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人饮茶历史久远,僧人的饮茶礼仪在唐代末期出现,并且逐步得到规范,对中国饮茶文化的进步和禅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佛教是东汉末年传入中国的,魏晋南北朝时期开始盛行,到了唐代而大为兴盛。众所周知,中国传统文化是儒、释、道三教合流的结果,而茶与佛教又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谈到茶礼就不能不提到寺庙中的饮茶礼仪。
僧人们清心净欲,从茶中悟道并形成一整套的茶仪,但这是一个缓慢发展的过程。
关于寺庙饮茶起源目前还没有定论。最早的文字记载,是东晋怀信和尚的《释门自竟录》,其中说:“跣足清谈,坦胸谐谑,居不愁寒暑,唤僮唤仆,要水要茶。”
但此时僧人饮茶并不是普遍的现象,僧人饮茶成风是在唐朝出现的。据封演《封氏闻见记》载:“开元中,泰山灵岩寺有降魔师大兴禅教。学禅务于不寐,又不夕食,皆许饮茶,人自怀挟,到处煮饮。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同时,此时产生了“茶禅一味”说,从而真正把茶与佛理结合起来。
此时,寺庙也开始大兴茶事,但并没有形成一套寺庙专有的饮茶礼俗。因此,僧人饮茶也没有什么限制,更没有一定的程式可以遵循,也就是所谓的“人自怀挟,到处煮饮。”直到唐朝末年,怀海和尚创制“百丈清规”才将僧人饮茶纳入寺庙戒律之中,从而有了最初的寺庙茶仪。
随着饮茶在僧徒生活中地位越来越重,规范饮茶就开始成为必要了。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百丈清规》中对茶事的规定,其内容据《景德传灯录》载:“晨起,洗手面;盟漱了,吃茶;吃茶了,佛前礼拜,归下去。打睡了,起来洗手面;盟漱了,吃茶;吃茶了,东事西事,上堂。吃饭了,盟漱;盟漱了,吃茶;吃茶了,东事西事。”可见,僧人的一天几乎就是在吃茶中度过的。
此外,随着寺庙茶礼的日益完善,寺庙中还开始设置“茶堂”,供僧家辩佛说理、招待施主佛友品茶之用。还在法堂左上脚设茶鼓,按时敲击召集僧众饮茶。宋代诗人林通的《西湖春日》诗:“春烟寺院敲茶鼓,夕照楼台卓酒旗。”说的正是这一景象。此外,在寺院一年一度的挂单时,要按照“戒腊”年限的先后饮茶,称“戒腊茶”。平时,住持请僧众吃茶,称“普茶”。在佛教节日或朝廷赐杖、衣时,往往举行盛大的茶仪。
宋代时,寺庙还常常举办大型茶宴。而这些茶宴多是在僧侣间进行,仪式开始时,众僧围坐在一起,由该寺主持法师按一定程序泡沏香茗,以表敬意,再由近侍献茶给众僧品尝。僧客接过茶,打开盖碗闻香,举碗观色,接着品味,用以赞赏主人的好茶和泡沏技艺,随后进行茶事评论,颂佛论经,谈事叙谊,类似于今天的联谊活动。
后来,元人德辉修改了“百丈清规”把日常饮茶和待客方法加以规范,对出入茶寮的礼仪及“头首”在厅堂点茶的过程都有详细说明。最为重要的是,它还将茶礼等级化,即依照客人的身份,献不同档次的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