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江春水向东流》是一部令人印象深刻且意义深远的经典影片。笔者小时候多次观看,即便当时影片磨损严重,仍被其反映社会现实、批判不公的内容吸引,后来在电脑上重温也总有新感悟。
这部影片诞生于1945年日本投降后,郑君里和蔡楚生两位导演在抗战中经历诸多,决心将所见所感写成故事揭示社会问题。1946年底,他们完成剧本初稿,初定名为《抗战夫人》。取名灵感源于抗战时期一些人丢下沦陷区妻子,到内地重婚成“抗战夫人”,胜利后又有“接收夫人”的现象。但创作动因不仅是这一情节,更在于挖掘背后的社会矛盾。
后来影片改名为《一江春水向东流》,是因为《抗战夫人》名字格局小,仅局限于家庭分裂思考批判,且打击面大易树敌,而新名借李煜词的意蕴,以诗的形式展现悲剧。
影片分前后两集,前集《八年离乱》,后集《天亮前后》。联华影业公司举行剧本讨论,众人一致赞美,决定保留原班人马、增加投资,认为其堪称中国电影划时代之作。蔡、郑二位导演初拟白杨、舒绣文、胡枫分饰三角,后因胡枫曾参加汪伪电影机构,被上官云珠替代。
经过九个月紧张拍摄,1947年10月影片公映,在丽都大戏院献映《八年离乱》时,演员和工作人员代表出席揭幕仪式,舒绣文代表致辞。影片上映后轰动影坛,连映209天,刷新了《渔光曲》保持的纪录。
1956年影片重新公映,精剪为三个多小时,删减了舒绣文和上官云珠的部分儿女情长戏份。片中白杨、舒绣文、上官云珠三位女主角表演出色,将角色演绎得恰如其分,毫无表演痕迹。然而,令人唏嘘的是,1966年,无妄之灾降临到这三位女主角身上。
白杨(1920年-1996年),原名杨成芳。1932年考入联华影业公司北平分厂演员养成所,后因主演《茶花女》等剧崭露头角。她加入上海明星影片公司后,与赵丹主演《十字街头》一举成名。1946年,她在昆仑影业公司主演《八千里路云和月》《一江春水向东流》,影片轰动一时。此后,白杨还主演了《祝福》《金玉姬》等影片。但在1966年文革初期,她因与戴笠在重庆相熟被批斗,甚至在电视上被“革命群众”揪打,剧团的人还蒙住她的头施暴,导致她急疯。她被列入上海市革委十大要案,由张春桥老婆文静审理,在监狱中声带萎缩。1976年文革结束,上海电影局为她平反 。
舒绣文(1915年-1969年),学名舒彩云,曾用名许飞琼,安徽安庆人。1933年出演首部电影《民族生存》,后参演《夜来香》等多部影片及话剧《关汉卿》等。她在《一江春水向东流》中饰演王丽珍,演技炉火纯青,西班牙舞令人赞叹。“文革”中,从艺超30年的她被当作“黑线人物”迫害,遭人身侮辱,1969年含冤病逝,年仅54岁,临终前让儿子将几万元积蓄交作党费。
上官云珠(1920年-1968年),江苏江阴长泾镇人,曾用名众多。1949年主演《乌鸦与麻雀》,后主演《南岛风云》《舞台姐妹》等影片。解放后她7次受最高领袖亲切接见。“文革”期间,“上官云珠专案组”等逼她写交代材料。1968年11月22日被提审,不堪受辱的她于23日凌晨3时跳楼自杀,年仅48岁,过早结束了自己的演艺生涯和生命。
《一江春水向东流》不仅是一部电影,更成为了一个时代的注脚,承载着社会的悲剧与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