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散装老师发了一条中证800指数挂钩产品的业绩情况,我觉得他跑偏了,中证800指数的问题不在于业绩,而在于找不到自己的生态位。
当前市场存量跟踪中证800指数及相关指数增强基金,可以在中证指数的官网一览无余:
当前市场上与中证800指数挂钩的指数产品一共有13只,其中:
场内普通ETF2只(汇添富、易方达)
LOF1只(长盛,分级基金转型)
场内增强ETF1只(银华)
场外基金4只(汇添富和易方达做了联接基金,天弘和中银发了指数基金)
指数增强基金5只(汇添富、华夏、招商、民生加银、兴全)
注:据民工的不完全统计,工银瑞信、广发、中银、富国、建信在2020年发行过中证800ETF,均已经清盘。
上述产品的规模及机构占比如下:
可以看出,机构比较偏好更偏工具化的800指数或ETF,而非指数增强。
接下来盘几个具体的产品。
1、汇添富中证800ETF
跟踪中证800指数相关的基金中,规模最大的汇添富的中证800ETF,其中联接基金仅8000万(成立2年半),场内ETF最新规模已经高达71亿,看份额曲线,大部分为去年8~9月突然增加,大概率是……GJD买入导致。
由于年报尚未公布,无法得知前十大持有人的详细情况,但基本确定为机构资金。
大家要思考,为什么GJD选了这个,没选其他的?因为之前也有20亿的规模,如果你一开始规模太小了,也接不住这泼天的富贵。
2、兴全中证800六个月持有指数
其他产品里面,兴全的指增规模超10亿,该产品首募规模近29亿,有6个月持有期,且成立以来超额极好。
这个产品业绩很好,但没办法做太多点评,非开放式的产品我基本上不看,尤其是偏工具型的产品,做个六个月持有期,产品定位我不是很理解。
3、 长盛同庆中证800(LOF)
长盛同庆是老分级基金,15年转型后开始变成纯指数基金(非指数增强),且以LOF形式运作,是市场上最早的800指数基金,陈亘斯近五年超额不错(从超额的分布看,打新可能贡献较多),该产品当前已经小微,规模仅5000万出头,场内几乎无成交。
其实基金经理也挺好的,但LOF产品现在真的越来越难运营。
接下来统计全部中证800指数成立以来业绩情况(业绩截至3月18日):
不难发现,非增强指数均为2019年以前成立,2020年成立的ETF几乎全部清盘,增强指数均为21年后成立,且超额收益很难创造,除了兴全,其他增强指数的超额不显著。
当前的中证800指数或指数增强,都有哪些技术路线?
1、场内ETF:首先排除增强策略ETF这种四不像(可能还没到风口),看场内仅存的两个ETF,仅有汇添富被GJD青睐,因为此前就有20亿规模;而易方达的场内规模不足2亿,没被选中。前面还有多家2020年发行然后陆续被清盘的产品。
2、场外指数:没有一家规模超过2亿的,即便天弘早在15年就成立了800指数基金,至今也没有做大。
3、增强指数:如何保证做出超额是关键,在20年之前,打新可以稳定创造超额收益,在22年以前,滚中证500期指贴水也可以提供超额,但现在难以找到一个可以提供稳定超额的策略,只靠基金经理择时、做主观行业偏离,胜率不高。兴全能做出超额是由于申庆本身在主观上就比较强(代表作兴全沪深300指数已经管理了13年,猜测在红利类因子上有暴露);而招商和汇添富能做出一些超额是由于他们自身量化团队比较强(王平和许一尊团队在业内也是比较知名的)。
中证800指数=沪深300指数+中证500指数。
有点像平衡型产品,定位不清晰,投教成本比较高。
从当前的现状看,零售端完全看不到需求,也没有相关的股指期货产品。太过于均衡反而没有需求,客户的风险偏好是比较极端的(见《平衡型产品突围难度太大了》),在指数这边也一样,比如中证A股指数,目前仅有华泰柏瑞布局,成分股近5000个,规模仅2亿。
这里又要掏出大凯文总的老图了:
我很早就提过曾琬云管理的永赢合享,虽然这个产品规模一直没做大,但业绩其实是远超平衡型产品平均业绩的:
之前也和杨师傅聊过平衡型产品的问题,杨师傅说,没人玩的五五开,未来会越来越有生命力,随着股票上涨,或者下跌,自动做再平衡,长期的收益风险比是很高的;另外,虽然从产品销售的角度看不上不下,但从家庭资产配置的角度,可能更合适。
不论是中证800指数,还是平衡型产品,都面临暂时找不到生态位的困局,但可以相信未来。前提是,产品熬住,不清盘。
编辑:宇杰
(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不作为投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