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哪打哪才是最强的能力,这种干部提拔最快

壹号度文 2022-08-06 23:59:51

体制内,现在的人素质都比较高。

特别是最近十年,新录入到系统内的人员,有着高学历、硬素质、多才能,是实打实的“硬派”选手。

什么东西,基本上都一学都会。

电脑打字是啪啪作响,电话业务指导是滴滴不停,汇报工作嘴上更是叭叭不断。

典型的全能型选手(没有优势特长)。

不出一年,就能成为单位的“业务骨干”。

优秀党员、优秀公务员等等各类荣誉更是不断,在年终考核会上大家都对其表现进行了肯定。

荣誉的buff,更是让其每天像打了鸡血一样,各项业务工作来者不拒,大到主要领导交办的各项事务,小到其他科室人员请求的帮忙,都会其来处理。

而且,自认为对于业务非常精通,虽然只是一个中层干部,但是早就已经把自己当做了一名后备科技人选。(业务性选手)

有的时候,主要领导安排,“明天跟我一起去调研”,但是这位同志推脱,我的事情太多了,走不开。

有的时候,主要领导随口说,“机关里面绿植有点少”,这位同志老实地回答,“最近经费有点紧张,明年一定全部重新搞”

自然而然,在最近的一次提拔当中,没有把他提拔为副科级干部。

相反,提拔的是一个每天加班并不多,干的事情也不多的一个科长。

要论贡献,这位同志肯定没有他做得多;

要论关系,这个吃苦耐劳的同志,自认为自己帮了别人那么多忙,这个单位里的其他同事肯定会投他的票。

要论能力,这个吃苦耐劳的同志不敢说第一,但是绝对没有问题。

那为什么还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其实,在体制内,评价一个人能力的高低,不是做事的能力有多强、业务覆盖面有多广、政策有多精通,最重要的能力是“指哪打哪”。

说直白一点,就是“听话”,江湖上的语言叫做“给面子”,官方的话语叫做“讲ZZ”。

这点能力极其重要。

曾经有一名干部,在竞争上岗发表演讲时,只说了不超过40个字,“我的个人信息和工作经历大家都很清楚了,我要说的就一句话,那就是敢拼敢干 指哪打哪!”

这位同志成功上岗。

比如省领导要求路口不要设置右转专用道,改右转直行同道。

很多人就不理解,有怨言。认为会增加交通通行压力,执行的过程当中抱怨不断,很多地州推行缓慢。而某个市的领导,坚决执行。不到一周的时间,全部整改完毕。

果然,在随后的验证当中,通行效率要更高一些。

虽然执行过程比较艰巨,但是“领导安排的就是命令”,可以质疑,但是必须是事后。

这一点,大家在《公务员法》当中就能看出来。

第六十条明确规定,“上级不改变该决定或者命令,或者要求立即执行的,公务员应当执行该决定或者命令”。

这其实就是告诉大家,对于领导的命令“要坚决的执行”“要毫不犹豫的执行”。

很多时候,大家在工作中对于领导的安排或者有迟疑,或者有疑问,在推进工作的过程当中或多或少的打折扣。

这当中有很多的原因。

有的时候,没有办法从领导的视野看到全局,也没有办法看到问题的症结,或者是更高层次的判断,想当然地依靠自己的判断来处理事情,是非常容易出大事的。

就如同此次佩洛西窜访台湾,很多人都一定认为会打下来。而看不到带来的一系列后果和战略全局的需求。

相反,很多人虽然看不到全局,但是听从指挥、指哪打哪、从不推迟。

领导说XX城市做得好,立即开展“对标”工作,将XX城市作为学习对象,开展各类考察调研。

领导说XX地方关于基层治理的内容还需要优化,立即开展专题会议,对提出来的具体优化意见进行研究。

领导刚刚在XX会议上发表讲话,立马组织职工学习会议精神,并出简报;上级刚刚召开会议,立即组织职工心得谈、体会讲,出宣传稿。

这种干部,其嗅觉是灵敏的,执行力是最强的,提拔也是最快的。

吃苦精神固然重要,老黄牛精神固然要发挥好,但是执行力才是第一位的。

不敢拼,说白了就是怕担责任,不敢干,上升到更高层次就是“不讲ZZ”,这样的干部,你说你会提拔吗?

0 阅读:237
壹号度文

壹号度文

多年体制内工作经验,深度介绍体制内的那些人、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