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提醒:这是中风发作前的最后一次警告,把握住了或许还有救!

不一样视角 2025-01-26 03:06:04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医生,我爸昨天晚上突然说话不利索,嘴都歪了,今早送到医院,您说竟然是中风!早知道有这种事,我们肯定早点来,您说还能救吗?”

这样的场景,作为医生,我见得太多了。中风,这两个字听着像个“老年病”,但当它真降临时,往往来得猝不及防,甚至让人措手不及。

它是“沉默的杀手”,在发病前,可能只会给你几个短暂的“警告”——晕一晕、麻一麻、说话打结、视线模糊…… 很多人都以为是“小毛病”,结果,这一忽视,可能就是生命的转折点。

有句话说得好:“中风发作前的每一次症状,都是上天给你最后的机会。”今天咱们就来唠唠,中风发作前的那些“警告信号”,以及关键时刻我们该怎么办,真到了生死关头,这些知识或许能救你一命。

中风是怎么回事?

先说清楚,中风到底是啥?中风,医学上叫“脑卒中”,其实就是脑血管的“堵”或者“爆”。

· 堵住了:这叫缺血性中风,占中风总数的80%左右。简单理解,就是脑血管被“垃圾”(血栓、动脉硬化斑块)堵死了,血流过不去,脑细胞缺血缺氧,开始坏死。

· 爆了:这叫出血性中风,也就是脑出血。血管壁薄弱或压力太大,血管直接破了,血流到脑组织里,压迫脑细胞,后果也同样严重。

不管是堵还是爆,中风的本质就是“脑子供血供不上了”。”如果脑细胞长期缺血、缺氧,死亡的速度惊人——每延迟1分钟,可能有190万个脑细胞死亡。

所以,中风是个拼时间的病,早一步抢救,可能多救一片脑组织。

中风发作前的“最后警告”,别再忽视了!

你以为中风发作是“突然之间”?其实不然,大多数中风在发作前都会有一些“前兆”,这些信号可能短暂、轻微,但它们绝不是“没事的毛病”。

这些症状,抓住了,可能还来得及;忽视了,后果不堪设想。

1. 突然的“一过性”症状:快速来,快速走

中风前最典型的信号之一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简单来说,就是脑子暂时“堵了一下”,但又很快恢复了正常。可能表现为:

· 突然觉得一侧手脚麻木,或用不上劲,但很快恢复;

· 说话突然不清楚,嘴巴发僵,几分钟后又能正常交流;

· 出现短暂的视力模糊或失明,像眼前突然蒙了一层雾。

这些症状可能几分钟到几十分钟就消失了,很多人觉得“我这不挺好的吗?”,但其实,TIA就像中风的“预告片”——10%-20%的TIA患者在未来3个月内会发生真正的中风!

2. 突发的头痛、头晕:别当成普通疲劳

头痛、头晕是常见症状,但如果是中风前兆的头痛,往往有这些特点:

· 性质特殊:突然出现剧烈头痛,甚至痛到忍不住呕吐;

· 伴随其他症状:比如看东西模糊、肢体麻木、意识模糊等。

如果头晕,表现为站不稳、走路像踩棉花,或者转头时突然天旋地转,也要警惕,尤其是有高血压、高血脂等基础病的人。

3. 一侧肢体无力或麻木:像断了电

中风前,很多人会突然觉得一侧手脚不听使唤,握不住东西,走路拖着腿;或者一侧脸僵硬、麻木,嘴角向一边歪。这种“单侧症状”是中风的典型表现,早期症状可能很轻,甚至几分钟后恢复,千万别掉以轻心!

4. 言语困难:嘴巴打结,或答非所问

说话突然变得含糊不清,或者脑子里想得清楚,但嘴巴就是跟不上,甚至出现“答非所问”的情况。这是中风前兆中非常重要的信号,说明脑子负责语言的那部分区域可能供血不足了。

5. 突然视物模糊或失明:眼睛也会“报警”

中风前,视力可能突然出问题,比如:

· 一只眼睛看不见了,像突然被遮住;

· 视野缺损,半边东西看不到;

· 看东西变得模糊、重影。

这些都是脑血管问题影响到视神经的表现,千万别拖!

中风高危人群:你是不是“榜上有名”?

虽然中风可能发生在任何人身上,但有些人确实是“高危人群”,中风的风险比别人高出好几倍。如果你符合以下条件,就得格外警惕:

1. 高血压患者:高血压是中风最主要的危险因素,长期血压控制不好的人,血管就像“高压水管”,随时可能堵或爆。

2. 高血脂、高血糖患者:血脂高会导致动脉硬化,血糖高会损伤血管,都是中风的“帮凶”。

3. 心脏病患者:比如房颤、冠心病,心脏里的血栓可能直接“打飞的”到脑子里,堵住脑血管。

4. 吸烟、饮酒者:烟酒加速血管老化、硬化,增加中风风险。

5. 肥胖、久坐、不运动的人:这些生活习惯会让血液循环更差,血栓更容易形成。

关键时刻怎么做?“黄金时间”救命!

中风来了,时间就是生命。越早治疗,脑细胞死亡越少,后遗症越轻。关键是抓住“黄金4.5小时”!

1. 快速识别中风:记住“FAST法则”

FAST法则是国际公认的中风快速识别方法,具体是:

· F(Face,脸):让患者微笑,看看有没有一侧嘴角下垂;

· A(Arm,手臂):让患者举起双手,看看是否有一侧无力下垂;

· S(Speech,说话):让患者说一句简单的话,看看是否含糊不清;

· T(Time,时间):如果发现以上任一症状,立即拨打120!

2. 不要拖延,立刻就医

发现中风症状,千万别想着“先休息看看”,也别自己开车送医院,直接拨打120急救电话,让专业急救人员处理。每分钟都很关键!

3. 注意“溶栓治疗”的时间窗

缺血性中风(脑梗塞)患者,如果能在发病后4.5小时内接受溶栓治疗,血管有可能被重新打开,脑组织得以挽救。所以,早送医院,早确诊,早治疗,是救命的关键!

中风的预防,比抢救更重要!

中风虽然可怕,但它是可以预防的。尤其是高危人群,做好这些事,可能让中风离你远远的:

1. 控制血压:保持血压在正常范围(<130/80mmHg),是预防中风的最有效方法。

2. 改善饮食:少盐少油,多吃蔬菜水果,避免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

3. 戒烟限酒:吸烟和过量饮酒是中风的“推手”,戒掉它们,你的血管会感谢你。

4. 适量运动:每天至少3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比如快走、骑车,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

5. 定期体检: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的人,要定期检查,及时干预。

总结:中风前兆是最后的机会,抓住它,或许还有救!

中风从来不是“突然来的”。那些短暂的麻木、头晕、视力模糊,可能就是它给你的最后警告。别再忽视这些信号,早发现、早治疗,可能就是救命的关键。记住:“抓住前兆,是救命;拖延大意,是遗憾。”

参考文献

1. 《中风预防与管理指南》,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

2.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与脑卒中风险》,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3. 《脑卒中急救与时间窗管理》,中国医学前沿杂志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

0 阅读:181
不一样视角

不一样视角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