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担心,胰腺炎患者没这5表现,疾病就不严重!可以松一口气了

迟哥养护说 2025-02-17 18:55:18

声明:本文均是结合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为了方便大家更好的理解,部分情节存在“艺术加工”,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识。

胰腺是人体内一个不起眼的“小器官”,却掌管着消化和血糖调节两大任务。

一旦它出问题,轻则剧烈腹痛,重则休克甚至危及生命。急性胰腺炎,正是它的“暴脾气”发作的结果。喝酒、吃得太油、胆结石堵住了出口,都会让胰腺“炸锅”。

但别慌,不是所有胰腺炎都会发展成重症。医生往往通过几个关键信号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如果没有这5种表现,基本上可以暂时松口气,病情相对可控。

第一,腹痛不至于痛到让人直不起腰。胰腺炎的典型特征就是上腹部剧痛,像被刀绞一样。但如果疼痛还能忍,能稍微活动,不会痛到冒冷汗、蜷缩成一团,那通常是轻度胰腺炎。

重症患者的疼痛难以缓解,甚至会扩散到背部,连躺下都难受。

第二,呕吐后还能感觉轻松点。轻度胰腺炎可能会恶心呕吐,但吐完之后会稍微舒服些。而重症患者,即使吐得翻江倒海,腹部胀痛依旧严重,甚至出现肠道麻痹,连排气都困难,那就比较危险了。

第三,血液指标变化不夸张。医生通常会检查血液中的淀粉酶和脂肪酶。如果这两项指标虽然升高,但没有飙升到正常值的3倍以上,病情多半不算太严重。

重症患者的炎症因子飙升,可能还会合并器官功能衰竭的迹象,比如肾功能异常、呼吸急促等。

第四,没有明显的全身中毒症状。轻度胰腺炎,往往只是局限在胰腺局部,发热不高,血压脉搏基本正常。而重症胰腺炎可能会出现高烧、心率飙升、血压下降,甚至引发全身炎症反应,进展为感染性休克。

第五,影像学检查没有大面积坏死。CT扫描是判断胰腺炎严重程度的重要依据。

如果胰腺只是肿胀,没有大片坏死,说明炎症仍然可逆。而一旦出现胰腺坏死,情况就变得复杂,可能需要介入治疗甚至手术干预。

一位35岁的销售经理小李,前一天晚上和朋友聚餐,烧烤、啤酒不停地往肚子里送。

第二天早晨,他的上腹部突然剧痛,像有人在里面拧了一把。

去医院一查,急性胰腺炎。医生告诉他,幸好他的血淀粉酶升高不算夸张,影像学检查也没有坏死,属于轻度胰腺炎,经过禁食、补液、调整饮食,很快就恢复了。

这让他下定决心,告别暴饮暴食,开始注重饮食健康。

医学研究表明,减少高脂饮食、戒酒、控制体重,可以显著降低胰腺炎复发的风险。胰腺是个“吃不得亏”的器官,一旦炎症反复,可能会导致慢性胰腺炎甚至胰腺功能衰竭。

低脂饮食可以减少胰腺的消化负担,戒酒能避免胰腺细胞受到毒性损伤,保持健康体重则有助于减少高血脂引发的胰腺炎。

日常生活中,想要保护胰腺,饮食清淡是关键。

少吃油炸、高脂肪的食物,比如炸鸡、肥肉、奶油蛋糕等。多吃蔬菜、水果和高纤维食物,能促进肠道健康,减少胰腺负担。

规律作息、适量运动,有助于控制血脂,降低胰腺炎复发的风险。对于曾经得过胰腺炎的人,避免暴饮暴食,细嚼慢咽,减少消化系统的压力。

很多人以为,胰腺炎就是“吃坏了肚子”,休息几天就能好。事实上,胰腺炎的危险性远超一般肠胃炎,严重时会导致多器官衰竭,甚至危及生命。

另一种误解是,既然胰腺炎和胆结石有关,那只要胆结石没了,就不会再得胰腺炎。

实际上,胰腺炎的诱因很多,饮食不当、酗酒、高血脂都可能成为导火索,单纯切除胆囊并不能完全避免胰腺炎的发生。

面对胰腺炎,最重要的是早期发现、及时就医。如果没有剧烈腹痛、持续呕吐、血液指标严重异常、全身感染症状或胰腺坏死,大多数情况下病情相对可控。

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掉以轻心,调整生活方式,避免高危因素,才能真正远离胰腺炎的困扰。

健康,从一点一滴的改变开始,保护胰腺,就是在呵护自己的未来。从今天起,告别暴饮暴食,少喝酒,健康饮食,让胰腺不再“发火”!

信息来源: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2023版)》

0 阅读:56
迟哥养护说

迟哥养护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