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功能正常,半年后确诊肝癌晚期?医生:筛查肝癌这4项检查别省

迟哥养护说 2025-02-19 18:47:23

肝功能正常,半年后却确诊肝癌晚期?

小刘体检时肝功能一切正常,半年后却因为腹胀、乏力去医院检查,结果被确诊为肝癌晚期。这个消息让他和家人都不敢相信。

很多人有疑问:肝功能都正常,怎么会得肝癌?其实,肝功能正常并不代表肝脏没有问题。

筛查肝癌,光靠肝功能检查远远不够,关键是要做对检查。今天,我们就聊聊筛查肝癌到底该查什么。

肝癌不声不响,症状出现时往往已经晚了

肝癌被称为“沉默的杀手”,因为它早期几乎没有症状,等到发现时,常常已经到了中晚期。

肝脏是个“默默无闻”的器官,出了问题也不会立刻喊疼,很多人以为肝脏没不舒服就是没事,其实这是个误区。

像小刘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肝癌的早期症状可能就是一些很普通的小毛病,比如疲劳、食欲差、消化不良。

很多人以为是熬夜或者饮食没注意,根本不会联想到肝癌。

等到肿瘤长大,压迫到周围的组织,才会出现腹胀、疼痛,甚至黄疸,这时候往往已经晚了。

肝功能正常≠肝脏没事

很多人觉得只要肝功能指标正常,肝脏就健康。但实际上,肝功能正常只说明肝细胞没有大面积坏死,不能完全反映肝脏的真实情况。

尤其是肝癌早期,肿瘤往往很小,对肝功能的影响微乎其微,肝功能指标看起来也正常。

举个例子,有些慢性乙肝患者,肝功能指标可以一直正常,但他们已经有发展成肝硬化甚至肝癌的风险。如果只看肝功能,就可能错过早期发现肝癌的机会。

筛查肝癌,关键是这4项检查

要想早点发现肝癌,不能只查肝功能,以下4项检查更关键。

1.甲胎蛋白(AFP)

甲胎蛋白是筛查肝癌的重要指标。早期肝癌患者中,大约有70%到80%的人甲胎蛋白会升高。如果你的AFP指标异常,就要引起警惕。

不过,这个指标也不是百分百准确,有些早期肝癌患者AFP可能还是正常的,或者其它疾病也会导致AFP升高。所以,AFP只能作为参考,不能单独依赖它。

2.肝脏彩超

肝脏彩超是一种简单、无创的检查,可以帮助发现肝脏内的占位性病变,比如肿瘤或结节。对高危人群来说,比如有肝炎、肝硬化的人,每半年做一次肝脏彩超是很有必要的。

但需要注意的是,彩超对一些很小的病变可能不够敏感,如果怀疑有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检查。

3.增强CT或MRI

如果在彩超检查中发现异常,医生通常会建议做增强CT或者MRI,这两种检查更清晰,可以更准确地判断肝脏肿瘤的大小、位置、形态等特征。

不过,因为辐射和费用的关系,这些检查通常是针对已经发现问题的人,不会作为常规筛查手段。

4.肝硬化指标(肝纤维化检查)

肝癌的发生和肝硬化密切相关,大部分肝癌患者都有肝硬化的背景。

通过一些肝纤维化的检查,比如瞬时弹性成像(FibroScan),可以判断肝脏是否有纤维化或硬化。这对于评估肝癌风险很有帮助。

哪些人需要特别注意筛查?

并不是所有人都需要定期筛查肝癌,高危人群是筛查的重点。以下几类人群肝癌风险较高:

慢性乙肝或丙肝感染者,尤其是病毒携带者。有肝硬化病史的人。有肝癌家族史的人。长期酗酒、肥胖或有脂肪肝的人。长期接触致癌物,比如黄曲霉毒素。

对于高危人群,建议每半年做一次甲胎蛋白和肝脏彩超,这样可以尽早发现问题。

肝癌并非无法预防,关键在于管理风险

虽然肝癌听起来很可怕,但它并不是完全无法预防的。以下几个方面可以帮助降低患肝癌的风险:

1.接种乙肝疫苗

乙肝是导致肝癌的主要原因之一。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感染的有效手段,尤其是新生儿和未感染的人群。

2.避免饮酒过量

长期大量饮酒容易导致酒精性肝炎甚至肝硬化,从而增加肝癌的风险。适度饮酒,保护肝脏。

3.控制体重

肥胖会导致脂肪肝,而脂肪肝可能进一步发展为肝硬化,增加肝癌风险。通过健康饮食和规律运动保持体重在合理范围内。

4.注意饮食卫生

避免食用霉变食物,尤其是花生、玉米等容易被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食物。黄曲霉毒素是已知的强致癌物。

5.定期体检

对于高危人群,定期筛查非常重要。发现问题要及时就医,别拖。

写在最后

肝癌可防可控,但前提是我们得重视它,别等到问题严重了才后悔。

如果你是高危人群,千万别省掉关键的检查,一次筛查可能就能救你一命。希望这篇文章能给大家提个醒,保护肝脏,别让它“沉默”太久。

参考文献

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 《中国肝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2022年版)》.

李兆申, 等. 《肝癌的流行病学与防治现状》. 《中华肿瘤杂志》, 2021.

WHO. Hepatitis B Fact Sheet.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陈功, 等. 《甲胎蛋白在肝癌早期诊断中的作用》. 《中华医学杂志》, 2020.

0 阅读:537
迟哥养护说

迟哥养护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