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黑龙江鸿展生物:春节期间正常收购,不放假,不休息。
②黑龙江绥化昊天:春节期间正常收购,不放假,不休息。
③黑龙江鸡东国投:春节期间正常收购,不放假,不休息。
④黑龙江齐齐哈尔阜丰:春节期间正常收购,不放假,不休息。
⑤黑龙江京粮龙江:2025年1月28日停收,1月31日开始收购。
⑥黑龙江青冈龙凤:2025年1月28日停收,1月31日开始收购。
⑦黑龙江海伦国投:2025年1月27日停收,1月30日开始收购。
⑧山东七星柠檬:2025年1月26日停收,1月31日开始收购。
⑨吉林松原嘉吉:2025年1月27日停收,2月1日开始收购。
从今天开始,按下“暂停键”的深加工开始陆续开始收购,玉米市场会表演什么样的轰轰烈烈的“精彩表演”呢?大概率会是“猫与老鼠”游戏,开始“心理”战术!
就看谁能挺住?大概率整个“鸿门宴”——姜子牙钓鱼,愿者上钩!然后给春节前大喊着“深加工低库存”或“缺粮”讲故事的那批人一个掌声!
怎么讲?
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是2025年1月31日(农历正月初三),蛇年首轮大范围雨雪到来,陕西南部、河南西部和南部、湖北西北部等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雪。随后陕西南部、河南西部和南部、湖北西北部可能还有降雪。2月4日以后开始放晴。
也就意味着,近一周时间内,华北、华南、西北各个地区深加工陆续开工后,因为天气和物流原因,卖粮群体相对较少,在这种态势之下,要么价格保持平稳,要么涨价。
所以,个人武断的认为,涨价——概率较大。给玉米来个“开门红”。
但,这种涨价可持续吗?大概率不可能,也是这几天一直碎碎念的——风险。
在春节后相对稳定行情之中,不论是华北还是东北的粮点或贸易商,大概率都会选择一波“换粮”动作,什么意思?
①华北大水分粮点出手,收购自然干玉米,因为大水分和自然干米价格相差无几,为什么不换成低水分玉米呢?相当于降低了成本和风险。
②东北大水分粮点出售,因为收购成本与华北旗鼓相当,出口基本就是深加工和个别地区的收储点,除非价格特别低廉能顺价至河北、山东深加工。
综上,与其说“换粮”,不如说是为了兑现利润,毕竟春节前这一波“大张旗鼓”的抢粮动作和热情,都是因为看好春节后玉米涨价,所以大家肯定会在某个时间点选择卖粮。
特别是华北市场,从当下来看,最大的压力还是在小麦身上,虽然玉米涨也会带动小麦,但小麦也会压制玉米的涨价高度或幅度,小麦不一定是玉米的顶,但随时都会是玉米的威胁。
南北各地对未来都有预期,但预期始终是预期,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个目标价格,如果这个目标价格不约而同在某个时间点,大家会不会一致性的出粮呢?
如果一致性出粮,会不会这个所谓的高价就会被抑制住呢?不得不值得预防和思考。
以上仅个人观点,不代表正确,不作为投资依据,全当胡诌!