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能和美国“吹胡子瞪眼”还没把美国逼急,得多亏他在中东的那些忠诚小弟。
然而就在最近,许多本来支持伊朗的民兵组织找到了伊拉克政府,表示自己不想和美国发生冲突,如果非要让自己打美国,那自己会自行解散武装。
伊朗见状估计要对着他们骂娘,毕竟没了他们,自己岂不真的要完蛋了?

信息源: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请理性观看
纸老虎摇摇欲坠中东的政治舞台上,伊朗一直试图扮演着反美反以的领头羊角色,打造了一个所谓的"抵抗之弧",汇集了一群追随者:黎巴嫩真主党、叙利亚的阿萨德政权、也门的胡塞武装,以及伊拉克的一些什叶派民兵。
借助这些小弟,伊朗在中东地区耀武扬威,俨然一副"老大"的派头。
然而,这个自封的"老大"实际上是个外强中干的纸老虎。

毕竟伊朗被西方国家的经济制裁搞得焦头烂额,国库被搞得焦头烂额。
2022年,伊朗的通货膨胀率高达40%,失业率居高不下,民生问题严重。
而到目前为止虽然伊朗的经济状况呈增长趋势,但国内因为之前的一些政策还不能用辉煌来形容。

当然这还不是最糟糕的,最糟糕的是伊朗在关键时刻总是掉链子。
就比如在叙利亚内战爆发时,阿萨德政权岌岌可危。作为盟友,伊朗本应该全力支持阿萨德。
但事实上,伊朗的支持力度远远不够。直到俄罗斯的强力介入下,阿萨德政权才得以喘息。

可以说,伊朗的软弱表现不仅让它错失了巩固中东地位的机会,更是让小弟们开始重新考虑是否要继续追随。
所以伊朗现在的处境可以说是进退两难。它想当中东的"老大",但实力不足;它想领导"抵抗之弧"对抗美国和以色列,但连自己的小弟都保护不了。
这种情况下,伊朗的小弟们开始寻找新的出路也就不足为奇了。
而这,恰恰是伊朗最担心的事情。

2025年,中东局势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曾经坚定支持伊朗的众多民兵组织,如今纷纷向美国示好。
而最引人注目的是伊拉克什叶派民兵的转变。

这些曾经被视为伊朗在伊拉克的代理人的组织,如"真主党旅"和"努贾巴运动",突然通过伊拉克政府向美国传达信息,表示不愿与美军发生冲突,甚至愿意解散武装以示诚意。

要知道,这些民兵组织曾经是伊朗在伊拉克最可靠的盟友。
他们不仅在伊拉克国内为伊朗的利益服务,还参与了叙利亚内战,支持阿萨德政权。
然而,如今他们却选择了背弃伊朗,这无疑是向美国靠拢。

这种变化的原因可能很复杂。
一方面,伊朗自身的经济困境导致其无法继续为这些组织提供充足的资金和武器支持。
另一方面,美国在中东地区的持续存在,以及其展现出的强大军事实力,也让这些组织不得不重新考虑自己的立场。

这些变化对伊朗来说无疑是灾难性的。
失去了这些"小弟"的支持,伊朗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力将大幅下降。它精心构建的"抵抗之弧"正面临崩塌的危险。
更糟糕的是,这种"叛变"可能会产生连锁反应。当其他伊朗支持的组织看到这种趋势时,他们也可能开始重新考虑自己的立场。

伊朗的"抵抗之弧"正在瓦解,而这个曾经的中东"老大"似乎无力挽回颓势。这种局面不禁让人思考:是什么导致了伊朗的盟友们纷纷选择背叛?
难道仅仅是因为美国的强大?还是说,伊朗自身也存在着无法忽视的问题?

说到底,伊朗小弟们的"背叛"并非无缘无故。要当一个称职的"大哥",光靠嘴上说说可不行,得有真本事才行。
可惜,伊朗这个"大哥"实在是差强人意。
毕竟伊朗自身的实力对比美国而言不够硬,更何况多年的国际制裁让伊朗经济举步维艰。

通胀、失业率成为常态,民众生活水平持续下降。在这种情况下,伊朗想支持小弟们,支持的估计也没美国的多。

相比之下,美国这个"西方大哥"就显得靠谱多了。
尽管美国的外交政策时常受到批评,但不可否认的是,它确实有能力为盟友提供实质性的支持。
拿北约来说,美国不仅为其欧洲盟友提供军事保护,还在经济和技术领域给予大力支持。

即便在特朗普时期美欧关系有所紧张,但基本盟友关系并未动摇。
当然,美国的软实力也不容小觑。
好莱坞电影、美国音乐、硅谷科技,这些都是美国影响力的载体。相比之下,伊朗的文化输出力量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这种软实力的差距,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各国民众对美国和伊朗的态度。
只是美国作为超级大国,也并非完美无缺。它的一些政策确实伤害过盟友的利益。
但即便如此,大多数盟友仍然选择站在美国一边。

为什么?因为他们清楚地知道,跟着美国混,总体上还是能捞到好处的。
反观伊朗,它既没有足够的硬实力来保护盟友,也缺乏吸引人的软实力。
它的"抵抗之弧"战略,更多是建立在意识形态和口号上,而非实际利益。

当小弟们发现跟着伊朗混并不能带来实际好处时,自然就会动摇。
所以说,伊朗现在的困境,与其说是小弟们无情无义,不如说是它自己没当好"大哥"。
在国际政治中,实力才是硬道理。伊朗如果不能提升自身实力,不能为盟友提供实际利益,那么它的"抵抗之弧"注定会土崩瓦解。
参考资料:观察者网-数个受伊朗支持的伊拉克民兵组织准备解除武装:避免与美国升级冲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