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娃出生以后,我们便有了软肋,为人父母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宝宝能健康快乐地长大。然而养育孩子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实在有数不清的“育儿陷阱”摆在眼前,让新手爸妈们几乎操碎了心!
俗话说:“育儿无小事”,就连放屁也是大事!宝宝放屁再正常不过了,但你可知道对于小婴儿来说,放屁是身体的重要信号,我们能从中读出不少宝宝健康的信息呢。
接下来莞妈就带你探究关于宝宝的那些“屁事儿”,解锁当中隐藏的秘密!
🔻宝宝的“屁”从何而来?原来“小屁孩”不是白叫的想必带娃的家长都留意过自家娃放屁,就像个现实版的充气小娃娃,胳膊一伸腿一蹬,腰一扭屁股一撅,冷不丁“噗呲~”一下,屁就来了!连吃奶、睡觉都能随时嗯出“屁”,小模样真是又呆萌又搞笑!
为何宝宝体内会有这么多气体?他们的“屁”究竟是怎么来的?其实宝宝放屁,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一是吞咽入腹的空气。宝宝在日常进食、哭闹或发出声音时,误将一部分空气吞进了肚子里,而后这些空气在肚子里兜兜转转,最终才变成屁溜出去。
二是食物消化过程中产生气体。食物在肠道中发酵,以及部分细菌参与食物分解,都可能产生气体,气体不会消失,只会随着胃肠蠕动最终以屁的形式排出。
一般来说,宝宝放屁是正常的,说明其消化系统运行正常。但小月龄宝宝(0-5个月),由于发育不够完善,肠道蠕动以及消化功能没有形成规律,所以经常会出现胀气的情况。
宝宝胀气可能会引起腹痛和肠绞痛等不适,导致哭闹不止、寝食难安。通常我们可以通过给宝宝拍嗝、做排气操、腹部按摩等,帮助宝宝排气,能让他们感到舒服一些!
🔻宝宝“屁事”多,或是身体的求救信号既然知道了宝宝的“屁”从何而来,那么如何能从这些“屁事儿”中读懂宝宝的健康信息呢?首先我们得搞清楚宝宝“屁”的种类。
👉01放臭屁
宝宝放臭屁,又分好几种,臭味不同可能提示不同的身体状态。
酸臭:可能是宝宝摄入过多碳水食物,在肠道中长时间储留发酵,产生难闻的气体,并可能伴随肚子咕噜咕噜地响。
臭鸡蛋味:可能是宝宝摄入过量的蛋白质并出现消化不良,产生较多硫化氢气体,因而放屁会有臭鸡蛋味,还很刺鼻。
遇到这两种情况,前者可以适量减少碳水食物的摄入,比如米粉、米粥、面条等主食;后者可以减少含脂肪和蛋白质食物的摄入,如奶粉、牛奶等,还可以吃点益生菌来调节肠胃。
还有一种宝宝光放臭屁不拉粑粑,可能是大便过于干结,无法排出,一直停留在直肠中过度发酵产生难闻的气体。这种情况建议给宝宝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多喝水,配以腹部按摩,促进排便。
👉02放空屁
大家有没有留意过,有的宝宝放屁很响,甚至能把自己吓哭,是不是觉得既心疼又搞笑?如果宝宝只是放屁响、无异味、也没有不适症状,那么家长大可不必担心。
宝宝噗呲噗呲地连放一串响屁,很可能是在向你抗议:本宝宝饿了!饥饿状态下,宝宝胃蠕动加快,不仅会放屁,还可能会打嗝,肚子咕噜咕噜叫。如此就别磨叽啦,快去给宝宝投喂吧!
👉03经常放屁不拉粑粑
如果2-5个月的宝宝经常放屁,却连续2-3天甚至4-5天都不拉粑粑,但也没有明显的不适表现,那么他很有可能是在攒肚哦。
宝宝攒肚是因为随着月龄增长,消化能力提高,能对母乳或配方奶进行充分地消化、吸收,最后剩余的残渣并不多,所以才没有便意。
但我们要注意区分宝宝是攒肚,还是大便硬结排不出来。这就要看宝宝最后拉出的粑粑是什么形态,若是黄金软便,说明是前者,如果粑粑坚硬、排出困难,则是后者。
👉04夹带粑粑的屁
家长们是不是也遇到过,宝宝有时候放个屁,竟会把粑粑也崩出来一些。这种情况其实也不必慌,若宝宝精神状态好,能吃能睡,也没有拉肚子,就不需要担心。
宝宝放屁时带粑粑,主要是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肠胃功能不完善所致。他们不能有效地控制自己的括约肌,导致时不时夹带一些“私货”,待宝宝长大一些,这种情况就会自然消失。
👉05放很多屁
宝宝噗呲噗呲地放很多屁,并且看起来满脸通红,肚子胀紧、双腿蜷缩,还哭闹个不停,这种情况可能是宝宝肠痉挛了,也就是肠绞痛!
我们可以通过飞机抱、给宝宝进行腹部按摩、让其俯趴、帮他温敷肚子等来缓解肠痉挛情况。平时也要多拍嗝、做排气操等帮助宝宝顺畅放屁。
👉06很少屁或不放屁
屁太多了不好,那宝宝屁少或者不放屁呢?自然也不行!正常情况下,人每天大约会放10-20个屁,小婴儿的频次可能更多一些。如果宝宝长时间不放屁,可并非好事!
有可能是食量不足、排便不通畅、或消化系统出现异常等。如果宝宝伴有严重的哭闹,还要排除肠扭转或肠阻塞等异常情况,建议及时去做相关检查和诊治。
结语作为父母,我们要细心观察、科学解读,才能及时了解宝宝的身体状况,为他们提供最佳的照顾。记住,每一个“屁”,都隐含着宝宝的健康信息,某种程度下,或也是身体发出的一种求救信号,家长们切不可疏忽大意哦~
@莞家妈妈 一名健康管理师/家庭教育指导师,进入主页,了解更多养育知识和育儿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