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会议上唯一支持博古李德的人,建国后其子参观旧址时有些尴尬

擎苍谈历史 2023-05-15 00:44:07

八十年代初,贵州的领导陪同一个叫何明的男子到遵义会议参观。听到讲解员讲到“遵义会议上大家都批评博古,只有一个人支持他”的时候,何明局促不安起来,面孔涨得通红,显得有些尴尬,把头深深低了下去。

何明本人跟遵义会议有什么关系?

红军进驻贵州遵义后,在1935年1月15日晚,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了一次会议,史称遵义会议。

参加这次会议的都是当时党和军队的核心骨干人员,共计有20个人。

他们分别是中央政治局委员和候补委员10人,包括凯丰(何克全);来自于红军总部和各军团的负责人共计7人;另外三人是共产国际方面的代表、也就是红军的军事顾问李德,以及中央秘书长邓小平和一位翻译人员伍修权。

遵义会议总共有两个议题:一是讨论建立苏区根据地的问题;二是对第五次反“围剿”和西征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总结一下战略战术方面的经验和教训。

无论是从参会者还是从后人角度上来看,都会认定第二项才是重头戏。

事实上,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中遭遇了重大挫折,以至于不得不离开瑞金根据地,之后进行的湘江战役,数万红军官兵血洒疆场,人员折损大半,中国革命已经到了十字路口,面临极其严峻的考验。

逻辑很明了,如果参会人员承认第五次反“围剿”和西征中存在问题,那必须就需要有人站出来对此负责,这些人就不能继续指挥红军。因此,到会人员神情凝重,表情严肃。

会议上第一个发言的是党的主要负责人博古,他首先对第五次反“围剿”做了全面的总结。

值得注意的是,他并没有承认自己存在指挥失误,而是一味地推脱责任,把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主要原因,归结于对手的力量太过强大。

他说的是不是事实呢?确实也是事实。

面对前四次都以失败告终的“围剿”,蒋介石倒是认真总结了失败的教训。他一面向美、英、德、意等国大量借款,来购置军火,加强军备;另一面则加紧聘请外籍军事顾问和专家。

更重要的是,蒋介石在庐山召开军事会议,让下属献计献策。

在政治上,他采纳了第一智囊,有“活诸葛”之称的杨永泰的建议,在刚夺到手的占领区笼络人心,实行了一些减轻农民负担,强化保甲制度,敲打贪官污吏的政策。

在军事上,蒋介石采纳了有“德国史迪威”之称的军事顾问佛采尔制定的“步步为营”的新战术。

佛采尔在一战时就是德国陆军参谋本部的作战处处长,拥有丰富的实战经验,蒋介石和阎锡山、冯玉祥的中原大战,就是因为采用了他的战术而取得胜利。

在中原大战中,蒋介石的军队首次采用了步、炮、空联合作战,产生了巨大的威力,将冯、阎的军队打得溃不成军。

在第五次围剿中,除了复制了步炮空联合作战模式,还推出“步步为营”的新战术。此战术和侵华日军实施的“囚笼政策”有异曲同工之妙,甚至比日军的战术还要厉害。

说白了,就是改变了过去国民党军队的长驱直入,恨不得一口把红军吃掉的战术,而是每推进一步,就间隔一定距离建立碉堡(上面架起机枪),再拉起密密麻麻的铁丝网。

碉堡是“点”,铁丝网是“面”,点面结合,游击队致胜的法宝就在于游击,在于大范围的穿插活动,如今面临敌军这种一步步的束缚,想冲破包围,取得一场大胜,势必比登天还难。

就这样,敌人一步一步把中央红军向苏区压缩,最后把中央苏区圈定在一个很小的区域内,让红军失去了生存空间,人数不断减少,想要避免最后被收拢包围的局面,只能突围转移。

幸运的是,敌人的计划还未来得及全面实施,就已经被我地下党员、赣北第四行署专员兼保安司令莫雄向我党传递出去。

莫雄参加了蒋介石1934年9月在庐山牯岭召开的军事会议,等军事会议一结束,莫雄就带着全套的“铁桶计划”回到专署保安司令部,将文件内容传送到了中央军委。不然的话,后果不堪设想。

综上所述,蒋介石在第五次“围剿”的时候,确实下了很大功夫,不惜血本,投入兵力最多,制定战略、战术也很有针对性。

面对蒋介石的绞杀,我军制定的战略战术有没有失误?答案是肯定的。

首先,博古采用了共产国际代表、德国人李德的建议,对国民党军队实行了硬碰硬,打堡垒战,“御敌于国门之外”的对敌之策。

李德的战术,让人想起凡尔登战役,他的战术不能说不对,但是用错了地方。

一战时期,德国和英法都是欧洲工业强国,战争是三个国家之间的较量。德国很强大,但是英法也不弱,双方的战争资源都很丰富,无论是人力、物力都足够支撑大规模的长期战争。说白了,英法不怕跟德国拼消耗。

可是当时的苏区实力是什么样子的?

传统的说法,中央苏区有21个县、5万平方公里、250万人口。当然也有统计说法是有超过450万人口、53个县。即便如此,苏区跟国民党统治区相比,也是天壤之别。

一是苏区都是经济不发达地区,税收资源很少,缺乏军费,无法维持长期战争的资源。

毕竟沿海等发达地区和工业城市都在国民党控制之下,双方间的经济实力,天差地别。

二来苏区没有像样的兵工厂,战争资源匮乏。

还有一点,苏区控制人口只是全国人口的百分之一,没有足够的兵源。因此,阵地战肯定是不适合红军,跟着敌人的节奏对阵,硬耗火力,无异于自杀。

但是李德生搬硬套,建议寸土不失,博古采用了他的战略战术,酿成大错。

李德在一战的时候的确是打过几天仗,也在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过,但并没有将其掌握的军事知识进行系统的消化吸收,这就决定了他的战术水平要远在佛采尔之下,两人之间的较量还没开始,胜负已经毫无悬念。

所以说,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固然有国民党投入资源更多的原因,但是红军战略、战术失误,才是主要原因。

对此,博古应当承认,不该推卸责任。

可是在会议上,博古仍旧无法面对现实。因此,对于博古的说法,到场的人眉头紧皱,对他的讲话表示不满,觉得他分明是在推脱责任,没有担当。

他的发言刚刚结束,大家就展开了讨论,纷纷发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到会的20个人中,除了李德沉默,大家都不赞成博古的总结。

还有人拿出了数据,说明博古“敌人强大”的理由站不住脚。

第三次反“围剿”,敌我兵力比悬殊,几乎是1:10,结果仍然还是红军取胜。第四次反“围剿”,敌兵50万,红军4万,比例是1:12.5,红军还是打败了敌人。

关键的第五次反“围剿”,蒋介石调集50万精兵,红军只有10万,敌我两军的比例是1:5。相比前两次反“围剿”的比例,红军实力反而是大增,可惜却在反“围剿”斗争中败北了。

你说不是战略战术失误,谁信?

后来,博古再次解释说,第五次反“围剿”的时候,根据地被敌人分割了,无法集中力量对敌。

对此,大家依旧不赞同。

因为从根据地建立到第五次反“围剿”进行的时候,根据地从来没有统一过。而且苏区面积在第五次反“围剿”的时候是最大的,红军前四次反“围剿”却都取得了胜利,这该如何解释?

接着,博古又说出了失败的第三条理由,后勤保障没有跟上。

这听起来似乎很有道理,常言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打仗就是拼后勤的,后勤保障不到位怎么打仗?

事实果真如此吗?

事实上,第五次反“围剿”时,苏区群众觉悟比以前更高,积极支持苏区保卫战,后勤保障工作出色完成。中央苏区的支前工作,比以前都到位。

博古的三次解释,都被大家反驳,他再也没有辩解,只能低头不语。

第五次反“围剿”时,除了博古之外,朱德、王稼祥和周恩来也是军委成员,他们都在遵义会议上做了自我批评,这充分说明他们敢于负责。在这样的形势下,博古依旧不认错,大家对他自然要进行批评。

但是到会的人,有一个人持相反意见,觉得博古没错。这个人,就是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凯丰。

他不但支持博古,还贬低毛主席。凯丰说毛主席不懂军事,“顶多是看了些《三国演义》和《孙子兵法》罢了。”

毛主席听了之后并没有发怒,而是微微一笑说:“凯丰同志,请问你读过《孙子兵法》吗?你知道《孙子兵法》全文有几章几节吗?”

凯丰听了当即语塞,他确实没有看过这本书。

问题来了,凯丰为何要跟大家唱反调?

首先,他与博古比较熟悉,在一起共事时间比较长,私交不错。

1927年,凯丰去了苏联,在莫斯科中山大学和少共国际团校学习,在那里一学习就是三年,到1930年秋才回国。那时候,博古也在苏联,和凯丰在同一所学校,比早到苏联一年,而且还留校工作。

作为学长,又是在异国他乡,博古没少照顾这个比自己小一岁的学弟,二人建立起深厚的革命友谊。

博古也是1930年回国的,他还是凯丰的入党介绍人。博古是自己的学长,还是革命引路人,凯丰站在对方角度说话之举,就不难理解了。

况且,两人接受的都是一样的教育,观点相同也很正常。

其次,凯丰在军事上同样也是外行,反“围剿”的时候凯丰主要是从事共青团工作,没有参与军事指挥,对其中的是非曲直不太清楚,这才发表了错误的言论。

还有,工作性质决定了,凯丰跟毛主席没有接触过,了解也不多。当时党内一部分盲目崇拜“海归”,觉得在苏联学习过的人更专业。凯丰认为毛主席没有“留洋”经历,能力不如博古。凯丰怀疑毛主席的军事指挥能力,这才发表了反对他的观点。

尽管凯丰反对,遵义会议还是确立了毛主席的领导地位,中国革命开始向好的方面发展。但是凯丰并不是花岗岩脑袋,在事实面前敢于认错。遵义会议结束两个月后,凯丰就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开始检讨自己,转为旗帜鲜明地支持毛主席。

关于这一点,凯丰在回忆录中毫不掩饰地予以反思:“因为自己当时对过去中央苏区所犯的错误还不了解,所以在遵义会议上坚持了错误的观点,现在想起来,真是幼稚可笑。”

凯丰知错能改,这很难得,不愧是好同志。

在1941年的延安整风运动中,凯丰再次自我反省,他联系当前的实际,反省自己,对以前的教条主义错误和在遵义会议上的表现,作了诚恳的自我批评,并得到了组织的谅解。

看到凯丰检讨时的严厉措辞,毛主席本人还亲切安慰他:我们要向前看,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吧。

之后,凯丰一直从事共青团和宣传工作,他严于律己、不谋私利、廉洁奉公,为革命付出了毕生精力!

正是由于他为革命废寝忘食,把身体搞垮,49岁就去世了,让人惋惜。

那么,文章开头出现的何明,和凯丰什么关系?

凯丰有四个子女,何明是长子。凯丰的原名叫何克全,孩子自然姓何。

20世纪80年代,何明在贵州当地负责人陪同下,参观遵义会议纪念馆的时候,解说员正在讲凯丰怎么反对毛主席。当解说员得知省里领导带着凯丰的儿子来了的时候,纪念馆的人都不知道该怎么讲了。

在短暂的尴尬过后,何明很快就调整了过来,微笑着对解说员说:“继续讲啊,实事求是嘛。”

其实凯丰是个明白人,他的确反对过毛主席,但是在事实面前,又转变为拥护毛主席,检讨自己的错误。他的人生短暂,更多的是跟从主席,拥护主席,无愧于是一个坚定的共产主义者。

0 阅读:54
擎苍谈历史

擎苍谈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