小变化,比如一毫米,你都能通过膝盖感知到。这种反馈极大地帮助了骑手更好地掌握倾角,甚至可以察觉弯道中的细微变化。虽然你可能在网上看到用膝盖拯救低侧摔的精彩画面,但这并不是常规操作,更像是极少数高水平车手的偶然之举,毕竟不是每个人都叫马克·马奎兹。

磨膝的乐趣:说起来,是种享受

在加州超级摩托车学校,我们专门改装了一辆12英寸轮毂的雅马哈TT-R125,装上迷你赛车轮胎,来帮助学员体验磨膝的感觉。刚磨到膝盖的那一瞬,欢呼声、尖叫声此起彼伏。看到这一切,你会觉得自己像《查理和巧克力工厂》里的威利·旺卡,带着学员们开启了一段甜蜜而奇妙的冒险。

有时候,我会问学员们:“磨过膝吗?”他们大多会有些遗憾甚至无奈地答道:“没试过。”于是我告诉他们:“接下来八分钟内,我一定让你感受到磨膝的快乐。”

而结果往往是,他们大多数人几分钟后就兴奋地完成了这个目标。体验了那种感觉后,曾经的害怕和紧张消失得无影无踪,他们反而对车辆的倾斜和控制信心倍增。

不止如此,我还见过一些经典的“磨膝”故事。宝马GS越野车的品牌大使肖恩·托马斯,第一次在我们的TT-R上磨膝成功后,立刻回到赛道上骑着他的R 1250 GS尝试了同样的动作,笑容在他脸上挂了一整天。

而对于某些进步快的学员,我甚至会在城市的空地,比如洛杉矶的罗斯碗停车场,用迷你摩托带他们反复练习磨膝。调整好脚位、座姿、视线和膝盖角度后,大多数人都能顺利做到。当然,对于少部分人来说,基础问题更棘手,需要先解决其他技术短板,再考虑进一步挑战。

磨膝之外:享受的本质

当然,对于大多数骑手来说,磨膝并不是骑摩托的初心,它更多像是一场乐趣、一种自我挑战,一点点添头而已。

但这才是骑行的意义,不是吗?骑车的快乐从来不需要严格的目标约束,而是为了那些让人会心一笑、深刻记忆的瞬间。

0 阅读:6
二轮啊

二轮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