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联:大观园“龛焰荧青参月指炉烟袅白悟梅心”

风斯若之 2024-12-03 18:41:33

“龛焰荧青参月指 炉烟袅白悟梅心”是《红楼梦》中妙玉的居处——栊翠庵的对联,因为妙玉是“带发修行”的佛门弟子,因此,这副对联当中也包含了许多的禅意。

这副对联的“精华之处”,我个人认为在于“参月指”与“悟梅心”。其中,“参月指”引用了佛教的典故,表达出了妙玉在修行上的追求与境界;而“悟梅心”则以梅花为象征,写出了妙玉内心世界的向往。

“参月指”的典故,出自《楞严经》,在《楞严经卷二》当中,原文如下:“如人以手,指月示人。彼人因指,当应看月。若复观指以为月体。此人岂唯亡失月轮。亦亡其指。何以故。以所标指为明月故。岂唯亡指。亦复不识明之与暗。何以故。即以指体。为月明性。明暗二性。无所了故。”我对这段经文的理解:是在告诉世人不要为表现、旁骛……所误导、困扰,而应当去看事物最终的本源,如果失去了对本源的探究,那么那些以表现的存在不仅毫无意义,甚至连存在与否都成了问题。

把这段经文与栊翠庵的对联结合起来,可以看出《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在对妙玉的人设方面是有着足够细致的定位。“参”字在这里使用得很巧妙,可以解读为“正在参详”、也可以解读为“已经参透”,无论哪种解读方式,都是对妙玉在参禅悟道方面的一种肯定。我个人会更倾向于对联旨在点明妙玉已经参透了“月指”的真谛、已经知道了应去追求的万事万物的本源。

与“参月指”类似,“悟梅心”也是在描绘妙玉的内心世界。梅花本就象征着高洁与不媚世俗,“悟梅心”所表现出的,是妙玉生活在世俗之中,却又不为世俗所侵扰的精神世界。

我一直比较喜欢那种可以融景于情的对联,认为对联如果不能和环境融为一体,也就失去了张贴、悬挂出来的的意义。栊翠庵的这副对联包含了对于庵堂龛焰、炉烟的描述,更为突出的是这副对联也写出了庵堂修行者的心境与状态。妙玉的内心世界究竟是怎样的,恐怕只有曹雪芹与妙玉自己才清楚,作为读者,我只能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想象。

以我对《红楼梦》中描写的妙玉来说,我觉得与其说这副对联的上下联是并列关系,倒不如说是一种转折,甚至也有着那么一点点因果关系。妙玉居住在栊翠庵,本应做的事情是修行、是参月指,但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居住在这里的妙玉并没有看破红尘,因此无法做到“参月指”,而只能是以才女的心态来“悟梅心”了——这是转折。如果从因果的角度来看,我觉得境界会显得更高远一些——,正是因为妙玉一心修行,想要“参月指”,所以她才明白了在这世俗中最应做到的其实是“悟梅心”。这种“梅心”的境界,恐怕和“井中月”也有异曲同工之妙吧。

欣赏《红楼梦》中的对联,其实是在欣赏曹雪芹的才华。只是因为这几百年来人们对《红楼梦》的解读、诠释、改编,让本来只应存在于想象之中的人物、场景都变得具象化了。或许,在一千个人眼中真的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是对于中国读者而言,一千个人眼中也许只有一个贾宝玉,一个林黛玉。

0 阅读:2
风斯若之

风斯若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