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为了躲避战乱,北大、清华、南开三所大学迁往长沙,可就在当年的12月13号,南京沦陷,长沙此刻也非常的危险,最终三所学校决定从长沙迁往昆明,组成西南联大。
但是如何搬运教材,还有教学的设备就成了一个非常大的难题。当时中原大地是战火连天,各大交通的要道都挤满了难民,还有开赴前线的部队,而且每天都有无数个敌机进行无差别的狂轰滥炸。由于时间紧张,转移难度大,学校就挑选了284名身体健壮的男同学,由黄玉生、闻一多等等11名老师共同带团徒步穿越湘西和贵州直达昆明,其中闻一多是11位教授里面年龄最长的,他曾经就感慨到,火车、轮船我都坐过,但自己对祖国的认知仍旧肤浅,现在我就要用双脚去丈量先辈们曾经历经的沧桑。这支临时组建的步行团,从1938年的2月20号出发,在4月28号最终抵达了昆明终点。在此期间,除去车船代步,实际步行了40天,平均每天要负重行走30多公里,步行里程长达1300公里。步行团师生的这次艰难的迁徙之旅,被后来评称为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次长征。联大的师资力量有多豪华呢?像闻一多、沈从文、朱自清、华罗庚等中外文明的大师都曾经在这所大学里面任教。这些教授不仅业务能力精湛,一个一个都还非常有意思,比方说闻一多,他特别喜欢抽烟,上课的时候呢,也是要叼着一个大烟斗。不仅如此,他还允许会抽烟的男生和他一起抽,他就对学生说过,说想抽烟的就到讲台上来。于是你经常会看到一群人在烟雾缭绕当中去解析楚辞。国学的教授刘文典非常的傲慢,人称是民国的第一狂徒,曾经在躲避日军轰炸的时候就嘲讽过文学大师沈从文,说我往防空洞跑,那是为了活着好去讲庄子,你这么没用,那你就干脆不要跑了。但他其实是个非常浪漫的人,经常在皓月当空的夜晚带着学生们在操场上去品读月赋。
西南联大办学条件非常艰苦,虽然有昆明作为安身之地,但学校的宿舍非常紧张,当时本来就有非常多的难民涌入昆明,老百姓都没有地方住,更何况是学生,连那就到处去搭屋子建宿舍,有的甚至在坟头里面盖了茅草屋,一个屋子里面挤了40多人,臭虫也特别多,咬的人也睡不着觉。吃的呢,也是八宝饭,除了红米谷子,还有各种各样的石子,甚至还会混入老鼠屎,就是在这样的环境当中,西南联大还是培养出了两位诺贝尔奖的获得者,100多位人文大师以及170多位院士,被称为是中国教育史上的珠穆朗玛峰。不过可惜的是,当年联大的学子们到如今基本上都已经逝去了,能够看到的也只有昆明的那个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