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久以来,海军都是我国军事力量的一个短板。
直到2012年辽宁舰的亮相,我国海军实现了“零的突破”,终于拥有了首艘航母,这同样是我国海军史上极具意义的里程碑。
要聊起辽宁舰,其中不得不提的是它的前身瓦良格号,以及花费2000万美元巨资购买航母献给祖国的商人徐增平。
辽宁舰的前身瓦良格号可谓是命运坎坷,它于1985年在苏联黑海造船厂开始坞内建造,这是苏联第二艘的“库兹涅佐夫元帅级”航母,集当时苏联科技发展果实的大成之作。
但遗憾的是,这艘航母还没修建完成,苏联便解体了。
随后,瓦良格号被分到了乌克兰的名下,但伴随着苏联解体带来的经济衰退,也致使乌克兰无力继续支付瓦良格号的后续修建费用。
此时瓦良格号的建造完成率已近7成,但根据估算想要完成最后的收尾工作,仍然需要至少2亿美元的费用。
对乌克兰而言,2亿美元显然是个无法承受的数字,更不论航母建造完后还需要不断支付巨额的维护费用,经过深思熟虑后乌克兰决定将瓦良格号出售。
1995年,经过了和俄罗斯的多次交涉后,瓦良格号终于退出了俄罗斯黑海舰队的编制,成为了真正属于乌克兰的航母。
随后,乌克兰放出了要将瓦良格号出售的消息。
想要打这艘航母主意的人其实不在少数,为了避免引起争议,乌克兰也制定了诸多限制买家的规则,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只向个人买家出售,这让不少有实力的买家打退堂鼓。
1997年,商人徐增平在一则报纸上注意到了乌克兰有意要出售瓦良格号,这让他兴奋不已。
徐增平曾参在军队中服役了14年时间,在退役后转而开始经商,并成功打下了不小的家业,尽管离开军队已经多年,但这并没有让徐增平打消他对祖国的热爱。
当时中国海军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唯独在航母这方面,依旧没能取得太多的进步。
因此,徐增平下定决心要将瓦良格号买下来,哪怕是耗尽家财也在所不惜。
只要能看到祖国的航母遨游大海,徐增平便心满意足。
徐增平先是花了600万元在澳门注册了一家公司,他对外宣称购买航母是为了旅游和娱乐用途,打消了乌克兰和国际社会的顾虑。
没过多久,徐增平带着200万美元的保证金和公司证明文件,远赴乌克兰进行瓦良格号购买谈判。
购买航母的谈判并不不顺利,徐增平需要和造船厂、乌克兰政府以及招标委员会打交道,他需要证明自己的购买意愿和实力,更要打消一些西方国家的疑心。
这就像在钢丝上跳舞般,任何地方都不能出差错,不然购买瓦良格号的计划就得泡汤。
徐增平和黑海造船厂代表会面
在语言不通的情况下,要取得造船厂和乌克兰政府代表的信任并不容易,而喝酒也就成了沟通的最好方式.
为了拉进双方的关系,徐增平曾和黑海造船厂厂长在10分钟内连续喝了6斤白酒,通过这种这种方式,他成功赢取了造船厂代表和乌克兰官员的好感。
最后,乌克兰答应了以1800万美元的价格出售航母。
徐增平仍然不满意,他希望能把航母的图纸也一块买下来捐给祖国。
起初乌克兰是坚决不同意的,最后还是徐增平经过多次交涉后,乌克兰方面才答应以2000万美元连航母带图纸的价格成交。
口头协议达成让徐增平松了一口气,但却不想在几天后,乌克兰再次通知事情又有了新的变故。
根据乌克兰的新要求,此前的口头协议作废,瓦良格号将进行公开拍卖,并要求徐增平在三天内准备好所有的资料。
不过好在规则变更突然,徐增平成了在场唯一材料齐全的竞价者,最后以2000万美元的价格成功拍下了瓦良格号。
拍卖完成后的第二天,徐增平一大早便来到了黑海造船厂,将所有的航母图纸第一时间拿了到手。
这些图纸被装满了整整八辆大卡车,而后奔赴机场,第一时间内空运回了国内。
目送着装载图纸的飞机缓缓离开了基辅机场,徐增平又开始着手安排将瓦良格号拖回国内。
原本徐增平以为这是件很容易的事情,却不想遭到了诸多阻碍。
徐增平买下的瓦良格号,许多零件早已被乌克兰提前拆卸了下来,所以他必须要请海运公司将瓦良格号拖回国。
1999年7月,一家荷兰拖船公司接下了瓦良格号的托运委托,按照原定路线,瓦良格号将从黑海出发,途径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非洲好望角、新加坡外海和马六甲海峡,最后抵达目的地大连港。
计划顺利的话,仅需要两个月便能抵达大连港,但当瓦良格号来到土耳其海域时,土耳其政府突然截停了瓦良格号。
土耳其官方给出的理由是,瓦良格号的体积过于庞大,在经过博斯普鲁斯海峡时拥有堵塞风险,这将为往来商船带来诸多不便,而后便将瓦良格号驱离回了黑海。
明眼人都能看出,土耳其给出的理由完全是站不住跟脚的,博斯普鲁斯海峡每天通行的商船无数,这其中也不乏比瓦良格号体积更大的运输船,土耳其这么做的原因无非是不想坐视瓦良格号返回中国,以加强中国的海军实力。
瓦良格号便被困在了土耳其,徐增平曾多次派人试探土耳其官方的口风,得到的结果都是没得商量。
不仅如此,在瓦良格号被土耳其截停期间,徐增平还得为此每个月支付1.8万美元的停靠费用,以及每天给荷兰拖船公司高达数千美元的费用。
最后还是我国驻土耳其大使出面进行协商,才让土耳其稍微松了口,但依旧提出了诸多离谱的要求,诸如先缴纳10亿美元保证金,拖船数量必须翻倍,以及20条安全协议等。
如此多难为人的条件,足以看出土耳其依旧不愿意放瓦良格号通行,只是希望徐增平能够知难而退放弃罢了,但好在有了我国政府出面施压,土耳其才被迫放弃了10亿美元保证金的条件。
2001年11月1日,中土终于完成了最后的谈判,瓦良格号得以顺利离开受困了2年多时间的海峡。
在11艘拖船、12艘消防船的帮助下,瓦良格号在奔赴祖国的路上缓缓前行。
2002年3月3日,瓦良格号顺利抵达了大连港,全程用时近3年。
徐增平当时站在大连港码头上,看着这艘大家伙终于回到了祖国,心情就像看到“离乡多年的孩子终于回来了”,让他兴奋不已。
经过买瓦良格号花费的2000万美元,中途滞留土耳其支付的港口费用、拖船公司费用,徐增平的资产大幅度缩水,甚至可以说是倾尽家产。
但徐增平依旧认为没有任何后悔,他义无反顾地将航母捐献给了国家,而后便对外宣布了公司破产。
当瓦良格号来到国家手中后,海军以及中船重工的专家们当即对瓦良格号展开了一次全面检测。
检测结果十分喜人,由于瓦良格号是集前苏联工业的大成作品,瓦良格号舰体的外部钢板依旧完好,并且整艘航母没有受到任何结构性损伤,只需要重新上一层特种漆,就能让瓦良格号重焕光彩。
当中船的专家们开始检测航母的内部构造时,他们又有了令人惊喜的发现,瓦良格号的动力系统并没有被黑海造船厂拆毁,除了少数线路受损外,4台舰用齿轮传动汽轮机组、8台燃油锅炉和涡轮泵更是近乎完好。
尽管想要让瓦良格号重新动起来依旧有许多工作要完成,但专家们依旧认定,瓦良格号的完成度和性能表现都超乎想象。
更重要的是瓦良格号的后续工作,可以为我国积累大量造航母的经验,同时也是提升相关技术专家能力的最佳平台。
2005年4月,瓦良格号正式被拖入了大连造船厂内的30万吨级船坞,对瓦良格号的改造正式开始。
随后,瓦良格号进行了重新上漆工作,并且对内部许多设施进行了替换更新,包括供电、照明和通风系统等。
当这些步骤完成后,瓦良格号才算可以初步正常运转。
对一艘航母来说,最为重要的自然是作战系统,技术人员紧接着为瓦良格号安装了舰载机着陆装置,这也意味着瓦良格号拥有了正常起降飞机的能力。
瓦良格号还安装了18联装的防空系统,以及国产的近卫炮等舰载武器,以应对海上可能出现的各种复杂情况。
2009年,瓦良格号来到了大连船舶重工的新30吨船坞,在这里瓦良格号将进行最后的改造,原先的苏联海军航空兵勋章被去除,俄文舰名也被铲去。
2012年9月,瓦良格号正式改名为辽宁舰,并在大连完成了交船仪式,成为了中国首艘航空母舰。
有了辽宁舰的经验,节省了我国制造国产航母的大量时间。
2019年,全过程由我国制造的航母山东舰诞生;2022年,我国首艘弹射型航母福建舰诞生。
能在短短几年时间内,接连“下饺子”两艘航母,其中少不了辽宁舰的技术积累,它是我国海军史上一个至关重要的里程碑,由此海军便开启了蓬勃发展的道路。
在将航母捐献出去后,徐增平又开始了为事业拼搏,瓦良格号滞留在土耳其近3年时间,让他背负上了巨额的债务。
但这并没有压垮徐增平,在将身心都投入到事业中后,他的生意做得越来越红火,还完了所有债务不说,事业也是更上一层楼。
2011年,徐增平受邀参加清华大学百年校庆时,他大手一挥捐出去了2亿元,以支持青年学者进行科技创新,为祖国科研发展贡献出了他的力量。
2013年8月,徐增平受邀登上了辽宁舰参观时,再也难掩激动的神色。
他见证了这艘航母的蜕变,从一艘充满锈迹的空壳子,到如今遍布各种现代化设备和强大武器的军事利器。
为了纪念徐增平做出的贡献,他被赠予了一个按照比例缩小的辽宁舰模型。
这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荣誉,徐增平将这个模型挂在了办公室最显眼的地方,每当有人问起时,他都会骄傲地说出这个模型的来历。
2022年9月,徐增平受邀参加了辽宁舰服役十周年庆。
徐增平作为最特殊的嘉宾,在庆典的开场仪式上发表了诸多感想。
他见证了这艘大国重器的改变,也谈到了他是如何将瓦格良号历经万险送回国的,同时他表达了对在场军人们的敬佩。
即使已经离开了部队多年,但徐增平仍没有忘记在军队服役时的珍惜时光,此时他已是广东省国防科技产业促进会的荣誉主席,不忘初心的他也会尽自己的最大努力,支持祖国的科研创新,打破西方国家的垄断封锁。
徐增平的爱国情怀是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的,因为只有祖国富强了,人民才能安居乐业,过上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