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伊战争整整8年,伊拉克和伊朗拼得你死我活,最后谁也没捞到啥好处,停火了事。
可这场谁也没赢的战争,居然救活了中国的兵工厂。
两伊战争是啥情况?两伊战争,顾名思义,就是伊拉克和伊朗之间的战争。伊拉克总统萨达姆·侯赛因下令军队越过边境,直扑伊朗西南部。
这家伙为啥要打呢?原因挺复杂,但简单来说,他看伊朗刚经历1979年的伊斯兰革命,国内乱成一团,军队还没缓过劲儿来,觉得这是个好机会,想趁乱抢点东西。

抢啥呢?主要是伊朗的石油资源和领土。伊朗西南部的胡齐斯坦省盛产石油,萨达姆眼馋得很,想把这块肥肉吞下去。
另外,两国对阿拉伯河(伊朗叫它阿尔万德河)的控制权也有争议,这条河是通往波斯湾的重要水道,谁控制它谁就捏着个金饭碗。
萨达姆觉得自己有苏联和西方的支持,底气足得很,琢磨着速战速决,把伊朗收拾了。

可伊朗也不是吃素的,虽然革命后国家有点乱,但新上台的霍梅尼政权号召全民抗战,军队和民兵很快组织起来反击。结果伊拉克没打成闪电战,反而陷进了泥潭。双方你来我往,战线拉得老长,变成了拉锯战。
这场仗打了8年,死伤惨重。据统计,双方加起来死了至少50万人,受伤的更多。经济损失也好几千亿美元,城市被炸烂,油田起火,日子过得苦不堪言。到1988年联合国斡旋下双方签了停火协议,谁也没赢,谁也没输,就这么耗着结束了。
我国兵工厂那会儿啥处境?20世纪80年代,我国刚迈进改革开放的大门。全国上下都在摸索怎么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兵工厂以前是铁饭碗,专门给解放军造枪造炮,日子过得稳当。但改革开放后,情况变了。
首先,国家把重点从军事转向经济建设,军费开支缩水。以前打仗多,武器需求大,兵工厂忙得热火朝天;现在和平了,军队用不了那么多枪炮,订单自然少了。

其次,国际形势也变了。冷战还在继续,但我国跟苏联关系缓和,跟美国也开始接触,外部威胁没那么大了,军工生产的需求就更低。
那会儿的兵工厂可真是山穷水尽。不少工厂设备老旧,工人没事干,工资都发不下来。有些地方甚至开始让工人去种地、养猪,搞副业糊口。数据显示,我国军工企业的产值增长几乎停滞,很多工厂面临关门的危险。
可就在这节骨眼上,两伊战争爆发了。这对我国兵工厂来说,简直是天上掉下个大馅饼。

两伊战争打得昏天黑地,武器消耗得跟流水似的。伊拉克有苏联和西方撑腰,坦克、大炮、飞机不缺;伊朗被西方制裁,买不到高端货,但也从其他渠道搞了不少装备。
可仗打得越久,双方库存越不够用,急需补给。这时候,我国站出来了。
我国那时候的外交政策很聪明,保持中立,谁也不偏袒。
两伊战争里,美国和苏联都挑了边,美国支持伊拉克,苏联也给伊拉克不少援助,伊朗就被孤立了。我国不站队,既不惹毛西方,也不跟苏联翻脸,这样就能跟两边做生意。

1981年,战争进入白热化,伊朗和伊拉克都找上门来,跟我国买武器。我国政府一看,这是个好机会啊!于是,我国开始大规模向两伊出口武器。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向伊朗出口了价值约20亿美元的武器,向伊拉克出口了30亿美元左右,总共50亿的生意。这在当时可是个大数字。
不光卖武器,还帮着造光卖成品还不够,我国还玩了点高招——技术转让。比如,伊朗被西方封锁,自己造不了啥像样的导弹,我国就派技术人员过去,帮他们建生产线。
伊朗后来能自己造“流星-3”导弹,里面就有我国的技术影子。伊拉克那边也差不多,我国帮着改进了一些装备的生产工艺。

这么一来,我国不光赚了钱,还把技术输了出去,算是双赢。
有了这些订单,我国的兵工厂立马忙活起来。以前闲着的机器开动了,工人们加班加点,工厂门口的货车排成长龙等着拉货。
1980年代初,我国军工企业的产值因为这些出口翻了好几倍。像北方工业公司(简称“北工”),就是靠着两伊战争的订单起家的,后来成了我国军工出口的大佬。
经济上,50亿美元的收入直接救活了一堆工厂。工人工资有了,设备更新了,连带着周边经济都跟着好起来。更关键的是,这波出口让我国兵工厂攒下了经验。
以前造的东西主要是仿苏联的,现在得适应国际市场需求,质量得上去,生产效率也得提高。这无形中逼着我国军工产业升级了一把。

两伊战争1988年停了,但对我国兵工厂的影响没停。有了这8年的积累,我国军工开始往外看,不光满足于国内订单,还主动开拓国际市场。到1990年代,我国武器卖到了中东、非洲、东南亚,客户越来越多。
数据上,1980年代我国武器出口总额占全球的比重从不到1%涨到了3%左右。虽然跟美国、苏联比还差得远,但已经站稳了脚跟。后来像“枭龙”战斗机、99式坦克这些装备,都是这时候打下的基础。
参考资料
两伊战争爆发,谁才是真正的赢家? 人民资讯
[1]冀开运,李丽娟.美国与两伊战争关系解读[J].商洛学院学报,2013,27(03):3-9.DOI:10.13440/j.slxy.1674-0033.2013.03.011.
[1]段亚波.海湾上空的鹰群回顾两伊战争中的空权争夺[J].国际展望,2004,(21):40-43.
[1]吴成.萨达姆的悲剧是这样酿成的——从两伊战争中大国因素的角度看[J].世界知识,2003,(01):26-27.
[1]李云龙.现代化的低水平战争——两伊战争的特点与启示[J].军事历史,1990,(01):2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