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皓”指代四个头发胡子白花花的老人家,商山即商洛山、终南山,“商山四皓”是指四位常年隐居在终南山的隐士,分别是东园公唐秉、夏黄公崔广、绮里季吴实、甪里先生周术。
四位老人家出生于战国末年,他们虽饱读诗书,却不愿意做官,甘愿隐居于深山老林避世不出。刘邦曾经邀请四人出山,结果却遭到了拒绝。
不料有一天刘邦发现,四个白胡子老头居然成了太子刘盈的跟班,雄赳赳气昂昂地出现在自己面前。他酸溜溜地质问四皓:“吾求公数岁,公辟逃我,今公何自从吾儿游乎?”
四皓一点都不客气:“陛下轻士善骂,臣等义不受辱,故恐而亡匿。窃闻太子为人仁孝,恭敬爱士,天下莫不延颈欲为太子死者,故臣等来耳。”
刘邦脸红了,尴尬地说:“烦公幸卒调护太子。”转过头他对戚夫人“惨兮兮”地说:“我欲易之,彼四人辅之,羽翼已成,难动矣。吕后真而主矣。”一句话说得戚夫人悲恸失声,刘邦还做了歌:“鸿鹄高飞,一举千里。羽翼已就,横绝四海。横绝四海,又可奈何!虽有矰缴,尚安所施!”那意思是,刘盈翅膀硬了,老子手上空有捕鸟工具,也束缚不了这小子了!
商山四皓
很显然商山四皓还是食人间烟火的凡夫俗子。那么他们究竟有何能耐,可以左右天不怕地不怕的刘邦呢?
说实话,四皓未必真的有多大本事。像商山四皓这种避世的隐士,历朝历代都多如牛毛,即便今天,终南山里还能找到他们的身影。可是隐士就一定是“高士”吗?不一定吧,很多人就喜欢过与世隔绝的生活,跟肚里又没有墨水没有任何关系。
商山四皓有名有姓,可不见其生平事迹,甚至连他们赖以成名的“高”,究竟“高”在哪里,也不见一个字记载。有安邦之策?还是有定国良谋?有千秋高论?还是万世之功?一概不知道,甚至都不知道他们能识几个字!
可能说,高人嘛,向来都是神龙见首不见尾,哪能呜呜渣渣随便让人窥见其丘壑。可是既然如此,他们怎么就被所谓的“礼遇”诱惑出山了呢?俗气得很嘛,而且他们愿意为之赴死的刘盈,似乎与他们所认为的高度差得有点远吧?
四皓既然服务于刘盈了,总得有点闪光的地方吧?可仅有的出场地方还是让刘盈不去替刘邦打仗,让他逃避问题。这算什么高手?所以,商山四皓的大名估计是徒有虚名!当然,这仅仅是指治国安天下的政治才能方面,德行方面不做任何评价。
既然如此,刘邦怕什么啊?
商山四皓
其实都不是,商山四皓的花瓶属性,刘邦不可能不知道,否则他不可能允许四人在自己的视线以外逍遥自在。刘邦真正关心的是,是谁在背后给刘盈支了这么个高招?
首先为何说请出商山四皓是高招?因为商山四皓虽然本身不能搅动政局,但他们身上却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标识——代表天下舆论,请动他们,就等于给自己拉过来一面旗帜。
古人认为,读书人一辈子最高的追求就是“治国平天下”,只有一种情况下,他们宁愿自废武功也不出来做官——天下无道。孔子就说得很清楚:“邦有道则现,邦无道则隐。”也就是说隐士被当作是对无道社会的抗争者。
相反,如果一名隐士走出山林,就代表他认为如今的社会是有道的,当今的皇上是明主圣君。这就是商山四皓的舆论标签作用,也是刘邦想请他们出山的原因。
可刘邦失败了,也就是说刘邦在天下舆论心目中,还算不上明君圣主,相反他们却把这张奖状发给了太子刘盈。
这种反差让刘邦震惊,也让刘邦震撼!
刘邦
其实谁都能看得清,刘盈与刘邦的差距不是一星半点,可刘盈为何获得了不该有的殊荣呢?刘邦不笨,他立刻就想到,这背后一定是有高人策划。
是的,请商山四皓出山,绝不是刘盈、吕雉能想到的,而是张良的计谋。有一种说法是,商山四皓中的“夏黄公”就是“黄石公”,那位当年在沂水桥上,授张良《太公兵法》的“圯上老人”。
刘邦想废刘盈,改立戚夫人之子刘如意,群臣多有反对都被驳回,吕雉无奈之下向张良求教,张良四两拨千斤,躲在身后放出了请商山四皓这么一个大招:“吕后恐,不知所为。人或谓吕后曰:‘留侯善画计策,上信用之。’吕后乃使建成侯吕泽劫留侯,曰:‘君常为上谋臣,今上欲易太子,君安得高枕而卧乎?’留侯曰:‘始上数在困急之中,幸用臣策。今天下安定,以爱欲易太子,骨肉之间,虽臣等百余人何益。’吕泽强要曰:‘为我画计。’留侯曰:‘此难以口舌争也。顾上有不能致者,天下有四人。四人者年老矣,皆以为上慢侮人,故逃匿山中,义不为汉臣。然上高此四人。今公诚能无爱金玉璧帛,令太子为书,卑辞安车,因使辩士固请,宜来。来,以为客,时时从入朝,令上见之,则必异而问之。问之,上知此四人贤,则一助也。’于是吕后令吕泽使人奉太子书,卑辞厚礼,迎此四人。四人至,客建成侯所。”
这一招看似无害,其实杀气腾腾,它除了帮刘盈争得舆论战的先机,还向刘邦悄悄地下了一道战书:刘盈不孤单,背后有张良等众多功臣势力的支持,更有吕氏一族押上身家性命的赌注,刘邦看着办!
人们都说刘邦喜欢刘如意是爱屋及乌,有这方面的原因,不过对刘邦来说,江山稳固远比个人偏爱更重要,撤换刘盈更多的是出于他过于柔弱的性格。
刘邦
刘邦年事已高,他知道自己驾崩后的最大危机就是异姓诸侯王和功臣势力作乱,他担心刘盈不足以应付,相反刘如意的性格更像自己。可刘如意又太年幼,年龄弱势很难弥补,除非自己可以向天借寿二十年。
所以,刘邦在易太子事件上其实是摇摆不定的。商山四皓事件给了刘邦一个全新的思考:既然功臣势力中意刘盈,同时吕氏一族能摆弄功臣势力,这就可以弥补刘盈的某些劣势。既然如此,那就还是刘盈吧!
因此,所谓刘邦不敢废太子有点言过其实,是刘邦综合考量,觉得吕雉和刘盈母子要比戚夫人和刘如意母子的组合更有利于刘家江山。商山四皓在事件中只是个“纸老虎”,刘邦在意的是他们身后波谲云诡的政治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