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上的皇后当中,有很多声名远扬的,不过大多数是在成为太后以后才被众人熟知的,比如说吕后、武则天、萧太后、刘娥、慈禧等等。然而,在丈夫之前去世,还能凭借贤德之名被后世传颂的皇后特别少,而马皇后,这个陪着朱元璋一路走过风风雨雨,从默默无闻到登上皇位的女人,可以说是这当中的杰出代表。
和杨坚的老婆独孤伽罗还有李世民的妻子长孙皇后相较而言,马皇后要更为完美。独孤伽罗虽说有她的优点,但她生性好妒,而且还对杨广过于宠爱,给隋朝的灭亡埋下了祸根;长孙皇后虽说品德贤良,然而她的家族曾被卷入到陈袁谋逆的事件当中,总归是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
再看马皇后,她和朱元璋的婚姻是封建社会那种包办式的,是义父郭子兴从中促成,让这两个年轻人走到了一起。不过,婚后他们的种种过往,却表明这段姻缘好像是上天安排的美好故事。
朱元璋那绝对是当时的英雄人物,而马皇后呢,完全符合男性对另一半的全部美好期望。在朱元璋刚开始艰难打拼事业的时候,马皇后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是他的首位秘书。说到秘书,不少人心里或许会冒出一些不准确的固定看法。
不过但凡真正打理过公司的人都清楚,一个能干的秘书在公文处置、日程安排等方面,能够给老板带来很大的帮助。马皇后就是这样,把各类事务打理得井井有条、稳稳当当,替朱元璋在繁忙的创业过程里消除了不少后顾之忧。
马皇后的情商着实让人钦佩。朱元璋为郭子兴效力时,尽管得到郭子兴的看重,然而郭子兴性格不好,猜忌心特别强。在这般情形下,马皇后积极地做起了一部分公关之事。她把自己的财物拿出来,机灵地去打点郭子兴的妻子和小妾。
靠着枕边人的不断劝说影响,朱元璋才能够顺利挺过那段仰人鼻息的困苦日子,进而赢得郭子兴的信赖,带着徐达等淮西的二十四个人开启自主打拼的征程,闯出了自己的一番事业。
此后,但凡碰到难题,马皇后常常自己拿出钱财,要么去救济受灾的百姓,要么用来犒劳将士,充分展现出她的大方和善良。而在数百年后,慈禧竟然挪用军费去修园子,跟马皇后一比,那可真是差得远了,说她“啥都不是”一点儿都不夸张。
马皇后有一种特别的本事,那就是能把自己的丈夫管得服服帖帖。要是把朱元璋比作一匹难以驯服的烈马,那马皇后就是能把握方向的缰绳。打从朱元璋刚开始创业的时候,她就老是叮嘱丈夫,千万不能去骚扰百姓,也得少杀人。
明朝刚建立的时候,正是有马皇后在,朱元璋的性子才有所克制。然而,遗憾的是,马皇后在公元 1382 年,也就是洪武十五年的时候早早去世了。从那以后,没人能劝得了朱元璋,也没人敢去劝他,他做事的风格就像没了束缚的野马一样,越来越偏激。明朝好多拿着丹书铁券的功臣,大部分都是在 1382 年以后被杀害的,这和马皇后的过早离世是有一定关联的。
马皇后很会打理家务事。朱元璋为了避免前朝后宫干预朝政的乱况在明朝再次出现,明令后宫不许插手朝政,不过在后宫的事务方面,皇后有着主导权。马皇后不愧是“贤内助”,她不但亲自打理朱元璋的生活起居,还在后宫里摆上织布机,自己带头,勤俭节约操持家事,这在历代皇后当中是很少见的。
对于其他妃子,马皇后也是关怀得很周到,时常问寒问暖。要是有妃子把朱元璋给惹生气了,按一般宫斗剧的套路,皇后可能会趁机使坏,巴不得把对方往死里整呢,然而马皇后却老是替犯错的妃子说情,充分彰显出她的宽厚和善良。
到了生命的尽头,马皇后心里还装着别人。在临死的时候,她劝朱元璋,千万不能因为她的病去惩罚医师。她很了解朱元璋的性子,用最后的话表现出对丈夫的透彻理解和关爱。她留下的话“希望陛下能够招揽贤才,听取建议,从开始到最后都能谨慎对待,让子孙都成为贤能之人,这就是臣民的愿望了”,虽然简短,却饱含着智慧和深情,彰显出她对国家、对百姓的殷切期盼。
在明朝,后宫势力从未出现过干政的现象,这既归因于制度的限制,又和开国皇后马皇后的表率作用紧密相关。马皇后对于自家亲戚,并不为他们谋取高位和丰厚俸禄,只是接受一些财物的赏赐。在古代那种家族观念极为浓厚的时期,她能有这般开阔的胸怀,着实让人敬仰。
朱元璋着实幸运,能有马皇后这般伴侣,可谓是人生之幸事。在朱元璋看来,或许自打马皇后走后,就没人够格坐上那母仪天下的皇后宝座了。
在艰苦的日子里,那个给他送去带着温热的烧饼的女子,已然在他心里成为了无法被取代的永恒,她的贤良品德,会一直被铭刻在历史的功勋碑上,让后人钦佩并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