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人开始抢盐了,真的没必要,你周围有跟风囤盐的吗

大彭聊社会 2023-08-25 17:26:54

我国沿海部分地区近日掀起了一股囤盐潮,扬州也不例外。记者在当地超市观察到,购买食盐的市民明显增多,一些品牌的食盐货架已经被清空。

市民们购买食盐的原因各不相同,但有一部分人承认受到了微信群的影响。一些微信群开始分享“囤盐”信息,让人们感到恐慌。然而,超市销售人员却表示,扬州市场上在售的食盐大部分都是井盐,而国人食用的食盐也主要是井盐,因此,市民无需过度恐慌,更没有必要囤积食盐。

中国盐业协会会长也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他表示我国有严格的食品安全规定,国内的盐产量也能够满足需求,因此,不建议效仿韩国民众囤盐的做法。

然而,与囤盐现象同时引发人们关注的是核污染水问题。根据中国海洋法学会会长、国际海洋法法庭前法官高之国的介绍,自2011年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发生以来,核污染水已经累积达到了138万吨,并且每年还在递增。更令人担忧的是,由于日本从未披露真实数据,估计目前核污染水的总量可能已经超过150万吨,而这些核污染水的排放时间可能长达30到50年。

高之国进一步指出,核污染水中的放射性元素对人类和海洋生物的影响主要来自碳-14和碘-129。碳-14具有长达5000多年的半衰期,而碘-129的半衰期更长。这些放射性元素在进入海洋生态系统后,可能对人类和海洋生物造成严重的危害,其中碳-14的危害可能是氚的50倍。

囤盐现象的出现引发了对核污染水问题的关注。人们开始担心核污染水可能对海洋生态和人类健康造成的长期影响。因此,在囤盐的同时,人们也应该关注核污染水问题,促使相关国家采取措施,确保核污染水不会对环境和人类造成进一步的伤害。

公开数据显示,我国是全球原盐产能和产量最大的国家,盐产区分为海盐产区、井盐产区、湖盐产区。2022年,我国原盐产能达11585万吨,产量达8390万吨;2022年全国原盐表观消费量达到5830万吨,消费结构烧碱51.86%,纯碱36.85%,其他11.29%;出口原盐71.3万吨,进口942.5万吨。原盐消费去向中,70%左右的原盐用于盐化工,其余则用于食用及其他用途。总体上,现有食盐产能大于消费需求量,存在一定程度的供大于求。

中国盐业协会会长王小青此前受访时澄清称,对于韩国民众囤盐的做法,不建议仿效。我国生产的食用盐,使用原料有海盐、井矿盐还有湖盐,其构成比例分别为22%、61%、17%。一般来说在进出口这个问题上,我国是大进小出,进口的多一些,出口的少一些,而且进口的原料盐主要是用在工业上作为化学原料。中国食用盐产量能够满足需求。

囤盐现象的出现源于信息的传播和社交媒体的影响力。微信群中的信息传播迅速,让人们在恐慌中跟风囤积食盐。然而,超市销售人员和专家的声音却告诉我们,囤盐是不必要的,国家有严格的食品安全规定,食盐供应也充足。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冷静思考,不被盲目的跟风行为所影响,理性对待食品安全问题。

分享、在看与点赞,至少我要拥有一个吧

0 阅读:59

评论列表

FyHan

FyHan

2023-08-25 19:28

愚昧的人永不缺少,11年核电站泄露都开始抢,十来年了,还是愚昧无知

大彭聊社会

大彭聊社会

带你领略精英人物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