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作义秘书阎又文,写文章痛骂毛主席,毛主席见到他:文章写的好

经史如诏 2025-01-04 09:31:48

“写,不仅要写,骂主席还要骂的狠一点”。

周总理一锤定音,传出来的内容,标题就成了“傅长官电劝毛泽东,希接受教训,放下武器,参加政府,促进宪政”。

2300字的“檄文”别提让傅作义有多高兴,可明明是被骂方,1949年见到阎又文,主席为何连连夸他文章写的好?

骄兵必败

连打几场胜仗,傅作义的心里是真高兴,在他之视角,距离胜利已经只差一步之遥。

卓资山、集宁、丰镇、阳高等地已被占领,大部队的下一站,便是我党在华北地区的最大根据地——张家口。

国民党的兵,打了胜仗,恨不得全天下都知道,傅作义叫来自己的“笔杆子”阎又文,让其写一份给毛泽东的公开信,既让共产党看,也让蒋介石和美国人看。

傅作义翘首以盼,领命的阎又文倒很难办,他不知该怎么写,因为他是共产党的人!

意识觉醒较早,1936年就参加进了进步活动,全民族抗日战争爆发后,阎又文毫不犹豫奔赴革命圣地延安,未曾想,稀里糊涂成了傅作义的兵。

才华出众、文笔极好,这是优势,加分点,阎又文与傅作义是同乡,身份和能力的双加持,阎又文很快得到了傅作义的赏识,我党迅速注意到了这号人物,潘纪文的拉拢下,1938年,阎又文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虽为同乡,却悄然选择了不同的道路,可惜,傅作义被蒙在鼓里,对我党而言,一场意外,悄然发生。

国民党内在1939年的下半年掀起第一次反共高潮,傅作义领命排除共产党,事出突然,潘纪文甚至来不及为阎又文铺平后路,就被送走了,联系就此隔断,说的是潘纪文与阎又文,也是阎又文与党组织……

孤身一人,势单力薄,高官厚禄,阎又文,能否扛得住?

翘首以盼

“多少年了,我总盼着这一天啊”。

看着自表身份的来人,阎又文难掩激动,而这一句话,无疑让慕名寻人的王玉得到心安。

组织1945年给其下达了命令,让其去傅作义的部队,寻找一个名叫阎又文的地下党员,已过七年时间,可发生的变数太多,阎又文会否还忠于共产党,其实都要打个问号。

既是命令,只能执行,辗转打听消息,终于与阎又文取得了联系,一句话,双方都泪目了,与组织重新恢复了联系,加之傅作义秘书的身份,可用之地,实在太多。

毫不知情的傅作义,对阎又文堪称百分百信任,他曾当着所有人的面,一脸认真的说“只有又文写出的东西和我的思想高度吻合”,彼时的傅作义想不到,吻合的不是词能达意,属于阎又文和傅作义共同的归宿,其实是中国共产党!

机密信息被传出去,对华北野战军攻击的威力大打折扣,傅作义很苦恼,奈何蒋介石手下缺人,在1947年底,他被升任华北“剿总”总司令。

升了官,掌握的权利也就更大,20万嫡系、40万蒋系部队,有了打胜仗的根本,傅作义得意极了,才会想着让阎又文给毛主席写一封公开信。

心里肯定是不想写的,却也知道不写不行,寻求组织支援,周总理和主席研究后拍板:一定要写,不仅要写,还要狠狠的骂,最好能借此激起解放区军民的义愤填膺,公之于众傅作义的狂妄,为我党反击,形成良好的士气。

有了底,动笔就好说了,写的真“过瘾”,仇恨立马被点燃,傅作义的部下接连吃了几次败仗,嚣张气焰大减。

起到了反效果,傅作义只以为是自己军事指挥上出了问题,浑然不知竟是阎又文在背后“搞鬼”,但他不知道的事情着实太多,包括但不局限于,他的身边,早已遍布我党的人。

回归正途

华北“剿总”机关报《平明日报》中,20多位记者编辑身份都是地下党员,还只是杯水车薪,整个北平,地下党高达3000人,庞大的数量,足以渗透到傅作义集团的每个角落,就连傅作义的女儿,都成了我党的人。

看似拥有庞大军队,其实势单力薄方反倒是傅作义,北平合围后,局势对傅作义已是非常之不利,但其毕竟有几十万的军队,真输死一搏的话,对我党肯定有损失,尤其对北平这一历史要地,除非万不得已,只要还有一丝转圜,我党都要争取和平解放。

苦闷无比的傅作义,经常和阎又文诉说,而他内心的摇摆和担忧,又被清楚传给我党,与此同时,“攻心战”也被阎又文发动。

傅作义曾给自己设计了三条路:南逃会蒋、西奔投靠马家军,最后一条就是固守北平,路线被一条条瓦解,到最后,他不得不承认,放下武器成了唯一的可选项。

北平终于和平解放,在1949年的2月,阎又文也终于来到西柏坡见到了毛主席,看着大工程,毛主席笑着说了一句“阎又文,你的文章写的很生动啊”。

一语双关的意思,在座众人都懂,不过,傅作义大抵不清楚,他的这号笔杆子,并非真是跟着他接受改编,而是早成了共产党的人。

按理说,大事已完,本该第一时间公布阎又文的身份,不过因为种种原因,并未直接说,而是照常开展统战工作。

谁也没想到,意外会来的这么快,1962年,阎又文因患食道癌病逝,年仅48岁,真正走在刀尖上的英雄,一人涉险,换了无数人的平安,如此阎又文,真不愧是“白皮红心”!

0 阅读:17
经史如诏

经史如诏

经略史海,一诏而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