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庆成为太子之前,乾隆可是曾经一门心思,想立嫡立长,他认为,大清王朝建立以来的一个最大遗憾是没有一个皇帝是以嫡长继位的,不符合传统文化嫡长为贵的原则,因此乾隆在即位之初暗下决心,一定要在接班人问题上做到比祖先都完美。
乾隆即位之初,就将年仅七岁的嫡子永琏封为太子,然而,密旨两年后,永琏不幸去世了。曾经也想再立第二个嫡子永琮为太子,可惜也早夭。所以乾隆晚年,面临着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接班人的选择问题。乾隆立嘉庆为太子也是无奈之举,在乾隆心里,永琏才是自己最属意的继承人,而嘉庆有缘于皇位,算是永琏“让”出的,白捡了个大便宜,而嘉庆要祭拜的这个孩子,正是乾隆的嫡子永琏。
必欲以嫡子承统,但都与皇位无缘乾隆一生,很多方面创了历史第一,不过在皇子数量上,比不上他的祖父康熙,乾隆一生共育有二十七个子女,长大成人的是十七人。
在十七个儿子当中,乾隆最喜欢的,当然是结发妻子孝贤皇后所生的两个嫡子了。乾隆皇帝和孝贤皇后感情非常之好,爱母及子,这是第一个原因;另一方面,也是这两个嫡子确实出众。乾隆评价第一个嫡子永琏,说他“聪明贵重,气宇不凡”,评价第二个嫡子永琮则是“出自正嫡,聪颖异常”。喜爱之情溢于言表。
刚即位的时候,乾隆元年,他就把第一个嫡子,年仅七岁的永琏封为太子。当然,因为雍正皇帝立下了秘密立储的先例,所以他是亲书密旨,当着诸王大臣的面,将其缄密封固,藏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之后。
乾隆为什么那么早就密立太子呢?
那个时候,乾隆年轻气盛,对接班人的问题还没有考虑得特别成熟。前面也说了,乾隆一门心思以嫡长继位,认为这样才符合嫡长为贵的原则,因为从周朝开始,历代王朝都认为立太子的时候,应该以嫡长为先。因此即位之初暗下决心立嫡子为储。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密旨下了两年后,永琏就不幸得病死了。乾隆皇帝大受打击。不过他还不死心,又打算立第二个嫡生的皇子永琮为太子。不料还没有来得及亲书密旨,这个孩子就在两岁头上夭折了。孝贤皇后也因此悲痛过度,于次年去世。乾隆皇帝立嫡子的愿望,至此落空了。
富察皇后嫡子相继去世,对乾隆皇帝是极为沉重的打击。非常相信天命的乾隆认为这是上天对他欲挑战天命的报应。
《清高宗实录》中记录,他在谕旨中说道:
乃朕立意私庆,必欲以嫡子承统,行先人所未曾行之事,邀先人所不能获之福,此乃朕过耶!
也就是说,我即位以来,嫡子一再夭折,实在不可理解。我想来想去,可能是本朝以庶子继统看来竟然是上天为大清规定的家法,挑战不得。我一心想超越祖宗,行上天不允行的事,所以受到这样的报应。
当然,乾隆这个想法是很迷信的,但是从此之后,他就断了想立嫡子的想法。那么,接班人的问题怎么办呢?
不立嫡子,那就得立庶子接班人这个问题是天下所有人都关心的。孝贤皇后在乾隆十三年去世时,庶出皇子当中,有两个比较年长:皇长子永璜二十一岁,皇三子永璋十四岁。接连两个嫡子去世,显然使他们两个继承储位的机率大增。
乾隆这个人,在政治上戒心比谁都重,所以对儿子们的管束极为严厉。直至乾隆三十一年,他的皇子,不论年龄多大,结没结婚,都只能规规矩矩待在宫内成天读书,不得到宫外去住,更不能与外界任意交往,乾隆朝皇子的限制之严,待遇之低。
为什么呢,乾隆的政治原则是“防微杜渐”,防止任何人威胁到自己的权和。所以有时候,他对儿子的提防到了神经过敏的程度。
富察皇后去世时,永璜、永璋这两个人,虽然他们在皇后的丧礼中,虽说表现中规中矩,但乾隆却怎么看都不顺眼。乾隆认为,他们认为嫡长子死了,皇位最有可能就是他们的了,因此在心里偷着乐,所以怎么看他们,怎么觉得他们的悲痛是装出来的。
乾隆痛责大阿哥和三阿哥,还挑明说,大阿哥三阿哥这样不孝,绝不能成太子人选。
这一番训斥,其实只是乾隆在皇后死后,情绪反常而已。谁知,却把大阿哥给吓坏了。大阿哥永璜因为这番惊吓,竟然患了重病,忧惧而死,立长的想法也无法实现了。
自从连丧两个嫡子后,乾隆皇帝就没有再提立储的事。不过,皇帝不提,不等于天下人不想。所以天下读书人和大臣呈词,提出了这个问题。乾隆也借着机会,公布接班人的计划。
乾隆三十八年之时,十七个儿子当中,只剩下七个。四阿哥和六阿哥被过继给别的亲王为后代了,没有机会。十二阿哥生母是那拉皇后,因此没资格列为皇储人选。
而此时立储的人选,只能在四个人中做一抉择八、十一、十五和十七阿哥。
八阿哥永璇最年长,但为人轻率浮躁,做事冲动,不太讨乾隆喜欢,他的希望不大。
十一子永瑆诗文精洁,尤工书法,但骑射方面不行。乾隆皇帝对接班人要求文武双全,他希望也不大。
至于十七阿哥永璘,地地道道的一个纨绔子弟,从小就不喜欢读书,到处惹是生非,兄弟几个中最不成器的,他根本没戏。
所以品质“端淳”、待人宽厚的十五阿哥永琰的希望最大。
永琰生母魏氏,虽身份并不高贵,但很受乾隆恩宠,永琰有其他几个不及的优点,“以勤学闻名”。
因此乾隆晚年最终选择了他。乾隆三十八年,又一次亲书密旨,秘立永琰为储。
那么,永琰被立为太子后,为何被乾隆带去祭拜一个年仅9岁的孩子呢?
让嘉庆明白,你的这一切,是我给的密立之后,乾隆便带永琰去祭拜年仅九岁的永琏,因为在乾隆心里,永琰永远无法取代永琏,出身不及,资质平平。所以,密立之后,乾隆当然一直在观察永琰,看他能不能担当大任,包括带他祭拜永琏,也是一种考验。
嘉庆虽贵为太子,但乾隆依然让他祭拜早逝的嫡长子永琏,永琏除了是兄长外,也是乾隆心目中一直是最属意的继承人选,他希望嘉庆承认永琏的地位,把他对永琏的喜爱强加上在嘉庆的身上,让嘉庆尊重这位早已不在人间的兄长。
乾隆也想以此告诉嘉庆,自己并不是皇位的首先之人,是永琏让出的皇位,才有继承的机会,让嘉庆感念永琏,让子孙后代都能尊崇永琏。
还有另一层意思,就是隐晦提醒嘉庆,你的这一切,都是我给的。
首先,让嘉庆老老实实听话,虽贵为太子,但国家大权依然在我手中,要认清形势。
其次,敲打一下嘉庆,虽说永琏让出的皇位,但只是名义上,真正禅让的是他,让嘉庆能够知道,你即便是皇帝也要听他的。
第三,用“跪拜”此事,试探嘉庆,会不会违逆父亲的话,会不会跟他争夺皇权。
嘉庆本来就是安分守己之人,没有太多的魄力,虽说也憋屈,但他十分清楚自己的地位和角色,找准定位,对乾隆的话言听计从。
儿子如此“懂事”,乾隆的心很快放了下来。并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禅让皇位。
本来应该是乾隆六十一年,乾隆举行了“禅位大典”,改成了嘉庆元年。整个大清朝也很快明白,所谓“嘉庆元年”,不过就是“乾隆六十一年。”
结语可见,精明的乾隆带嘉庆去祭拜永琏这一事,一方面是让嘉庆尊崇永琏,毕竟永琏一直是乾隆心中属意的接班人,身份高贵;另一方面很可能是提前做“禅让”的铺垫,想在自己在世的时候,就解决继承问题,让自己退位时不受任何威胁。毕竟握了一辈子权柄的老皇帝对权力爱如自己的眼睛,防卫过度,眷恋到了近乎失态的程度。他既要禅让之名,又要权力终身之实。
参考文献:《清高宗实录》、《清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