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世界啤酒巨头嘉士伯在中国开疆扩土的重要一环的重庆啤酒(600132.SH)在经过10年的增长后,开始出现疲态,公司此前披露的2024年度业绩快报显示,2024年重庆啤酒的营收、净利均呈现下滑,这也是近10年以来“首降”。
尽管高端啤酒销量占比实现提升,但整体销量下滑0.75%,因此公司并未实现“中高个位数增长”目标。

山城啤酒
业绩预告显示重庆啤酒2024年营收同比下滑1.15%至146.45亿元,净利润缩水6.84%至12.45亿元,更加雪上加霜的是重庆啤酒还有可能被追兵燕京啤酒迎头赶上,失去啤酒第三的宝座,有券商预测后者2024年保守将实现147.51亿元营收。
对于业绩下滑原因,燕京啤酒及长期关注公司的券商研报中指出,主要有三大原因:
一是消费场景变化:受啤酒消费场景和消费习惯转换的影响,餐饮和娱乐渠道等现饮消费场景承压,导致营业收入下降;
二是高端化受阻:尽管公司持续推进高端化战略,但高档啤酒收入增速下滑,2024年高档产品收入同比减少1.2%,而经济型产品收入增长14.8%;
三是内部矛盾:与联营公司重庆嘉威的持续“内斗”也对业绩产生了负面影响,尤其是围绕“山城啤酒”的纠纷。
这是内因,此外还有分析指出重庆啤酒“掉队”的外因:2024年啤酒行业整体表现疲软,高端化趋势放缓,消费降级和消费升级并存;全国餐饮企业注册量同比下滑13.7%,餐饮消费总额仅增长3.2%,远低于重庆啤酒的门店数量的扩张速度。
但为何同为啤酒行业的燕京啤酒通过产品结构优化实现净利润翻倍增长,而重庆啤酒却陷入“高端化乏力、低端失守”呢?
另据统计,2021——2023年重庆啤酒归母净利复合增速低于同行上市公司。燕京啤酒净利润三年复合增长48.50%,惠泉啤酒为19.18%,青岛啤酒为24.69%,重庆啤酒三年复合增长仅7.47%利润增速仅5.78%,甚至低于全国水平近10个百分点。
虽然表现远不及同行,但是重庆啤酒总裁李志刚拿的却比谁都多,一个人的薪酬超过青岛啤酒一把手和燕京啤酒一把手之和,其近三年累计3161万元的薪酬,平均每年1000多万。而青岛啤酒董事长年薪约300万元,燕京啤酒董事长年薪不足200万元。
有分析指出,这里面却有水土不服的成分,李志刚领衔的马来西亚籍高管团队,与百威英博中国区清一色本土化班底形成鲜明对比。面对国潮崛起的中国市场,与本土啤酒想必,其外籍职业经理人的短板更加凸显,华润雪花先后推出“醴”与烈性啤酒“醲醴”,致敬中国千年酿酒文化;青岛啤酒用博物馆强化品牌厚度,而重啤与山城啤酒却陷入无休止内斗中。
俗话说不为失败找借口,只为成功找办法,上述所谓的内外因真的是“病根”所在?财金龙门阵不清楚,但却注意到一个非常矛盾的“点”,那就是重庆啤酒大股东嘉士伯啤酒2024年业绩增长了!!
2024年全年,嘉士伯集团实现收入750.11亿丹麦克朗(约合人民币739.98亿元),同比增长1.9%;实现营业利润114.11亿丹麦克朗(约合人民币112.57亿元),同比增长2.8%。
而且在中国啤酒市场的份额也实现了增长,据媒体报道嘉士伯集团CEO Jacob Aarup-Andersen在此前财报电话会上表示,该公司在中国的市场份额(2024年)预计提升了30个基点。
另一国际啤酒巨头喜力和嘉士伯境遇类似,中国市场和全球市场均“喜报”。而且嘉士伯对2025财年继续保持积极预期,预计2025年经营利润实现1%至5%的有机增长,在中国他们将进一步巩固并扩大在现有大城市的市场份额。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重庆啤酒业绩下滑,同为啤酒行业的母公司嘉士伯业绩却上涨,这么做矛盾不?如果没有重庆啤酒拖后腿,嘉士伯业绩会怎样?在中国的同业公司燕京啤酒为什么增长?重庆啤酒痛失前三已是大概率,股市表现远逊同行,需不需要有人为此负责呢?
后续重庆啤酒战略失误问题将如何调整,人事调整还是其他办法呢?对本土品牌山城啤酒的倾轧式内耗带来的长期隐痛该如何解决呢?这些问题的答案将成为重庆啤酒能否反弹的胜负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