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凡上市公司被动摘牌退市,无论大股东、小股东,大多都是血本无归的,但实控人却不一定。
近日,上市公司鸿达兴业正式摘牌退市,带着14万股民即将步入新三板,而其实控人周奕丰就是为数不多的“赢家”。
按照媒体的报道,早在2020年开始,周奕丰就通过拍卖、质押、大宗交易、竞价、协议转让、债转股等各种各样的方式提走了约31亿。
这个数字不一定准确,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周奕丰提前的套现动作,让他几乎幸免了退市造成的资产损失。
当然,周奕丰也还有遗憾,股东信息资料显示,账上还有7.17%的股权没卖掉。
不过,那是被法院司法冻结了的,实在没法卖了。
实际上,鸿达兴业本来就是周奕丰买来的,有买有卖才叫生意,周奕丰显然是深谙其道。
2011年,上市公司江苏琼花破产重组,周奕丰抓住机会,只花了3个亿就买到了控股权,然后更名为鸿达兴业。
3亿买个壳,这生意相当划算,周奕丰随后把自家的化工业务资产注入了上市公司,然后就开始了自己的资本游戏。
按理说,化工行当又不属于高杠杆、高周转,应该玩不出什么太大的花样,但谁也没想到,周奕丰短短几年的时间就玩出了一个大窟窿。
2022年4月,广州农商银行宣布对外转让89亿的债权资产,其中,相当一部分就是周奕丰欠下的,占了近56亿。
不过,这还不是全部。
公开信息显示,从2020年开始,周奕丰就开始债务违约,到广州农商公开转让债权的时候,周奕丰到期未偿还的债务已经累积到129亿了。
但周奕丰没钱还怎么办呢,广州农商行相对比较好说话,直接从债主变成了股东,而且是第一大股东,拿走了鸿达兴业10.92%的股权。
广州农商行的想法也可以理解,以股抵债虽然不是上策,但至少比什么也拿不到强吧,等个合适的机会不就可以变现了嘛。
只可惜,广州农商行再也没能等到那个合适的机会,上了鸿达兴业的车,就下不来了,直到摘牌退市,一股也没有卖掉。
当然,不是所有的债主都这么好说话,上门催债的不计其数,而周奕丰索性来了一招三十六计走为上计,直接向法院申请了破产清算。
注意,是破产清算,而不是破产重整。
一般来说,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申请破产重整的居多,也就是说,觉得自己还可以抢救一下,某种程度上代表了实控人的求生欲。
不过,破产重整的前提条件是自身真的值得抢救,而且有人愿意出钱抢救,说直白点就是要能找到白衣骑士来接盘。
很显然,周奕丰自己都觉得无药可救了,也懒得浪费那个时间和精力了,干脆清算吧。
所谓清算,就是把公司资产能卖的都卖了抵债,能抵多少就算多少,抵不了的也就只能算了,可以说是一条一劳永逸的还债之路。
实控人都无心栽花了,鸿达兴业“开花”也就成了奢望,现在看来,也正是周奕丰的这一“走为上计”,直接提前锁定了鸿达兴业的退市大结局。
值得一提的是,鸿达兴业虽然退市了,但周奕丰的戏码还远没有结束。
2023年9月,鸿达兴业被证监会立案调查,2023年12月,周奕丰被证监会立案调查,这两项调查并不会因为鸿达兴业的退市而终止。
当时立案调查的原因是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可不要小瞧了信息披露,这是一个包罗万象的概念。
信披违规中最常见的一个类目就是财务造假,而如果财务造假使得股民投资受损,则是可以起诉赔偿的。
也就是说,如果最终立案调查的结果与财务造假有关,周奕丰不止要交罚款,可能还要面临被起诉追偿。
投资者追偿是有成功案例的,鸿达兴业14万股民最后的一点希望,只能放在证监会的立案调查结果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