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崇焕,辽东戍边英雄,在明王朝最困难的时候奋起反抗,为大明争取到了难得的喘息之机。但是,历史总是很复杂,也很矛盾。在袁崇焕的光芒下,还有一个更让人捉摸不透的武将,那就是洪承畴。崇祯年间,崇祯皇帝因其特殊的身份和对他的期望而备受关注,但其最终的人选,一直是人们争论不休的问题。
袁崇焕固守辽东,为明王朝抵御后金入侵起到了重要作用。其用兵之才、坚毅之心,是辽东戍边之栋梁。但袁崇焕的英勇行为却没有得到世人的赞扬,他在政治上的失败,也为其悲剧的命运埋下了伏笔。和袁崇焕的坚持相比,洪承畴就惨了。崇祯帝最倚重的大将洪承畴,因其用兵之道,在朝中享有极高的声望。但是,辽东之战,其所面对的困难,却远远超出了他的预料。松锦之役的失利,不但使其在军事上蒙受了沉重的打击,而且使明王朝的军力大为衰弱。
洪承畴之败,不但在军事方面,而且在政治、精神两方面都吃了一个大亏。他落入清兵之手,陷入空前的窘境。他对明王朝既有忠心,又有生与死的抉择。皇太极劝降,既是对其忠心的一种考验,也是对其信念的一种挑战。在此期间,崇祯帝对崇祯皇帝的态度,也出现了一些微妙的转变。
在这一不确定的历史时期,二人的命运相互交错,共同谱写了明末一段耐人寻味的篇章。她们的人生经历,不仅有各自的悲喜,也折射出了那个混乱的年代。
松锦之役,对于洪承畴来说,不但是一场重要的军事失败,也是他人生中一个重要的转折。这一仗,洪承畴兵败如山倒,自己成了清兵的阶下囚。这一事件在明代朝野内外造成极大的震荡。洪承畴,这个被崇祯帝看好的大将,其意外身亡,震动了朝野,也动摇了民众对他的信心。
洪承畴被抓后,陷入了一种从未有过的两难境地。清党首皇太极见洪承畴有才干,便提出劝降策他归顺。对于洪承畴来说,这不但是对他的忠心与信念的一次试探,也是对他人格的一次考验。洪承畴在清兵的战俘营地里,表示自己决不投降,并以绝食来表示自己的决意。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既是其忠贞、勇敢的表现,也是其精神上承受着极大的压力。皇太极劝洪承畴投降,采取了多种手段。他既是借洪承畴之危,又是对其人品、才干的一种敬重。皇太极千方百计地劝说洪承畴投降,包括对他的优待和对他家族的庇护。在这种巨大的诱惑之下,洪承畴有些动摇了。洪承畴从一开始的坚决反对,到后来的妥协,他面临着生死和忠心的两难选择。
在此期间,崇祯帝对待洪承畴的态度也有所转变。崇祯帝一开始很赞赏洪承畴的忠心与献身精神,还专门为他写了一篇颂词。可是,当洪承畴与清军走得越来越近时,崇祯帝对他的态度,却从一开始的失望,到后来的愤恨。洪承畴的投降案,在明末也是一段屈辱的历史。
从这两个武将的命运中,我们可以窥见后期明王朝的军政复杂局面。袁崇焕的坚守与牺牲,洪承畴的败亡与投降,构成了一部关于忠诚与背叛,英雄与悲剧交织在一起的叙述。
范文程,也是清代的一员,奉命劝降洪承畴。他没有直接劝说投降,而是采用了特殊的战略。范文程很清楚洪承畴是个什么样的人,他很清楚,如果他直接认输,很有可能会引起他的不满。于是,他用一种比较聪明的方法,以明王朝内部的混乱与前途为线索,向洪承畴表明,向清投降也许是惟一的出路。
范文程的话语中饱含着对政治的深刻见解,也饱含着对人性的洞察。他用事实告诉洪承畴,大明王朝已经不稳,危在旦夕,洪承畴在绝境之中,看到了一丝希望。这样的心态变化,就成了洪承畴最后服软的理由。
皇太极的谋略,主要体现在他的智谋与对人性的把握上。他并没有用强硬的手段逼洪承畴就范,反而用了一种比较柔和,比较恭敬的态度。皇太极表现出大清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态度,给了洪承畴很大的面子,让洪承畴觉得自己可以在大清王朝得到更大的发展,受到更多的尊敬。皇太极的这一战略,终于获得了成功。他以礼相待,赏识洪承畴的能力,护着他的家人,终于劝服了洪承畴。洪承畴归顺后,其军事才识为清廷所用,对清军南下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洪承畴的“投降论”,在当时被认为是一种务实的做法,然而在后世的史学评论中,这一做法颇有争议。虽然他对中原的征服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他的投降案却给人们留下了不好的印象。对历史的评判是一个复杂而又多元的过程,洪承畴的生平事迹很好地反映了这种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