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武得病死,窦太后悲哀绝食,哭着说:“皇帝果然杀了我儿子!”

醉风文史 2024-10-01 23:54:38

汉文帝四个儿子中,只有梁王刘武是汉景帝刘启的同胞兄弟,因此汉景帝很疼爱这个弟弟,母亲窦太后也格外偏爱幼子。

公元前155年,刘武从封地入朝觐见皇帝,当时汉景帝还未册立太子,在与刘武喝酒时,或许是喝高了,也或许是忽悠刘武,让他在削藩时出力,汉景帝对刘武说:“千秋万岁后传于王。”

刘武明知道这不是汉景帝真心话,但心中还是暗喜,窦太后听说此事后,也十分高兴,而汉景帝此时还不知道,这句话会给他带来多大的麻烦。

一、窦太后谋立幼子

窦太后偏爱小儿子,她的侄子窦婴不可能不知道,但在听到汉景帝酒后失言后,还是出面提出反对,认为皇位应该父子相传。

连窦太后的娘家侄子都反对兄终弟及,可见窦太后想为刘武谋划皇位的难度有多大,窦太后很不开心,开除了窦婴进出宫门的名籍,连入朝觐见的资格也给免了。

而汉景帝“忽悠”刘武说会传位给他,或许是为了拉拢他,以应对削藩有可能爆发的冲突。

公元前154年,吴、楚等七国反叛,而吴、楚首先攻击的便是梁国的棘壁,刘武深知自己不可能有转换阵营的机会,于是他率部死守睢阳,成功拖住吴、楚主力,为周亚夫切断对方补给争取了关键时间。

可战争打完之后,汉景帝翻脸不认人,火速立长子刘荣为太子,刘武对此表示很郁闷,虽然汉景帝赏赐给他很多财物土地,甚至连天子旌旗都赏赐给他,可毕竟不是皇位。

刘武积极在母亲窦太后面前运作,想成为皇位继承人,可刘荣是窦太后亲孙子,手心手背都是肉,她也不好偏帮,但机会很快就出现了。

公元前151年,汉景帝废黜太子刘荣,太子之位再度空虚,想让小儿子当皇帝的窦太后趁机提出立梁王刘武为储君。

对于窦太后的提议,袁盎等大臣极力反对,当初宋宣公舍弃自己的儿子与夷,传给弟弟公子和,结果引发宋国几代之乱,前车之鉴,不可不察。

袁盎等人以宋宣公事例劝谏窦太后,最终窦太后醒悟,打消了立刘武为储君的念头,并让刘武尽快赶回封国。

二、消失的梁王

公元前149年,汉景帝立胶东王刘彻为太子,而刘武知道好事被袁盎等人给搅和了,心中自然无比气愤,就和谋士羊胜、公孙诡谋划刺杀袁盎等人。

谁知梁国方面派来刺杀袁盎的第一位刺客,来到关中后打听到袁盎是个好人,竟然放弃了刺杀计划,还好心提醒袁盎之后还会有十多波刺杀等着他。

袁盎家中发生很多怪事,导致其心情郁闷,便去占卜问吉凶,结果在返程途中,袁盎被练梁国刺客杀死。

与此同时,长安城中也有十多位大臣遭到刺杀,搞得朝堂人心惶惶。

汉景帝怀疑刺杀这事是刘武所为,等抓到凶手审讯后发现果然是他,汉景帝大怒,派使者去梁国反复查验。

碍于母亲窦太后的面子,汉景帝不敢对刘武怎么样,但对其他人可就没那么心慈手软了,最终刘武听从梁相轩丘豹和内史韩安国的劝谏,命羊胜、公孙诡自杀,之后将他们的尸体交了出来。

刘武这才知道害怕,分别派韩安国、邹阳入长安通过馆陶公主和王娡兄长王信向窦太后和汉景帝求情,负责调查梁王的大臣田叔也劝汉景帝要照顾窦太后的情绪,不要惩罚刘武。

汉景帝怒气这才稍微平复一些,刘武趁此机会上书请求朝见,然而在到达函谷关后,刘武又搞出一个幺蛾子:朝廷派使者去迎接刘武,结果刘武人不见了。

窦太后得知消息后,认为刘武已被汉景帝所杀,哭泣着说:“皇帝杀了我的儿子!”

汉景帝本就孝顺,面对悲伤痛哭的母亲更是百般解释,奈何窦太后就是不信,这导致汉景帝甚为忧恐。

三、窦太后绝食大闹

正当汉景帝不知该怎么办才好时,刘武恰好背着刑具俯伏在宫廷门下请罪认罚,原来当初到达函谷关时,刘武只带两个骑兵先进入长安,躲到姐姐馆陶公主家中了。

刘武躲到馆陶公主家中,馆陶公主能不告诉窦太后吗?也就是说,三人联合演了一场戏,目的就是让汉景帝原谅刘武。

所以这算什么?到头来只有汉景帝被蒙在鼓里,三人如看猴一般看他在那里“忧恐”,即便暂时迫于形势不得不原谅刘武,汉景帝心中也肯定会留下一根刺。

所以汉景帝便开始渐渐疏远刘武。

公元前144年,刘武再次入长安朝见皇帝,期间上奏折请求留住长安,汉景帝不许,回到封地后的刘武郁郁寡欢,后来得了热病而死。

当刘武病死的消息传到长安后,窦太后整日悲哀哭泣,期间甚至还拒绝吃饭,并且还说:“皇帝果然杀了我的儿子!”

这次汉景帝的反应是“哀惧”,母子相疑至此,汉景帝感到悲哀也是有可能的,那他恐惧的是什么呢?自然是担心老母亲受不了打击,从而驾鹤西去。

要知道汉朝以孝治天下,如果汉景帝和窦太后闹得太僵,有了不孝的名声,那他还怎么为天下做表率。

儿子到底不如女儿贴心,领会不到窦太后的深意,这时候馆陶公主又出马了,她与汉景帝商议封刘武的五个儿子为王,五个女儿都赏食汤沐邑。

汉景帝将此事告知窦太后,窦太后这才转悲为喜,为此还特意加了一餐,合着到最后,窦太后绝食只是为了给刘武子孙争取待遇罢了。

0 阅读:28
醉风文史

醉风文史

读史使人明智,读史时偶尔冒出的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