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秦晋之争到秦晋之好,相爱又相杀,背后都是利益

木木说历史 2024-01-21 14:29:27

请问朋友们:你们有看过几年前一部由孙俪和刘涛主演的热播电视剧《芈月传》吗?该剧讲述的是战国时期,楚国跟秦国联姻,孙俪扮演的楚国公主芈月历经磨难,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被称为“太后”的女人-秦宣太后的故事。楚国公主芈月嫁给秦惠文王作妃子,最后成为秦宣太后。在若干年后,秦宣太后的重孙子秦始皇嬴政灭了楚国、统一了中国。

历史上不仅楚国和秦国,晋国跟秦国、其他诸侯国都进行过多次的联姻。结婚、联姻,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人生大事。结婚这件事情,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男女之间缔结良缘,在中国社会,会有若干种明示、暗示的说法,代替“结婚”一词。比如:缔结良缘、比如“秦晋之好”----你知道这个“秦晋之好”是什么意思吗?

原来,周朝周平王时,曾经按照功劳分封诸侯-诸侯做大做强后,周朝被推翻,天下大乱,中国历史进入春秋、战国时期的根源-周平王把岐山以西的土地作为秦的封邑,赐给战功赫赫、又忠心耿耿的秦襄公,又恩准秦襄公可以接管嬴氏的祭祀,秦国终于名正言顺地立国了。

若干年后,秦国的当权者为了自己利益出发,跟当时更加强大的晋国多次联姻-多次以儿女亲家的形式,把秦晋两国关系进行捆绑、结盟。这就是秦晋之好的来源。秦晋联盟表面上强强联手,实际上秦和晋之间一直分分合合,两个国家的国王的子女,便分别成为两国联姻需要的工具人----

先有秦穆公跟晋公主联姻,后有秦穆公的女儿嫁给晋国国君为妃。两个国家是多重姻亲关系。但是两国之间的联盟,并不是牢不可破、反而是反反复复,波折重重。原因都在于晋国晋惠公的人品太差。

晋国晋惠公名义上,是秦穆公的小舅子。在晋献公时期,晋国国内发生王权纠分,国内动乱的时候,原来的晋公子重耳被迫害,要流亡各国游学。秦穆公公私兼顾,帮助晋惠公(重耳的弟弟、也是秦穆公的小舅子)继承王位;在晋国遭受饥荒的时候,秦穆公并没有趁人之危、落井下石,还是给晋国及时送去了大量的粮食。

晋惠公渡过难关后却不守信用,一再食言。但秦穆公还是看在自己皇后的份上,没有跟晋惠公计较。但是,当秦国某一年也面临灾荒,粮食失收时,晋惠公却恩将仇报,趁灾荒带兵攻打秦国,导致秦穆公受伤,深陷困境。幸好秦穆公平时大仁大义,帮助过的300个平民,赶来帮助秦穆公脱险。

经此一事后,秦穆公对晋惠公此人完全失去信任,从而在晋国王族里面物色、协助人品更忠厚、谦逊的公子重耳登上君位,并将自己最喜爱的女儿嫁给他。公子重耳就是后来春秋五霸之中排名第二的晋文公。自从重耳成为晋国国君后,秦晋两国互相友好、共同进退。后世称赞秦穆公宽广的胸怀、不计前嫌才成就了秦晋之好。秦晋联姻虽带有很强的政治色彩,但秦晋之好却被传为千古美谈。

抛开政治因素不谈,秦晋两国的联姻,对婚姻之中的当事人来说,未见得是幸福快乐的事情。结婚对大多数人来说,原本应该是天大的喜事。尽管封建时代的婚姻并不一定是你情我愿、互相爱慕、互相欣赏的好事。因为有些人结婚并不是喜事、还有可能是祸事、悲剧。最极端的例子,是在出嫁时哭哭啼啼、最后还殉葬的梁山伯与祝英台的例子。毕竟对于人类来说,两个家庭,因为男女缔结了新的婚姻关系,凭借这层关系作为纽带,重组成新的社会关系。一损俱损、一荣俱荣。

就以秦、晋两个国家而论,可以因为秦国、晋国国王自己、或者国王的儿女之间联姻,两个国家成为更重要的合作伙伴关系-不管是政治、军事、经济还是影响力的需要。但这种以联姻作为手段,改善彼此关系是其中的表面因素,更重要的是,两个国家的掌权者,试图通过联姻,进行利益捆绑。中华民族五千多年历史里,相亲、晋国这样的政治联盟的例子,层出不穷。也有可能成为工具人的当事人,在不能反抗自己成为政治手段的工具的命运时,也尽量在这一场政治联姻之中,争取自己的权利和地位。

象本文开始时提到的电视剧“芈月传”中的芈月就不是联姻的主角。但她通过很多年的努力、也借助很多人的帮助,更有天时地利的影响,才促成秦宣太后的成功。否则,她也会跟其它众多的后宫女子一样,年轻时还可以成为政治婚姻的工具、有价值的工具人。当利益达成、或者剩余价值已经丧失后,这些人的政治生命也就结束了。只是在默默地老去,泯然众人矣。

在那个女性完全没有社会地位的封建时代,不管是秦晋之好、还是秦晋之争,最后的联姻工具人,也只能苦笑看风云变色、却无法保存自己。

典故来源:

秦晋之好成语有关典故最早出自于春秋·左丘明《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秦晋之争来自“史记故事”

0 阅读:0

木木说历史

简介:在读书时,我被历史的魅力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