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松山防线被击破后,洪承畴被皇太极俘虏后怎么都不愿意降,嚷嚷着只求一死,可没过几天,洪承畴对皇太极纳头就拜,这一切转变,都是因为范文程看出了洪承畴的心理。
明末国柱洪承畴洪承畴的出身并不高,因为家庭贫困,所以比普通人还普通,但洪承畴的脑袋很聪明,这一点直接改变了他的命运。
当时在洪氏宗族中,洪承畴的族中长辈洪启胤是为数不多的才子,已经考取了秀才的功名,他仅比洪承畴年长几岁,却看出了洪承畴的不凡,于是他将让洪承畴跟着自己读书,教导洪承畴知识,并且将自己的藏书让洪承畴览读,洪承畴早年的知识储备,全靠洪启胤来灌输。
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洪启胤考中举人,成为了举人后,他对洪承畴的培养更加用心,又过了几年,洪承畴也考中了举人,并且在万历四十四年考中进士,在殿试后,洪承畴名列二甲,是为进士出身。
此时的洪承畴年轻得离谱,仅是二十岁出头,这种资质的人物在任何时代都不会差,加上洪承畴出身普通,跟当时明朝廷的贵族门阀无关,所以洪承畴一定会被重用。
洪承畴
中了进士几年后,洪承畴在刑部当了几年的官,到了天启帝登基,洪承畴又进入了学政系统,为朝廷培养人才,一直到天启七年(1627年),洪承畴才开始了另外一段”人生模式”,那就是:灭贼。
天启七年(1627年),洪承畴任陕西督粮参政,不久后,明思宗即位,而与此同时的陕西民变已经愈演愈烈了,当时的陕西三边总督杨鹤却对待这些民变持“安抚”态度,以至于农民军都围攻到了韩城之下,杨鹤都没有办法选出一个将领来击退义军,也是在危难之际,督粮参政洪承畴带着士卒杀了出去,解救了韩城的围困危机。
三边总督拿义军没辙,一个督粮参政却带人杀敌数百,两人的军事才能高下立判,刚好崇祯又是一个自以为“慧眼识才”的明君,于是便大力提拔洪承畴,让洪承畴直接放下文职,改任延绥巡抚,在明面上虽然受杨鹤牵制,但洪承畴要做什么,杨鹤其实管不了太多。
在治理陕西义军期间,洪承畴与杨鹤的对敌政策产生了很大的出入。
洪承畴主张铁腕剿匪,并且是付诸了实际行动的,而杨鹤则是继续保持安抚的思路,和洪承畴经常闹出矛盾,但即便杨鹤官再大,陕西民变的局势也不是他能控制的了,随着张献忠、李自成等人的崛起,杨鹤的“养寇自重”的罪名就逃不掉了,于是在崇祯四年(1631年),杨鹤罢官下狱,铁腕作风的洪承畴继任三边总督。
这是洪承畴在大明叱咤风云的开始,洪承畴这个人的军事能力是非常可以的,简直是起义军的克星,他担任三边总督后,对陕西义军的“作战思路”无比清楚,加上他的战术有着很直接的目的性,能打死绝对不谈判,所以义军纷纷在他手上遭殃。
洪承畴
崇祯五年(1632年),洪承畴破可飞天部大军,这一战还俘获了白广恩。
崇祯六年(1633年),洪承畴脸皮高迎祥军,逼得高迎祥停下东进的脚步,只能回到西边的山区蛰伏。
假如大明当时仅有内患,那么不出三年,洪承畴就能把李自成彻底灭掉了,加上孙传庭在不久后也加入了战场,孙传庭和洪承畴一样,都是弃笔从戎的顶尖人物,对于起义军而言简直是绝对的杀伤力。
可大明除了内患,还有外敌,那就是已经崛起了的大清。
崇祯九年(1636年),皇太极带着清军绕路杀入北京地区,史称“丙子之变”,在北京的崇祯帝被吓得半死,立即召集西边剿匪的部队回来勤王,陕西的起义军因此有了可以喘息的机会。
而这一次“喘息机会”绝不是最后一次,到了崇祯十一年(1638年)的时候,因为孙传庭和洪承畴、卢象升等人的“围剿”,陕西最后一支有实力的起义军“闯将”李自成部队被近乎消灭,仅仅是带着十八骑逃进了商洛山,只要明军进山搜查,李自成就无路可走。
可就是这么一个关键时刻,大清又来了。
爱新觉罗·多尔衮
崇祯十一年(1638年)九月,皇太极命令多尔衮带着大军再度入大明疆域作乱,而明思宗又再度被吓到,急忙发出勤王令,让洪承畴、卢象升、孙传庭回京防御杀敌,也是这次勤王,其产生的一系列连锁反应让人想都想不到,那就是李自成竟然靠着最后一口气,再度复苏了。
但这一切已经和洪承畴无关了,因为鉴于清军在关外的崛起,明思宗决定让洪承畴负责辽东事宜,命令洪承畴担任蓟辽总督,彻底统筹宁锦防线。
其实辽东事务十分“敏感”,因为皇太极此人深谙离间计,刚好崇祯帝这个人多疑,喜欢无能狂怒,于是皇太极每次一施展离间计,明思宗都肯定中招。
崇祯三年(1630年),袁崇焕被明思宗在北京凌迟处死,因为袁崇焕的“违规勤王”被明思宗质疑谋反,而这一切的推动者,就是皇太极。
除了可怕的心计以外,皇太极的军事能力也很强大,在袁崇焕被杀后,宁锦防线就渐渐挡不住清军了,即便是洪承畴走马上任,一样难以挡住皇太极的进攻脚步。
洪承畴
崇祯十三年(1640年)、崇祯十四年(1641年),因为皇太极的步步紧逼,令洪承畴不得不集结十数万辽东精锐和皇太极在锦州决一死战,可明军内部并非都是同意大决战的,这种内部不统一的战斗方略,让洪承畴失去了最好的时机。
崇祯十四年(1641年)末,皇太极亲率清军坐镇于松山、杏山之间,之间阻断了明军防线的构成,随后又围困了松山,围困了半年后,皇太极一次次粉碎洪承畴等人的突围计划,最终在崇祯十五年(1642年)的三月攻破松山,俘虏了洪承畴、辽东巡抚邱民仰,不久后锦州的祖大寿也出城投降,大明的宁锦防线近乎破产。
洪承畴被俘:宁死不降却“屡拂拭之”皇太极俘虏了洪承畴之后,一直劝降洪承畴,因为洪承畴乃是崇祯的救星,大明的希望,如果洪承畴投降大清,那么皇太极对大明的攻伐便会更加省力,同时皇太极也会将洪承畴打造成“榜样”,吸引大明的官员来投降。
可劝降洪承畴,一开始却非常难。
洪承畴最初表现出的态度可谓是忠贞不二,他以绝食抗议,并且将皇太极派去劝降的人大骂赶回,这个时候的洪承畴可谓是“忠臣”的典范,风度甚至可以比拟当年被忽必烈俘虏的文天祥,如果洪承畴真的以这种方式殉国,那么洪承畴就算输了大战,却赢了名声。
皇太极看洪承畴油盐不进,非常头痛,他又不舍得杀掉洪承畴,因为洪承畴的作用太大了,更重要的是,皇太极总觉得洪承畴是有“难言之隐”的,他在洪承畴的一举一动中看出来,洪承畴似乎并不是求死之心特别坚定的人。
爱新觉罗·皇太极
所以皇太极又认为,是不是没有用洪承畴“熟人”的缘故,于是皇太极又派吏部尚书范文程前去劝降洪承畴,虽然范文程与洪承畴未必是熟人,但范文程曾是大明官员,说不定他就能问出点什么来。
于是范文程带着好酒好菜又去了洪承畴的住所,洪承畴对这些酒菜是一点都看不入眼,甚至面对范文程这个“叛徒”显得十分憎恨,一直在对范文程咆哮,外面等候的人都听到洪承畴雷雨般的狂怒,众人心里不禁想到,这洪承畴看来是真的不会降了,既然不降,那么就得杀了。
可外面的人听了是这么想的,里面的范文程却不是。
他依旧耐心地和洪承畴交谈,在交谈的过程中,他发现洪承畴那高傲的姿态下,有着一个细微的动作,那就是经常拍去衣服上的“落灰”,看到这种细节之后,范文程内心哑然一笑,他终于明白洪承畴的意思了。
谈话出来后,皇太极都以为没有希望了,而范文程却是告诉皇太极:“承畴不死矣。承畴对敝袍犹爱惜若此,况其身耶?”
虽然在史书上,范文程这个解释很牵强,但大致是建立在当时的人对洪承畴独特的了解之下,而皇太极豁然开朗。原来不是宁死不屈,只是面子没给够。
爱新觉罗·皇太极
于是乎,皇太极决定“光明正大”地“邀请”洪承畴出山,而不是招降洪承畴,到了次日,皇太极带着洪承畴来到太庙,整个过程中,所有的随行人员都跪下了,但就洪承畴没有跪,皇太极对此也不恼火,还将自己的衣袍脱下来披到洪承畴身上,这一个举动就彻底降服了洪承畴,“上自临视,解所御貂裘衣之曰:‘先生得无寒乎?’承畴瞠视久,叹曰:‘真命世之主也!’乃叩头请降”。不久后,洪承畴带着祖大寿等人全部向皇太极下跪称臣。皇太极大喜,说:“我今获一导者,安得不乐!”
皇太极虽然是满人,但汉文人那一套“默语”他却是上演得出神入化,他将衣袍披在洪承畴身上,既有着“礼贤下士”的谦虚姿态,这个姿态与大明皇帝明思宗是截然不同的,所以他想以这种反差来感化洪承畴。
其次皇太极将自己的衣袍盖在了洪承畴身上,这里或许反映出的第二个意思就是帮他“掩盖”,因为洪承畴怕的是身后名声,当时之人其实知道他投降大清也并不会怎么说他,因为明思宗这个德性,大家都想跑,只不过洪承畴阴差阳错走掉了,所以众人除了在嘴上骂两句,并不会把洪承畴当作秦桧之流看待。
而就是洪承畴在投降后,大明这边还在为洪承畴举办了隆重的“仪式”,因为洪承畴逃回来的家丁告诉崇祯帝,当时洪承畴被俘虏后,还向着北京的方向下跪叩头,一边叩头一边骂着清军,这种做法摆明了就是找死了,明思宗一听,顿时就哭了,立马就要为他的好忠臣举办仪式祭奠。明思宗在四月十二日下旨称赞“洪承畴节烈弥笃”,并指示“速与优旌,以慰幽忠”。“五镇溃后,朝中无言及宁锦者。已,闻宁锦失,洪督承畴执,祖总兵大寿降,曹总兵变蛟死,塔山一城,以不肯降尽城自焚。上临轩垂泣云:‘我不曾救得承畴。’敕建祠京师,赠恤从厚,且令设坛,拟往亲祭。今犹俨然也。”
就是这么一个决定,让明思宗的脸被打得通红,因为不久之后,他的“忠臣”,那个边跪大明边骂大清的洪承畴投降了大清,还是带着大明的强将一同投降的,这个情报让明思宗尴尬得无地自容,于是下令将所有为洪承畴准备的祭祀建筑改掉或者毁掉。“明讹传承畴已死,予祭十六坛,建祠都城外,与邱民仰并列。庄烈帝将亲临奠,俄闻承畴降,乃止。”
洪承畴
洪承畴投降虽然是皇太极“求来”的,但皇太极根本没想着重用洪承畴,因为他真的不怀疑洪承畴在最后的大决战的时候,带着十几万兵马和他决一死战,理由还是因为“名声”,洪承畴怕死,但他怕死得不体面,所以皇太极对这个狠人,有所提防。
而洪承畴也知道自己的理亏,同样没有在意,不久后,洪承畴为了在大清阵营“出头”,他献计谋让清军直取北京,当时的大清对攻入北京的路线确实不熟悉,有了洪承畴这个带路党,一下子就打通了北京的关键通道,在大清入关后,洪承畴得到重用。
大清入关后,多尔衮发动“剃发令”,要求大清子民都得剪头发留辫子,而洪承畴对这个政策没有丝毫的反对,甚至还带头剪发,这时候的洪承畴跟那个宁死不屈的洪承畴简直就是两个人,如果不是同一张面孔,那谁都看不出来。
洪承畴在大清当官最高当到了大学士,他在康熙四年(1665年)去世,算是得到了善终,但洪承畴不知道的是,他所希冀的“身后名声”,被清高宗后来出的“贰臣论”给粉碎了,清高宗离奇地夸赞那些顽强抵抗清军的大明忠臣,鄙夷投降的范文程、洪承畴等人。“洪承畴在明代身膺阃寄,李永芳曾乘障守边,一旦力屈俘降,历跻显要,律以有死无贰之义,固不能为之讳。然其后洪承畴宣力东南,颇树劳伐,李永芳亦屡立战功,勋绩并为昭著,虽不克终于胜国,实能效忠于本朝。昔战国豫让初事范、中行,后事智伯,卒伸国士之报,后之人无不谅其心而称其义,则于洪承畴等又何深讥焉?”
虽然清高宗的做法是因为时易世变,需要人们尽忠报国了,但他说的终究是客观的道理,这也是为什么洪承畴在后人嘴里的骂名更多于功名的原因。
[得瑟]顺治那么帅还不够吗?嘎嘎嘎嘎嘎嘎嘎嘎嘎嘎嘎嘎嘎嘎嘎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