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成宫碑》临帖,这两个看不懂临不像的字,难在哪∣珠璧交映

我是晋公子 2023-02-05 14:54:53

一、珠

二、璧

这个“璧”字,我临起来的时候总感觉有点儿别扭。为什么?我用下面这张示意图来尝试分析一下:

这个字的左右两部分,都有少数笔画的扛肩角度跳突于整个字的大趋势之外(也就是绿线所标注的笔画)。以正常的使转来组字的话,是不太可能出现这种情况的。

我们对比一下智永禅师的《楷书千字文》和欧阳询的《皇甫诞碑》中的“璧”字,它们都没有这个现象:

这两个“璧”字,横画扛肩的倾向都比较强,而相对来说,《九成宫碑》的“璧”字,扛肩趋势就弱一些,横画放得更平,显得结字更加稳重、宽博。

我想,这可能是欧阳询刻意追求的艺术效果,它大概更符合奉敕书写的要求吧。

只是,一个成熟的书法家,他的书写习惯和肌肉记忆是不那么容易调整的。写着写着,原先的习惯又在不经意间露了出来,于是便有了那几笔扛肩过甚的笔画,也不是不可能。

当然,这只是我对欧阳询书写《九成宫碑》的一种推测性的意见,而已。

三、交

欧阳询、褚遂良等初唐书法家的楷书作品,从用笔到结构都能看出不少汉隶的遗形。比如这个看起来好像有点儿异样的“交”字,就是隶形楷写所致:

所以,学习欧、褚等人的楷书,如果对汉隶没有相当的了解,很容易照猫画虎,写走了样:

四、映

这个“映”字,构形是有问题的。问题应该是从上图中圈出的这一笔开始出现的。

可能是为了要使结字紧凑,圈出的这一笔短竖,落笔位置过分靠近义符“日”的右竖了,由此导致声符“英”的长横和底部两点都不好安排,最终成字,重心不稳。

我们对比一下《九成宫碑》里的另一个“映”字:

这个“映”字,是一个正确的示范,而前一个“映”字则不是。

— THE END —

文字|晋公子

排版|奶油小肚肚

图片|九成宫碑&晋公子原创

1 阅读:270

评论列表

雅堂书法

雅堂书法

1
2023-02-06 20:48

交字,作者似乎忽略了全字的重心

我是晋公子

我是晋公子

古代文学博士,把高冷的古代经典还原为有趣的生活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