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老百姓即使有钱也不敢买房,说到底就两点:一个是信心问题,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房地产行业的深度调整,让大家对未来房价走势充满担忧,不敢轻易出手。
再一个就是房价、房贷利率太高,有心无力,想买也难以上车。即使手里有点钱的还贷者也越来越明白,太不划算了,与其让银行那啥还不如自己先下手为强,于是提前还贷成风。
这也给银行造成很大压力,银行生怕买了房的贷款者提前还款,这其中的缘由不用多讲。大势无人阻挡得了,银行越是担忧,还贷者就越觉得不划算。所以,丝毫阻挡不住提前还贷的大军。毕竟谁也不想当冤大头。大家都想减轻利息负担,早日摆脱高额房贷的束缚。
不过,在止跌回稳定调下,银行的一项数据或许意味着这种局面正在扭转。
4月15日,北京银行业绩会显示,该行提前还款量在逐个季度下降。2024年四季度,环比三季度下降17%。而房贷新增需求在上升,尤其“9.26新政”后,新增房贷业务量明显上升。去年四季度,北京银行房贷业务实现近40亿元正增长,扭转了连续5个季度房贷余额下降的趋势。
这一数据变化意义非凡。
首先,它清晰地表明购房者信心正在逐步回升。否则房贷业务量不可能有这么明显的上升。这也是买房人在看到政策明朗后做出的决策。只要想让楼市止跌回稳,那就一定能止跌回稳。
其次,作为典型的政策市,房地产市场对政策的敏感度极高。一系列利好政策的持续发力,效果已然显现。无论是楼市成交量还是成交价格都在向好。
最后,如今的北京楼市,已然进入买方市场。在这种市场环境下,银行之间为了争夺客户资源,竞争也愈发激烈。
自去年930之后,北京楼市逐渐踏上回稳之路,二手房市场更是表现亮眼,连续多月成交量创下新高。在各种政策的刺激下,市场活跃度大幅提升,买卖双方交易热情高涨。
不过,在我看来,楼市的确在逐步企稳,但当前北京楼市仍处于以价换量阶段。虽然市场有回暖迹象,但根基尚未稳固。如果接下来没有持续的利好政策出台,恐怕前期积累的市场热度很难长久延续。
为了保持楼市的稳定健康发展,精准施策还会继续加强和推进。一方面,可以进一步优化房贷政策,在合理范围内降低房贷利率,减轻购房者的利息支出,提高购房的性价比。毕竟北京这样的城市房贷利率依然较高。
另一方面,加大保障性住房的供应力度,满足不同层次人群的住房需求,稳定市场预期。这一招不仅稳定了市场,还解决了民生,一举两得。此外,还可通过优惠政策以及提升产品品质,鼓励改善性住房需求的释放,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
北京银行释放的信号,为我们洞察北京楼市的走向提供了重要线索。虽然市场已现回暖曙光,但持续的政策利好和市场培育依旧不可或缺,只有这样,北京楼市才能真正实现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